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交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交谈。

 

假想下的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月十一日,上午十一时,柏林慕尼黑。

我和克拉拉一起踏入了,她父亲赫尔曼·施密特的书房。这间书房仿佛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一走进来,便被那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包围。

书房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画作和照片,每一幅都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书架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摆满了各类书籍,涵盖了历史、文学、科学等各个领域。

赫尔曼先生率先,坐到了他的书桌前。然后脸上洋溢着笑容说:“请坐吧,埃里希少校。”他的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

我顺从着赫尔曼先生的意思,坐到了沙发上。后环顾四周,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一些有关于机械的手稿及部分科研笔记。

我有些好奇的伸出了手指,指向赫尔曼书桌上的纸,随口问说:“赫尔曼先生,您这是在写什么?”

赫尔曼先生没有避讳,他满足我的好奇心,笑着回答:“哦,这是我的一种大胆的设想。压缩空气,高温增压,然后喷射产生动力。”

赫尔曼先生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以及深刻的理解。

我大致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来说,这就是喷气式发动机的早期理论。

我的脸上,写满了崇拜的神色,满足了赫尔曼先生的情绪价值。

在书房的角落里,有一个古老的地球仪。赫尔曼先生走到地球仪旁,轻轻地转动着它,对我骄傲的说:“现在的第三帝国,已经到达了,膨胀的顶点。我们有六个装甲师,约三千多辆坦克。还有六个航空师,约两千五百架飞机。各种火炮一万两千门,俾斯麦号战列舰、提尔比茨号战列舰。太多了,多到我都记不得这些战舰的名字。”

说完这些,赫尔曼先生将目光看向我了。突然发问说:“你对这些,怎么看,少校。”

赫尔曼先生的话,让我陷入了思考。我怎么看?重要吗!第三帝国始终是要陷入战争泥潭,沦落成一个覆巢之下无完卵的下场。

但这些话,又不能明着讲出来。毕竟,这有损现如今,整个德国贵族的虚荣心。

自第一次大战后,德皇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阿尔伯特·冯·霍亨索伦。在凡尔赛的车厢里,签了投降书,这让整个东普鲁士贵族和德国皇室贵族感到蒙羞。

气氛安静了良久,我才缓缓开口说:“就在几日之前,第三帝国的外交部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再一次恐吓了波兰,要求其归还但泽走廊,这能使第三帝国不再有飞地。”

我突如其来,怎么一句话,让赫尔曼先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只能肯定的附言说:“是的,我看过这篇报道,埃里希少校。”

我点了点,继续讲:“我认为,约阿希姆部长的策略不会成功。他太过寄望于英法两国,能像在苏台德地区一样,为第三帝国做出主让步。”

我的话,让赫尔曼先生的脸露出了狐疑,显然他不认同我的想法。

可赫尔曼先生还是,故作镇定的说:“埃里希,少校。听你的意思,约阿希姆部长的会失望?”

我点了点头,十分自信的肯定讲:“是的,赫尔曼先生。我不认为,英法两国会再一次退步。因为,第三帝国一旦收回了但泽走廊地区,就一定会加大对海军的投入。这不合格,日不落帝国海上马车夫集团的利益!”

赫尔曼先生,摇了摇手指,心平气和的反对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不怎么认为,埃里希少校。首先,我们和英法两国,在西班牙内战中,是达成了利益共识的。虽然与共和军直接参战的,是第三帝国的秃鹰军团。,可英法两国,可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的金主,这点毋庸置疑。“

面对赫尔曼的论调,我默默地点头,赞成。

赫尔曼现在则继续慷慨陈词说:“其次,苏台德地区也曾东欧的陆军产业制造基地。它的综合军工制造实力很强。举个例子,苏台德地区为第三帝国,提供提供了一千多辆,T三八型号坦克。如此强力的军工制造业,英法两国不也是说放弃,就放弃了。”

我再一次点头,赞同了赫尔曼先生的论调。

我镇定的很,让赫尔曼先生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所以我的论证是,为了区区一块但泽走廊地区,英法两国不会为此冒险,进而衍生出战争。“

我耐心的听完了,赫尔曼先生的话。然后,只是平静的反驳说:“这不一样,赫尔曼先生。但泽走廊和苏台德地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换句话说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赫尔曼先生,见到我如此坚持已见。于是眉毛一挑,饶有兴致的说:“愿闻其详,埃里希少校。”

既然话题聊开了,我便畅所欲言说:“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多数人民,向往第三帝国。他们在骨子里,认可自已日耳曼民族的身份。若一旦发生战争,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只能选择妥协。毕竟,从军事角度来说,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不是第三帝国的国防军的对手,称其为以卵击石也不为过。可波兰的情况,却与捷克斯洛伐克完全不同。”

讲到这,我故意停歇了一会,卖个小关子。

听了一半的赫尔曼先生,正在兴头上。于是索性急切的说:“别卖关子了,埃里希少校。快说说,有什么不同。”

我笑了笑,继续说:“波兰从被灭国到再一次复国,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波兰人民渴望得到独立,在这件事情上,从一九二七的华沙战役中,就能窥见一二。苏联红军在华沙城下,被波兰陆军覆灭了,近五十多万人。这可是多么大的决心,才能击溃连英法两国,都为之叹服的苏联红军。波兰人是用鲜血和一代人的青春,换来的复国。”

我讲完后,气氛再一次陷入了沉寂。

赫尔曼先生动摇了,他点了点头。赞许说:“埃里希少校,你的观点征服了我。难道,第三帝国永远无法,再次收回但泽走廊,这真是东普鲁士贵族永远的悲伤。”

赫尔曼先生,故意提起了东普鲁士贵族。他知道我魂穿的身体,名字里是东普鲁士贵族的标记。

我深吸一口气,不甘心的说:“不~!赫尔曼先生。你的想法过于悲观,你太小瞧了纳粹党和第三帝国的对于收复旧领土,重塑大德意志帝国的决心。”

赫尔曼先生的热血,再一次被燃起。他立即反问说:“什么意思?埃里希,少校。”

我指了指,地球仪上,占地庞大的苏联。有条不紊的说:“我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英法这两位老朋友,既然不同意我们对波兰动手。那为什么,纳粹党的决策层,不去找一个心甘情愿,出钱出力的朋友帮忙一起对付波兰。”

赫尔曼先生直接脱口而出说:“是苏联?”

我点了点头,继续讲:“没错,就是苏联。约斯夫·斯大林是当年进攻波兰的决策者之一,恰巧他现在,正是苏联的最高首脑。我记得苏联曾发表过报道,批评了波兰枪杀苏联战俘的行为。”

赫尔曼先生,兴奋的站起身来,在地球仪前,看着苏联的位置,来回踱步。喜悦的神色,难以言表。

赫尔曼先生,开心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埃里希少校,我对你,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引用你刚才所说过的话吗?”

我不知道,赫尔曼先生,为什么要引用我的话。但还是不假思索讲:“荣幸之至,赫尔曼先生。”

高兴之余,赫尔曼先生突然换话题说:“哦~!对了,前一段时间,我听克拉拉讲,埃里希少校,要在西德和瑞士的边境线上,买房子。”

我先是一愣,因为我没想到,克拉拉会把这件事,告诉她父亲。

我怯生生的说:“是的,赫尔曼先生。我是军人,心中有直觉,马上要发生一场大战。”

一直坐在一旁,默不知声的克拉拉,也很突然的问:“大战和你要在西德买房子,有什么关联?”她的声音直截了当,又清脆动人。

我转过身,真诚的看着克拉拉说:“克拉拉,这是战争,我们不能永远只想胜利。万一,战事失利。我的家乡,东普鲁士就会沦为成为前线,我需要退路!”

赫尔曼先生,也马上附和说;“埃里希,少校。我支持你的想法,放手去购置房产吧,一切资金问题,我来负责。”

赫尔曼先生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解决了一直困扰我的资金问题。

我立即起立,向赫尔曼先生,行了个国防军军礼,后感激讲:“谢谢~!谢谢~!赫尔曼先生。”

赫尔曼先生,拍了拍我的肩膀。满意的提醒说:“埃里希少校,要对克拉拉好一点。作为父亲,我可从未见过她对任何一个男人,如此动心。不要辜负她,否则,施密特家族的怒火,你承受不起。”

我态度诚恳的点了点头,克拉拉却害羞说:“父亲,你在讲什么。”


    (http://www.aaazw.com/book/eeiice-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