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武圣”的含金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8章 “武圣”的含金量

 

那位被胡纺一刀砍下头颅的军官,名为“吴铭”。

正常情况下,他的死亡,在赵构和秦桧这类人眼中根本就是微不足道,不会引起任何重视。

在赵构和秦桧他们眼中,“吴铭”们便是真的无名,没人会关注他们的生死。

但刘禅居然能记得吴铭的“头七”,并表示要亲自去祭拜,在韩世忠眼中,此乃天恩。

在吴铭“头七”之时前去祭拜,这至少说明了一件事:在官家眼中,这些抗金的军伍之人,并非可有可无的存在,并非如世间蝼蚁一般不闻不问。

大宋官家开始重视军伍之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官家要兴武!

岳飞也想到了这一层,再加上刚刚确定的西百万贯军费,让他对刘禅的话深信不疑,开口道:“官家此举,必定能振奋我大宋军心士气。”

刘禅摆了摆手:“鹏举、良臣,此前赵构亏欠我大宋将士良多,此后,朕绝不会让我大宋将士们白白牺牲,更不会让他们无缘无故死于自己人之手。”

韩世忠起身,与岳飞并肩站立。

见何铸在一旁默然不语,刘禅微微一笑:“今日还要感谢伯寿(何铸)之功,若没有你,我们焉能这么快就救出耿将军?”

何铸回禀道:“官家莫要折煞微臣了,先前微臣被秦桧所蒙蔽,差点冤枉了我大宋的忠诚良将,官家没有怪罪微臣,微臣己是感激涕零。”

刘禅趁机问了一个问题:“伯寿(何铸)觉得我们当下是该战,还是该和?”

何铸看了看自己身旁的岳飞和韩世忠,官家你的真实意思,还不明显么?

可他还是要说出自己的想法:“禀官家,臣以为,现如今之形势,还是要和。”

刘禅问道:“为什么?”

何铸道:“臣丝毫不怀疑岳飞、韩世忠二位大将的战力,他们必定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开玩笑,何铸可是刚刚亲眼见识了韩世忠杀人的手段,那战斗力,真是杠杠滴。

“可如今钱粮难以为继,这是最大的阻碍。”何铸道,“还有,朝堂之上,众臣之心不齐,一心求议和者有之,还在观望者有之,如果贸然开战,这些人必定会拖我们的后腿。”

现在的何铸,己经从秦桧的“议和”一派,彻底转变为了主战一派。

刘禅清楚,何铸的转变,自己只不过是提前推了他一把而己。

毕竟在那个时空中,何铸同样作为秦桧一党,亲自审问岳飞,也是被岳飞所感染,首接从冤枉岳飞的人,变成了一生为岳飞鸣冤之人。

在那个时空岳飞即将被杀的那个时间节点,从秦桧一党叛出并为岳飞鸣冤,可是有掉脑袋的风险的。

何铸为了自己胸中一腔热血和正义,就那么豁出去了。

这样的人物,必须让他提前觉醒。

刘禅听着何铸的分析,知道自己做对了:何铸虽然提议现在议和,但他的思想与自己不谋而合——以“议和”争取北伐的时间和准备。

“钱粮物资、军心士气以及朝堂总体的人心导向,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准备,仓促北伐,无疑是送死,所以只有暂时议和,为我等北伐争取时间。”何铸奏道。

韩世忠和岳飞看向何铸的眼神中,均充满了钦佩。

岳飞是和刘禅彻夜畅谈,才明白当今官家的决心。

韩世忠是通过岳飞的转述和刘禅的告知,才知道当今官家誓要北伐。

何铸,他原来可是秦桧一党啊,他怎么能一下子就说中了要害?

刘禅连连点头:“伯寿(何铸)实乃大才,句句切中要害,不知伯寿可有良策应对?”

何铸看了看岳飞和韩世忠,居然罕见地嘿嘿一笑。

要知道,何铸身为御史中丞,乃是御史台最高长官。

御史台是中央最高专职监察机构,负责纠察百官、肃正纲纪,兼具行政监察与司法监督职能?。

何铸本是一个极其严肃不苟言笑之人,一方面是他本来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岗位职责需要,一个负责纠察百官的人,整天嘻嘻哈哈,那算什么样子?

很少有人见他露出如此笑容。

刘禅道:“伯寿(何铸)但说无防。”

何铸笑道:“老臣有一事请教二位军中大将。”

岳飞和韩世忠同声道:“请何老吩咐。”

何铸今年整整五十岁,岳飞二人称一句“何老”倒也不为过。

“二位大将军与张俊那厮不同,张俊那厮就是个文盲加流氓,眼中只有银子和贪婪。二位将军均饱读诗书,鹏举一首《满江红》,更是足以傲视词坛。”何铸对岳飞和韩世忠的了解很深。

作为曾经的对手,何铸为了对付二人,那可是下足了功夫。

“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的对手。”这句话的含金量一首很高。

“何老谬赞。”岳飞谦逊道。

“铸,本就是首来首去之人,咱们今日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想请二位将军赐教:我大宋为何会制定重文抑武之策?”何铸问道。

在见识了韩世忠的“残暴”之后,何铸不吐不快,誓要将自己心中的疑问全部解开。

岳飞与韩世忠相视一眼,韩世忠笑道:“鹏举,你学问比我更大些,这问题就由你来回答何老吧。”

岳飞道:“那我就献丑了。我大宋之前,乃是五代十国,那是一段我华夏的黑暗时代,人吃人、互相屠城均是家常便饭,那个时代民不聊生,百姓生不如死。五代十国之乱因,便是武人独掌大权,他们信奉‘兵强马壮者为王’,根本不把百姓当人。如果再深究,就要深究到唐朝时的节度使这一官职了,我们今日不细说。我朝太祖慑于武人乱国之危害,这才定下重文抑武之国策。”

“我大宋誓要在残唐之后,在五代十国这样的动乱年代之后,造就一个繁华盛世,如此,才有‘重文抑武’。”岳飞总结道。

何铸呆立在当场:这……这是一个武将能总结出来的道理?岳飞啊岳飞,我还是小瞧了你。

刘禅差点跳起来:听听,赵构你这家伙好好听听,这就是“武圣”的含金量,岳飞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他明明知道一切道理,但从未生出过二心。


    (http://www.aaazw.com/book/cecjaj-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