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小路上,尚未完全化尽的残雪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如同此时黄磊心头沉甸甸的思绪。
夕阳的金辉斜斜地铺洒下来,将田野、枯树和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
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却反复回放着白天去几位舅舅家拜年时的情景。
那几间老旧的土坯房,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粗糙的麦草泥。
屋里的陈设简单得近乎寒酸,一张老旧的八仙桌,几条磨得油亮的板凳,墙角堆放着农具,唯一的“电器”可能就是那台小小的、蒙着灰尘的收音机。
五家的情况都相差不大,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舅舅、舅妈们常年劳作,手掌像粗糙的砂纸,布满老茧和皲裂的口子,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黑泥。
特别舅妈们身上穿的衣服,虽然浆洗得干干净净,却看得出是穿了多年的旧衣,布料早己发白、磨损,肘部和膝盖处打着颜色不一的补丁。
饭桌上,菜肴虽不算寒碜,有鱼有肉,但分量都精打细算,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为了年节而咬牙撑起的体面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精打细算。
他们热情地招呼着,脸上堆满笑容,但那笑容深处,掩不住对生活的疲惫和对贫穷的茫然。
日子虽不至于揭不开锅,却也紧紧巴巴,每一分钱都要掰成两瓣花,孙子的学费、开春的种子化肥、家庭的其它开支……像无形的绳索,勒得人喘不过气。
“舅舅们也都辛苦了一辈子,表哥表姐们大部分都己了,有的己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黄磊心里沉甸甸的,一种混杂着亲情责任和改变现状的强烈冲动在他胸中激荡。
他想起舅舅递烟时那粗糙手指的微颤,想起舅妈端茶时那洗得发白的袖口。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寒意的清新空气,目光投向远处即将落山的太阳,仿佛在向那片土地承诺。
“等板栗加工厂和电器厂建起来,无论如何,都要把舅舅家那几个己经成年的孩子招进去!
给他们一个稳定的饭碗,一份能养家糊口的收入,实实在在拉他们一把,让他们的日子能宽裕些,让老人们也能松口气。”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扎下了根,无比清晰而坚定。
“哥——!”一声清脆又带着点撒娇意味的呼唤打断了他的沉思。
妹妹黄敏不知何时己落后了一大截,此刻正站在路边,小嘴撅得老高,脸颊冻得红扑扑的,像熟透的小苹果。
“我走不动了!脚都酸死啦!你背我嘛!”她耍赖似的一屁股坐在路边的草垛上,眼巴巴地望着黄磊。
黄磊回过神来,看着妹妹那副小可怜样儿,无奈又宠溺地笑了。
他脸上的凝重瞬间被温柔取代,走到妹妹面前蹲下身,宽阔的背脊对着她。
“上来吧,你这个小懒虫!多大姑娘了还要哥哥背,羞不羞?”
“不羞不羞!”黄敏立刻多云转晴,笑嘻嘻地跳起来,手脚并用地爬上哥哥厚实的背,两只小手熟练地搂紧了他的脖子,冰凉的小脸贴在他温热的后颈上,舒服地蹭了蹭。“哥最好了!”
黄磊稳稳地站起身,掂了掂背上的重量,迈开步子继续前行。
黄敏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像只快乐的小麻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哥,你知道吗?今天在外婆家,隔壁六舅家二狗子放鞭炮,把外婆家晒的腊肉给崩掉了一块,六舅妈追着他满院子跑,可好玩了!
还有啊,小舅喝酒喝多了,非说自己会唱戏,结果一开口就跑调,把大家都笑趴下了……”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在外婆家听到、看到的趣事,声音清脆,充满了无忧无虑的童真。
黄磊听着,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时不时“嗯”、“哦”、“是吗”地应和两声。
妹妹清脆的笑声和叽叽喳喳的讲述,像一泓清泉,暂时冲淡了他心头的沉重。
兄妹俩的欢声笑语,在空旷寂静的乡间小路上回荡,伴随着夕阳最后的光辉,朝着那个亮着温暖灯光的家,稳稳地走去。
夕阳的余晖温柔地包裹着他们,在身后拖出长长的、依偎在一起的剪影。
正月初三,年味儿依旧浓郁。
黄磊提着精心准备的两瓶茅台酒和一条在当时堪称奢侈品的“阿诗玛”香烟,来到了村支书黄为民家拜年。
这份礼,别说在物资相对匮乏的乡下,就是在县城里,也绝对算得上是一份沉甸甸的厚礼。
黄磊深知,在这个乡土人情社会里,与基层掌舵人维系良好的关系,对他即将扩张养殖业的版图至关重要。
黄为民五十多岁,身材敦实,脸上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朴实和精明。
见到黄磊提着这么贵重的礼物上门,他脸上的笑容立刻堆满了褶子,热情得不得了。“哎呀呀,小磊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
他一边招呼着,一边亲自接过礼物,眼神扫过那“阿诗玛”的包装时,明显亮了一下。
屋内炉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
黄为民的家人也热情地端茶倒水,摆上瓜子花生。
寒暄过后,话题自然转到了黄磊在县城的事业上。
黄为民对县城工厂的发展情况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详细询问了制衣厂和纺织厂的规模、效益、工人来源等。
黄磊也坦诚相告,言语间流露出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抱负。
“黄支书,不瞒您说,”黄磊放下茶杯,语气郑重起来,“年后我计划把村里的养殖场规模再扩大一倍。
场地初步看好了,就在村东头那片缓坡荒地。技术、销路这边都有把握,就是这用地和相关配套手续……”
“扩建养殖场?好事啊!大好事!”不等黄磊说完,黄为民就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声音洪亮,“这是给咱们村老百姓创收、解决就业的大项目!你放心!”
他用力拍了拍自己厚实的胸脯,发出砰砰的闷响,“这事包在我身上!村里这边,用地协调、村民工作,我亲自去跑!
需要配合什么,你尽管开口!我一定全力支持,保证让你的养殖场顺顺利利地完成扩建!”
他拍胸脯的保证,带着一种乡村干部特有的豪爽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黄磊心中一定,有了村支书的鼎力支持,这第一步就稳了。
(http://www.aaazw.com/book/cgdddd-1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