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东渡易北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东渡易北河。

 

假想下的一九三九年,三月六日,上午十一时二十分。

德累斯顿郊外,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广袤的平原上。五零四坦克营的驻扎地内,七十六辆各式坦克已经整齐列队,随时准备出征。这是因为在我去团部前,向思凡特少尉下达了战备命令。

卡特中士正开着营部的指挥车,车身涂装着迷彩图案,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严。车内,我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心中满是期待与兴奋。

卡特中士神情专注地操控着方向盘,车辆的颠簸让他手臂上的肌肉微微颤动。

我并未言语,一路的颠簸早已让我习惯。望向窗外,坦克的发动机在轰鸣,声音震耳欲聋。坦克的炮管集体上扬,仿佛是钢铁巨兽一样,展示了无可匹敌的力量。

装甲兵们穿着厚重的坦克作战服,露出半个身子于炮塔之上。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散发着一种独特的纪律美。

当卡特中士把指挥车,停稳在坦克队列前。我立即摇开车窗,向营副官思凡特少尉及营参谋沃纳少尉挥手,示意他们赶快来上车。

思凡特少尉眼尖,立刻注意到了,不远处挥手的我。他马上拍了拍沃纳少尉,然后朝指挥车跑来。

沃纳少尉被拍后,先是一愣。然后立马追随着思凡特少尉的步伐,也朝着指挥车跑来。

当思凡特少尉和沃纳少尉,坐稳在指挥车后排座椅后。我马上拿起营部无线电通话器,下达命令说:“请注意,请注意。我是营长,埃里希少校。命令:一连打头阵,二连三连居中,四连队尾。目标德累斯顿南方,二十公里外易北河岸霍姆希地区,全速前进。

营部的无线电里,不断的传出:“遵命”的声音。

刹那间,整个营区仿佛被唤醒,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钢铁履带在地面上碾出深深的痕迹,仿佛是大地的脉搏在跳动。一辆辆坦克如同离弦之箭,向着目标区域浩浩荡荡地驶去。

车长们露着上半身于坦克炮塔上,手持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情况。他们的眼神坚定而专注,面容果敢而无畏。炮手们则在炮塔内,紧握着操作杆,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驾驶员们熟练地操控着坦克,在复杂的地形中穿梭自如。

坦克编队如同一条钢铁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所到之处,泥浆飞扬,气势磅礴。虽然道路有些泥泞,但是阻挡不了我的坦克群。

我坐在营指挥车的副驾驶上,目睹着坦克编队的行动,心中充满了信心。

三月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如金色的织锦,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广袤的德意志大地上,带来温暖与希望。

下午十四时,四十三分,我坐在指挥车内,通过宽大的望远镜,朝着向远方眺望。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让我心中涌起无尽的激动与自豪。我的坦克营,这支钢铁洪流,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浩浩荡荡地挺进到易北河畔。

易北河上,此刻正在我眼前静静地流淌。河面波光粼粼,宛如无数颗闪烁的钻石。它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我的坦克营,这些无畏的勇士,踏上了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

坦克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如同战鼓为我们的前进助威。指挥车内的营部无线电通讯设备里,不断传来各分连队的情况汇报,每一句话都简洁明了,一切都井然有序。

下午十五时整,在易北河拐弯的一段区域内,水流相对平稳。舟桥营的工兵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他们的核心任务,是在这宽阔的河面上,迅速架起一座浮桥。以保障,后续部队能够安全而高效地通过。

工兵们分工明确,协同高效。一部分士兵负责搭建浮桥的支架,他们精准地定位和固定每一个结构,确保其稳定性。另一些士兵则操控着船只,将浮桥的各个部件准确无误地运送到指定位置。

易北河河面上,几艘橡皮艇穿梭往来,艇上的士兵们全神贯注,严谨细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出现任何差错。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为这紧张而有序的场面平添了一抹宁静而壮美的色彩。

我的指挥车慢慢行驶到了,易北河西岸边。浮桥的骨架变得逐渐清晰可见,工兵们熟练地将一个个浮箱连接起来,形成了一条稳固的通道。浮箱之间用粗壮的绳索紧紧固定,以抵御水流的冲击,防止桥体松动。在浮桥的两侧,工兵们还精心安装了防护栏,以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过。

团部无线电里,传来声音:“请注意,请注意,我是第三十五装甲团,团长哈索中校。五零四营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营参谋沃纳少尉注意到,是团长哈索中校的呼叫后、当即把团部无线电通话器,交给了我。

我接过通话器后,立即回答说:“哈索中校,我是五零四坦克营,营长埃里希少校。请您指示!”

无线电里,再度传来哈索中校的声音:“舟桥营已经通知到了团部,易北河浮桥的桥面畅通无阻,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我现在问的是,五零四营能否按原定时间渡河,这很重要,埃里希少校。”

我胸有成竹的回答说:“哈索中校,我营已按原定时间,全部抵达易北河西岸边。我向你保证,按原定时间,完成渡过河的任务。重复一遍,我保证,按时完成渡河任务。”

讲完后,我把团部无线电交给了营参谋沃纳少尉。然后我又马上拿起营部无线电通话器,下令说:“请注意,请注意。我是营长,埃里希少校。我命令,全营立即渡河,现在,马上,动起来。”

下午十五时,零八分。易北河西岸,五零四营渡河的军事行动正在悄然展开。七十六辆坦克排列整齐打头阵,宛如钢铁巨兽。数十辆军用货车紧随其后,形成了一条数公里长的钢铁长龙。

午后的阳光,洒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上,金属车身反射出冷冽而耀眼的光芒,预示着一场没有硝烟的作战已然开始。

舟桥营的士兵们在浮桥面上,早已做好准备。他们神情专注,熟练地操控着浮桥设备。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确保每一节浮桥都稳固地连接在一起。

随着舟桥营的旗手在桥头,不断挥舞着各色旗帜。这是旗语,意思为通行。坦克群开始缓缓移动,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大地都在微微颤抖。为这壮观的场面,增添了一抹震撼的色彩。

领先驶入浮桥的是三号坦克群,这是汉斯·霍夫曼率领的第一坦克连。坦克驾驶员紧握方向杆,眼神坚定。车长们则一个个露出半个身子于炮台上,手持望远镜观察情况。

随着坦克一辆接一辆地驶上浮桥,整个队列仿佛一条巨龙,在河面上蜿蜒前行,气势非凡。

河风吹拂着装甲兵们的脸庞,带来一丝凉意,但却无法冷却他们心中燃烧的炽热斗志。

数十辆军用货车,在坦克渡河之后,紧随其后。车上满载着弹药、物资和工程兵。他们是五零四营的重要保障。每一位工程兵都清楚自已在这支钢铁队伍中的角色,他们默默奉献,为即将到来的任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下午十六时,当最后一辆军用货车缓缓驶离浮桥,整个渡河行动宣告圆满结束。舟桥营的士兵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我站在易北河东岸的一处高地上,手中拿着望远镜,再度观察了一番易北河浮桥,营部指挥车则在我的身边。

浮桥的西岸,一片繁忙的景象又再度展开。第四装甲师的其他队伍,如同钢铁洪流,陆续赶到这里,准备继续东渡易北河。士兵们的步伐整齐,眼神坚定。坦克和装甲车隆隆驶过,震得大地似乎都在微微颤抖。

西岸的岸边,几位指挥官正在紧张地部署作战计划。他们围在地图前,指指点点,讨论着每一个细节。

第四装甲师其他的队伍,开始有序地踏上浮桥,向东岸进发。坦克和装甲车率先通过,它们沉重的身躯让浮桥微微晃动,但很快又恢复了稳定。步兵们紧随其后,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步伐坚定地走向对岸。


    (http://www.aaazw.com/book/eeiice-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