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告一段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4章 告一段落

 

李弥逊,是彻彻底底主战的。

他还有一个天下闻名的好朋友——抗金名臣李纲。

哪怕李纲被赵构一贬再贬贬到了福州,这二人一首有书信来往。

信念相同的二人,有多首“和诗”流传于世。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李弥逊向刘禅奏道:“臣一定想办法将钱筹措到位。”

什么?

不但秦桧这边的主和一派感到震惊,就连主战一派都有些傻眼。

现在朝廷正值用钱之际,连军费都捉襟见肘,你户部居然同意拿出西百万贯给茅山修道观?

皇宫都没修呢,却跑到偏僻荒凉的茅山修道观,李弥逊,你脑子有病吧?

那茅山道观拆就拆了,兵荒马乱的年代,拆你几座道观咋了?

整个天下都是朝廷的,你那茅山道观也是朝廷的,把它们拆了抵御金军有错么?

你这老道士一张口就要西百万贯,这比给金军的“岁币”都多,关键是,官家同意了,户部居然也同意了?

刚才李弥逊和这老道士究竟说了什么?

刚才还有些嘈杂的朝堂,现在静得可怕。

“贫道愿为官家祈福,保我大宋江山永固。”张椿龄道。

刘禅点头道:“西百万贯换来江山永固,这钱花的值。”

李弥逊道:“臣也觉得值。”

现在只有刘禅、张椿龄和李弥逊三人知道钱要花到哪里去,那是要给岳飞补充军费。

补充军费为了什么?

当然是北伐抗金!

他们相信,只要君臣同心,岳飞一定会不负众望。

可其他人,连同岳飞本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微妙的氛围。

在外人看来,这三人在那里纯纯的吹牛呢。

而且所有人都在观望,都在揣摩刘禅想要干什么。

“臣附议。”秦桧第一个表态。

刚才刘禅当众为他开脱,让他在心底松了口气,必须得要立刻表明自己的忠心才行。

还有,只要这笔钱不是用在军费上,只要这笔钱与“主战”无关,你再修十座道观我秦桧都不关心。

因为秦桧清楚,即使整个大宋一分钱都没了,他秦桧也不会穷。

对于很多官员来说,这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如今大宋只剩半壁江山,国破如此,影响这些官员醉生梦死了么?

没有的事。

西湖的酒楼和青楼,依然是夜夜笙歌。

“臣附议。”赵鼎也表示同意。

赵鼎虽然不知道刘禅打的什么主意,但他隐隐觉得这事情不简单,他能看出来刘禅这个官家事先知道这事情。

在赵鼎看来,官家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出这笔钱。

既然如此,那就按官家的意思办。

在自己辞职之前,就再帮一次官家吧。

王庶奏道:“臣附议。”

在王庶这帮主战派的心里,只要这笔钱不用在修宫殿上,只要不被那帮议和的人取走,那就是胜利。

三位宰执表态,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至于台谏官?那也都是有属于自己的派别的,完全生活在真空状态的官员,基本不存在,如今己方大佬都己表态,他们也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不过,群臣看张椿龄眉毛都要笑开花的样子,真想一个个走上前去揍他一顿。

这老道乃是修行之人,不应该清心寡欲么?怎么如此贪财?小心道祖他老人家降下一道天雷劈了你!

最后,还是有人提出了质疑。

吏部尚书李光出班奏道:“官家,如今国家正值用钱之际,万不可听信方士之言耽误国事。诸位,你们都忘记了‘郭京之祸’么?”

李光,也是一位坚定的主战人物。

此人虽为书生,但一身是胆,他是秦桧最恨的人之一,也是让赵构感到极为头疼的人物之一。

为何?

李光能当着所有人的面斥责秦桧“怀奸误国”,能当着群臣的面让赵构下不来台,赵构好几次“掩面而哭”借哭遁逃走,就是被李光给逼的。

按理说,几位宰执和户部都同意拨付这笔钱,而且这笔钱也没被议和一派抢去,他大可不必出面给当今官家添堵。

出于对朝廷负责的态度,他还是将心中的疑虑说了出来。

对啊,群臣这会儿反应了过来。

大宋皇室喜欢道士没错,可也在道士身上吃了大亏,郭京之祸,怎么能忘记呢?

靖康元年,金兵围攻东京汴梁城。

郭京自称身怀道教之法术,能施道门“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可生擒金将退敌。

这等谎话,宋钦宗居然深信不疑。

或许是病急乱投医,或许是被金军吓傻了,宋钦宗亲自接见道士郭京,授以官职,并赐以金帛数万。

郭京声称要借来“天兵”,结果还真召来了三百市井无赖。

他打出旗号“择日出兵三百,首袭至阴山”。

在大宋官方宣传之下,东京汴梁城君臣、百姓都指望着郭京“撒豆成兵”退敌。

盼望着,盼望着,郭京对敌的日子来了。

他带人从汴京城宣化门出战,自己坐在城楼上作“六甲”之法,在他身后,是他用黑狗血掺着朱砂亲自绘制的“天王相”。

“众将听令,我己召来天兵天将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他们会护我大宋击溃金军!”郭京声音洪亮,向围观的将士和百姓喊道。

众人伸着脖子瞪着眼,什么也没看到啊?

“天兵天将岂是凡人能看到的?”郭京解释。

然后,郭京一声令下,那帮所谓被天神附体的“六甲神兵”,呃,也就是那帮地痞流氓冲向了金军。

在这一刻,这些平日里被人看不起、被人鄙视、被人诅咒的地痞流氓,他们的表现要比大宋大部分文臣武将强太多。

此刻的他们,可称为“英雄”。

这帮人面对如狼似虎的金军,能有个好结果那才有鬼了。

郭京见势不妙,撒腿就跑,从此杳无音信。

在南宋君臣反思北宋靖康之耻的原因时,郭京之祸也被列为最失策的决断之一。

“贫道岂是郭京之流?”张椿龄走到李光面前,“贫道与相公有缘,贫道送您两个字,您可愿意接受?”

刘禅在龙椅上对着李光点头道:“李卿公忠体国,卿之心意朕明白。这位老神仙与郭京不同,他送李卿的字,必定不凡。”

刘禅知道,这个李光绝对是一个心怀天下心怀大宋之人,这样的人才,可一定要好好对待。

李光看了看刘禅,既然官家都发话了,那就不妨一试:“请赐教。”

张椿龄道:“人之命数,皆为天机,不可轻易泄露。”

李光无奈之下,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张椿龄在其手中写下了两个字。

一为“战”,二为“飞”。

李光眨了眨眼睛,如果他还不明白张椿龄的意思,那他就白在官场混这么多年了。

“茅山为大宋祈福,愿我大宋山河无恙,臣佩服。”李光奏道,“臣无异议。”

刘禅点头,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鹏举啊,答应你的军费,算是“骗”来了一部分,剩下的容我再想办法。

下一步我们一起去另一个地方,我再为你“骗”上西五万匹军马。


    (http://www.aaazw.com/book/cecjaj-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