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毫不保留的藏私,也让岳飞等人敞开胸怀,各自分享自己对阵金军的心得。
几位大将谈起应对金军的阵法,仿佛都打了鸡血一般,双眼冒着亮光,全神贯注热烈讨论着。
冯时行将刘禅悄悄拉到一旁:“官家,臣恐临安有变,这就回去。”
刘禅劝道:“朕知缙云心忧国事,但大可不必急于一时,缙云你应该连家还没回呢。离乡这么多年,应该回去看一看啊。”
在刘禅原来给冯时行的旨意中,本就有让他回家看看这一项,这是刘禅对冯时行的关怀,也是对冯时行的认可与鼓励。
冯时行道:“微臣回到临安,还能帮杨沂中他们打个圆场,若在此逗留,臣实难心安。”
刘禅对冯时行礼遇有加,冯时行决定以鞠躬尽瘁相报。
刘禅无奈道:“临安朝廷之中,还望缙云配合正甫(杨沂中),多多与秦桧那厮周旋。”
在他看来,如今的秦桧还翻不了天。
但冯时行与秦桧共事多年,深知此人的手段与狠辣,多少人都被秦桧于无声无息中拿下了,所以他怕,怕如今朝堂上那帮“主战”的大臣们遭受非难。
这便是大宋文臣为人为官的气节品德。
冯时行拱手道:“官家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只是……官家此行,还要万加小心。”
刘禅道:“有劳缙云挂念,缙云放心,朕一定尽早回到临安。”
冯时行见几位大将还在讨论对金的阵法,便悄悄出了屋去,将虞允文带了过来。
虞允文是刘禅点名要见的人才,冯时行时刻牢记心间,在自己临行前不忘让虞允文拜见刘禅。
见有生人进了这间客房,吴玠、岳飞等人暂时停止了交谈。
虞允文身长六尺,容貌雄伟,颜值在线,他面对一屋子声名显赫的武将,显得无比从容。
吴玠在几个时辰前,己经与虞允文见过面了。
在冯时行介绍下,虞允文与岳飞等人一一见礼。
当看到自己心中崇拜的英雄岳飞时,虞允文明显有些激动,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最后,虞允文拜见刘禅:“多谢官家提拔之恩。”
刘禅看着那个时空里以一人之力硬生生为南宋续命一百年的“虞雍公”,不由得大喜:“卿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应在此时被埋没,此去临安,可一展拳脚。”
岳飞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刘禅如此称赞一个人,均对虞允文未来的表现很是期待。
他们对刘禅识人之能深信不疑,比如王重阳这个高手,以前从未听过说这个人,但刘禅说他文武双全可堪大用,他便真的展现出了“大用”。
王重阳这一路的表现,让岳飞和刘琦对其敬佩有加。
尤其是在武艺这一方面,王重阳的马上功夫或许不如岳飞,但步下功夫在几人之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如今刘禅说虞允文有“经天纬地”之才,岳飞他们很期待虞允文接下来的表现。
虞允文没想到刘禅如此看重自己:“官家谬赞,臣一定为大宋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禅对岳飞几人道:“涪王、鹏举你们继续,我再与缙云聊会儿。”
岳飞几人继续探讨军阵,刘禅与冯时行、虞允文二人以川话聊天,了解了很多如今川渝地区的人情风貌。
冯时行和虞允文没想到刘禅的川话说得如此流利,更觉这位大宋官家深不可测。
刘禅从冯时行二人口中得知,南北朝时,武侯祠开始建立,且与惠陵、汉昭烈庙同在一个区域,这让他心向往之。
“若有机会,朕真想去看一看啊。”这是刘禅内心最真实的愿望。
最后,冯时行与虞允文依依不舍拜别刘禅。
刘禅的思绪,己经飘到了西夏李世辅那里:哈迷蚩,你等着,朕一定将你的阴谋彻底粉碎!
李世辅带着从西夏皇帝李乾顺那里借来的三千骑兵,出发之时,天降大雪。
“李将军,是否休息一下?待大雪停歇,我等再前进。”副将拓跋烈请示。
拓跋烈说是副将,其实是这三千西夏骑兵的主将。
李世辅手下有一名裨将,名拓跋忠,乃是从金军重重包围中杀出来到“二十六人”之一。
拓跋忠是拓跋烈的同宗,按照辈份,拓跋烈还得喊拓跋忠一声“族叔”。
李世辅和西夏之间的渊源很深,就连他的下属,也有很多党项皇族之人。
他只要愿意投靠西夏,西夏皇帝李乾顺绝对能保证他的下半生衣食无忧。
可李世辅的心中,只有大宋。
哪怕大宋山河破碎,只有半壁江山,在李世辅心中,只有大宋才是天下正统,只有大宋才是李氏族人最终的归宿。
历尽千难万难,李世辅都要回到大宋的土地上。
李世辅对拓跋烈道:“大雪之中,那个叫‘青面夜叉’的敌人在干什么?”
拓跋烈想了想,回答道:“十有八九在抱着自己抢回来的美女睡觉。”
“哈哈……”李世辅笑道,“这就对了,他在睡觉,我们却要昼夜兼程杀他一个出其不意!这场大雪,是上天赐给我们的良机。”
拓跋忠也道:“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再快些。”
拓跋烈知道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按照李世辅说的做,他咬了咬牙,传令下去:“风雪兼程,继续前进,有掉队者,斩!”
于是,大雪之中,李世辅带着三千骑兵冲到了“青面夜叉”这个酋长所在部落的城寨前。
北风呼号,大片大片的雪花在风中翻腾着、嘶叫着卷向“青面寨”的寨门。
往日里,这里有人把守,西夏官军想要强攻进去,必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今日大雪,也有人在一左一右两个哨楼内值守。
但谁能想到这种天气里,李世辅会带着人杀进来?
哨楼内的哨兵们裹着羊皮大衣聚在一起喝酒。
“青面夜叉”这位部落首领还是有些头脑的,他不允许在哨位之上喝酒。
可是如今他正抱着刚抢来的两位美女享受齐人之福,却把几位老兵放在哨楼上受风雪之苦,这谁受得了?
这几位“青面夜叉”手下的老兵,要想搞些酒到哨楼上解解馋,太容易了。
两口酒下肚,真爽。
酒,越喝身子越暖,气氛也越喝越热烈,最后两个哨楼内的六名哨兵,均喝得酩酊大醉。
李世辅所带精兵打开哨楼门时,只看到了几个呼呼大睡的醉汉。
三千骑兵不费吹灰之力,进了“青面寨”的大门。
李世辅身先士卒,带着人在寨中寻找“青面夜叉”藏身之处。
三千人的动静,哪怕是在大风雪中,也足以惊动一些人。
“你们是谁……啊!”
“青面寨”中有人发现了这三千人的踪迹,但凡主动抵抗者,均在第一时间内被斩杀。
主动投降者,免除一死。
李世辅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将这帮人赶尽杀绝。
在他心中:我大宋是文明之邦,岂是那些只知道烧杀抢掠的金军能比的?
文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生命有最起码的尊重。
在这个时代,在很多大宋人的心中,对金军依然是一种蔑视的态度:我大宋才是华夏正统,金军不过是一帮凶残的野蛮人罢了。
有人说金军比宋军勇敢无畏,所以才会屡战屡胜。
如果没有那些文臣的掣肘,宋军一向是胜多败少好不好?
还有,所谓的勇敢无畏,其核心逻辑,不就是烂命一条么?不把别人的命当命,也不把自己的命当命,这哪里是什么勇敢无畏,这纯粹就是在往原始社会发展,这是历史的倒退。
李世辅推开“青面夜叉”的房门,里面烧着炭火,温暖如春。
“青面夜叉”正在那里逍遥快活呢,就被李世辅带人给绑了起来。
(http://www.aaazw.com/book/cecjaj-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