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不瞒六皇子和石七公子,我这人性子太直,不讨喜,所以得罪了驻北地的都督毕成功,他在赵虎将军那里告了我一些黑状,所以……”
王宝柱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那个毕成功人呢?”刹那间石七好像抓到了什么。
“据说是战死了,但我在打扫战场时并没有见到他的尸体。
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担心乌恒大军会随时打过来,我们不敢在城外逗留的太久,所以战场打扫的很是匆忙。”
王宝柱确实是个实在人,并不会隐藏什么。
“也就是说,你并不能确定那个毕成功一定死了,对吗?”石七再追问了一句。
“这个……我确实不确定。
赵虎将军和李贵显将军的尸身都是我亲自入殓的,还真没看到毕成功都督的尸体。”
石七的问题令王宝柱陷入了迷茫当中。
“阿七,你是说那个毕成功……”秦玦也已反应过来。
“活没见到人死没见到尸之前,一切都不能确定,只能怀疑。”虽是这么说,但石七的目光却是深幽起来。
“这样看来,各城出现叛徒就不是偶然了。”秦玦锁眉沉思。
“秦老五应该可以排除了。”石七说的十分肯定。
“为什么?”秦玦没想明白过来。
“能想到这么复杂的方法并做的如此神不知鬼不觉的人,根本不可能在事没大成前来对付我们。
因为我们在那人眼里可能只是小鱼小虾的存在,根本不值得因此大动干戈且分散部分精力出去,况且万一引得你皇帝老子注意,岂不因小失大。”
石七想的比较透彻。
“有道理,那就只有太子、老二和老四的嫌疑最大了。
不过我想……太子的位子这些年下来也算稳固,若没什么太大的意外, 这个江山终归是他的,所以他不可能做出将自已的疆土拱手送出的蠢事。
老二那个莽夫根本没这个脑子,能做的至多是拉拢几个人在路上对付我们而已。
所以说……”
秦玦分析到这里,与石七默契对视上,随后二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一个人——
“秦老四!”
“应该多半是他了。”自那天在天晟帝的寿宴上见过四皇子秦玖后,石七就已确定,那是个城府深到可怕的大茶婊。
“我们能猜到是他,我想父皇更能猜的八九不离十,除非秦老四做到滴水不漏,否则他的死期就到了。”秦玦眯起双眼。
“这也是第一封奏报被截下的原因。
这个奏老四,还真是我见过最没底线的东西。
若有一天落在我们的手……呵……”
石七的笑意令屋内众人瞬间汗毛竖起。
……
北集已经解困,接下来众人开始商议夺回锡城和寒城两座城池的计划。
据探子报回的消息说,锡城目前驻扎着三万乌恒军,而寒城则有四万乌恒军守在那里。
以天晟方现在不足一万的军力,根本没办法强攻。
这其实并不是主要的,石七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令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我先前探乌恒的大营时,明明感觉到了不下十几个高手的气息,其中甚至包括二重天七层境的高手。
但在我们攻打乌恒军大本营时,死的人里至多是一重天境的人,那些二重天境的高手则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高手究竟去了哪里?
难道是事先就逃往了锡城或是寒城亦或是乌恒?还是其他别的地方?
既然身在军营却为何不现身保护主帅?
或者说……他们的责任不是为了保护主帅?”
“阿七,你的意思是说……那些高手也有可能不是乌恒人,而是天晟的叛徒?”秦玦确是个极聪明的,沉默良久后,也终于转过这个弯儿来。
“要是这么说,还真有可能。”宋三喜脑壳都转的已经发烫,才算磨出了点亮光。
“还能有这种事?”马大仓出生在北地,参军后一直凭的都是实打实的本事,这些弯弯绕儿对于他来说实在太过陌生。
“所以我们现在更不能冒然的攻打锡城和寒城,能做的就是多派出去些人手仔细打探,若有乌恒王庭送往这两城的补给就想办法劫下。
当然,我也会找机会潜进城去,查看一下里面的情况。
若是能从那些叛徒的口中挖出东西来,对我们接下来要夺回二城和曾经失去的疆土可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不过这些事都不着急,毕竟城内已无天晟的百姓。”
石七和秦玦之前确定的目标就非常明确。
夺回失去的城池还不算什么,若能夺回多年前曾被乌恒抢走的天晟疆土,才是他们真正扬名立万也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最大机会。
“不止如此,还要攻入他们的王庭。”秦玦满眼恨意。
“对,攻入乌恒王庭,为我们曾被乌恒所杀的万千子民报仇血恨。”宋三喜等人振臂高呼。
“但皇上会让我们继续攻打乌恒吗?”
张兴旺同样出生于北地,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过去那么多年中,曾有过多次击退乌恒进犯并能攻入乌恒国的机会,但天晟帝每次都是将乌恒军击退后便下令停止攻击。
说什么是为了不劳民伤财,为了能休生养息。
其实这样的举动也寒了不知多少北地将士和百姓的心。
“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秦玦与石七对视了一眼,共识瞬间达成。
“好,我支持六皇子和石七公子。”
“我也支持!”
“这样才痛快。”
“他娘的憋屈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喘出口痛快气儿了。”
“直捣乌恒王庭,干他丫的。”
“对,干!”
……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被石七和秦玦看中同时也坚定选择了他们的人,必是品性和信念相近的双向奔赴者。众将领撸胳膊挽袖子,热血沸腾。
晟都城皇宫的大殿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站在龙案旁的太监总管向安发高声唱喝。
“启禀皇上,六皇子殿下和石七公子少年英勇,不顾个人安危,以身犯险深入敌营,不但烧毁了他们的粮草,还成功的给敌军下了药。
致使敌军受到重创,不能继续攻城,使我北集百姓暂无生命之忧。
这等史上罕有之功绩,理应大大奖赏才是。”
葛太尉出列,躬身开口。
(http://www.aaazw.com/book/edceij-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