文试大比结束,学子留恋在永安镇的大街小巷,喝酒聊天,吟诵自己的作品,互相品评传颂。
“本届大比,柳兄必定高中状元。”一位学子赞叹着。
“那是一定,柳兄才华横溢,大比所书文章更是字字珠玑,无可挑剔。”另一位学子学子附和着。
“柳兄才高,少年有为,文章锦绣,今科秦夫子阅卷,慧眼识珠,一定能高中。”有一名学子很笃定的说。
大家所说的柳兄就是柳三才,此人文章华丽,天马行空,确定是个大才。
街头坊间,都在传颂柳三才的诗。所有人都确认柳三才今科一定高中,可能不是榜首,但一定离不开前三名。
柳三才也是志得意满,感觉自己的文章,必能高中。
放榜之日,大家都早早去看榜。唯独柳三才还在酣睡之中。
“柳兄,放榜啦!快起来去看看吧?”柳三才的一位好友推开他的门,高声喊着柳三才。
“看它干什么?有才之人必在榜上,无才之人必在孙山后。我,柳三才,就是有才之人,必在一甲之内。”柳三才说完,翻个身,继续大睡。
朋友听到柳三才如此说,感觉也没什么不对。这小子狂是狂了一些,但才高的确是事实,高中也是名至实归。朋友摇着头去了贡院东墙。
贡院东墙挤满了人,学子们都在寻找自己的名字。
朱笔书写的前五十名都是高中之人,后面墨笔书写的名字都是落榜之人。
柳三才那朋友在第西十三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唐辰。
唐辰欣喜若狂,十年寒窗苦读,没有白费。
唐辰又很惊讶,怎么没有柳三才的名字。他有些疑惑,又将从头到尾,将前五十名又看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柳三才的名字。最后,唐辰在第一百五十三名处,看到了柳三才这三个字。
“什么?柳三才落榜了,还是一百名之外。”唐辰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唐辰立刻返回客栈,首奔柳三才的房间。
“三才兄,快起来吧,你在朱榜之外。”唐辰推门进入柳三才房间,大声喊着。
柳三才听得此言,一骨碌爬了起来。他简首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即使自己没有进一甲 那也一定在二甲,怎么可能落榜?
柳三才穿着睡衣,首奔贡院东墙。
柳三才挤过人群 ,来到榜前,仔细查看一会儿。
果然,自己没有中榜,名字还在一百五十名之外。柳三才很是失落,片刻之后,愤怒至极,大声呼喊着,“这一定有内幕,这一定是考官舞弊。”
说着,上前,将榜文撕了下来,揉成一团,扔到地上。
绝大部分学子都认识柳三才,对于柳三才没有高中,也都感到意外。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文章虽算不上顶尖,如最近大火的秦夫子,但也不至于太差。柳三才的文章,他们却是认可的,的确比自己的文章做的好。
看守大榜的官差,立刻上前,将柳三才扭走。
于是,很多落榜的学子为了发泄情绪,纷纷起哄,声援柳三才。
一时间,群情激愤。不知谁想出的主意,大家抬着秦小七的塑像,走在街头,游行抗议。
现在,小七己经成了文坛圣人。
消息很快传到了贡院之内,程老夫子亲自翻出柳三才的考卷,看了起来。
这份考卷写的三首诗很不错,不至于落榜。于是,程老夫子对着几个考官问道,“这份考卷是谁批复的?什么理由落榜的?”
一个考官接过考卷看了看,然后说道,“这是李夫子阅的卷,原计划定在一甲榜眼。当今圣上复阅一甲时,明确告知,将这张卷子定在了三甲之外。三甲之外,具体是多少名就不重要了。于是,李夫子随便定了个一百五十三名。”
“皇帝什么理由?”程老夫子问道。
“圣上说此卷过于浮躁,华而不实,不符合皇朝用人理念,故此不取。”
确实,此卷有些浮华,但不至于落榜。既然是皇帝的意思,程老夫子也不好说什么,只好作罢。
伏波皇朝讲究民主自由,游行可以,但不能超过一日。如果违规,那惩罚是很严酷的。
游行的学子在夕阳西下后,就散了。吵吵嚷嚷的永安镇归于平静。
柳三才也被放了回来,他垂头丧气的走回客栈房间,几个时辰将自己关在屋内。
小七的客栈房间门前,挤满了为柳三才鸣不平的学子。他们拿着抄写的柳三才的三首诗,大声疾呼着,希望小七能支持公正。
几个学子代表走进了小七的房间,他们将柳三才的诗词抄录递给了小七。
小七仔细看了看,感觉还不错。自己也不能确定。于是对学子代表说道,“我会和程老夫子商量一下,然后,给大家个答复。”
学子代表听小七这么说,退出了小七的房间,和所有学子一起退了出去,各自回到住所。
小七找到程老夫子,将柳三才的诗稿拿了出来。
“程老夫子,你看看怎么样?这是一个落榜学子的诗词,大家要为他讨个说法。”
程老夫子扫了一眼诗稿,然后看着小七,说道,“平心而论,此这几首诗词挺不错的,落榜的原因是当今皇帝陛下的意思,不是考官徇私。”
皇朝大比,要的就是公平、公道,怎么能以一己想法,否定他人的寒窗苦读的努力。小七感到有些愤怒,同时,也有些无奈。这是别人皇朝内部的事,自己也不好参与。但转念一想,既然皇帝要自己主持大比,自己就有说话的权利。
第二天,皇帝要临轩唱名和宴请主考和一甲 、二甲学子的宴会。
中科的学子聚在泰和殿外。皇帝和所有主考及百官立于朝堂。
程老夫子毕恭毕敬的将录取名单,交给了皇帝。
皇帝按照名次,逐个念着名字。
学子听到自己名字的声音,走进泰和殿,向皇帝回礼谢恩。
泰和殿内,一片祥和氛围。
唱名结束,主持大比的主官开始向皇帝汇报情况,提奏有功人员。
首先,程老夫子汇报了大比情况和考官工作情况,为有功人员请功。
轮到小七发言,他并没有说其它的事,而是吟诵了一首诗。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程老夫子立刻知道了小七的意思,他有些替小七担心。
好诗!整个朝堂一片喝彩。
小七见大家情绪被调动起来了,立刻说道,“这不是我写的诗,这是一个学子的诗。大家猜猜看这个学子的才华能否中第?”
小七刚说完,朝堂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皇帝听小七如此说,立刻反应过来了,他看了看小七,朗声道,“此学子,朕知道,才华可以。但朕私访,此人人品浪荡,浮华,不堪重任,录取他对皇朝没有任何意义。”
小七听皇帝如此说,倒吸一口凉气,此皇朝表面看对百姓管理松弛,实际却是严密管控,外松内紧。
“我不太明白怎么文试大比对于皇朝的意义,我只知道只要是比试,就应该公正、公平。至于录取后,皇朝用不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小七可不管什么皇帝,什么大臣,什么百姓平民,对于修行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在天冉大陆,实力达到真人境,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搬山移海,改天换地,普通皇朝和人就是蝼蚁一样的存在。
皇帝听小七这么说,心里有些不悦,但也没有表现出来,还是和蔼的看着小七。
这时候,当朝丞相出来打圆场。
“本届大比己经尘埃落定,那个落榜学子还年轻,可以三年后再来应试。对于这么个小挫折,兴许是个好事,可以磨磨他的性子。”
听丞相如此说,小七也没有再坚持。
一股无形的威压从泰和殿后面弥漫开来,施在小七身上。
小七倒不感到有什么太大压力,他暗自催动灵力,一股强大的威势,朝着幕后之人施加过去。
顿时,那股威势消失了。
小七也收回威势。小七知道,那个人在警告自己,不要对皇帝不敬。
散朝后,小七来到柳三才的住处。
柳三才正在和朋友喝酒,兴高采烈,神采飞扬。
小七感觉落榜对于柳三才没有什么影响,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柳兄,实在抱歉,你的事,我没有给你办到。不过,下届文试大比,你可以再来,那时应该不会发生现在的事。”小七很无奈的说。
小七自己都不敢肯定,柳三才下次再来,就一定会被录取。
“秦夫子,感谢您仗义执言。不过,也无所谓,我想明白了。我本就是一个闲散之人,录不录取,于我也不是很重要。都是家父执意要我参加大比,无奈才来。得到秦夫子肯定就己经足矣。”柳三才说得很是轻松,神态也很洒脱。
“柳兄,你客气了,知你如此豁达,我很是高兴。我这里有一本内心修行功法,如果有兴趣,可以没事练练。兴许,能征得大道。”小七拿出一本心法,交给了柳三才。小七认为以柳三才的超脱,一定能修行有所成就。
柳三才很开心的收下了那本心法,并对小七万分感谢。
晚上,皇朝大宴。皇帝、朝中重臣和录取的五十名学子都参加宴会。
小七也如期而至,这次宴会结束,小七就要离开伏波皇朝了。
五十名学子轮番敬酒,一个时辰后,小七有点醉意上涌,迷迷糊糊的。
在学子的强烈要求下,小七在无意识状态下,又赋诗一首。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此诗一出,满堂震惊。这诗杀气腾腾,气势磅礴,大有气吞万里山河之势。
皇帝脸都白了,让他不禁想起了伏波先祖。如此文武全才之人,还是早点让他离开伏波皇朝为好。
不出意外,宴会结束,小七又被扶了回去。
(http://www.aaazw.com/book/ajeeaa-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