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下的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六日,清晨,柏林居民区。
清晨的冷风穿梭于街道的每一个角落,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层,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在柏林街区的一角,有一栋不起眼的公寓楼。这栋公寓楼建于十九世纪末,外墙由红砖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表面已略显斑驳。楼高五层,每层都有五个单元,窗户是典型的欧式风格,窄而长,窗框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入口处是两扇对开的木门,上面镶嵌着黄铜把手,显得古朴而庄重。
十一月的天气寒冷,公寓楼的居民们大多紧闭窗户,以抵御寒风。楼内住着各色人等:有年迈的夫妇,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有年轻的职员,每天早出晚归,为生计奔波;还有刚刚成家的年轻夫妇,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
在这个小小的社区里,人们彼此熟悉,却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然而,这个月的平静被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夜晚,柏林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史称“水晶之夜”。
玻璃破碎的声音、人们的呼喊声和哭泣声在寒冷的夜空中回荡,令人不寒而栗。公寓楼中的一些犹太居民也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冲击,他们的商店被砸,家中的窗户被打破,财产遭到破坏。尽管面临着恐惧和不安,公寓楼里的居民们还是尽力互相帮助。一些非犹太裔的邻居在事件发生后,主动为受影响的家庭提供庇护和援助,帮助他们修补破损的窗户,清理家中的碎片。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悄爬上了我的脸颊。
我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已躺在一个复古的沙发上,身上盖着一层薄薄的毛毯。
我坐起身,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努力回忆着昨晚的情景。身上的军服依旧整齐穿在身上,褶皱中似乎还残留着昨日的疲惫。
房间在微光的作用下显得格外温馨,墙上挂着一个全家福照片,可照片里没有克拉拉·施密特。角落里摆放着一盆盛开的兰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我轻手轻脚地站起身,走进厨房,桌上已经摆好了简单的早餐:几片烤面包、一杯牛奶和一些新鲜的水果。
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细心和体贴让我倍感温暖。
这时,克拉拉·施密特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她穿着一件宽松红色丝绸睡袍,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你醒了?”她轻声问道,“睡得还好吗?”
我点了点头说,“挺好的,谢谢你收留我。”
克拉拉笑了笑说,“少校,你知道吗!昨天你在沙发上睡了一晚。”
我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说:“抱歉,我一时高兴,喝了有点多。
克拉拉递给我一杯热茶,略带不悦说:“少校,知道吗!你让我感受到了气愤。”
我接过茶杯,暖暖的温度从指尖传遍全身。但克拉拉的话问使我有些难看,我不知道我哪里惹到她了。
克拉拉与我相对而坐,窗外的鸟儿也开始鸣叫。
我尴尬的赔笑说:“抱歉,克拉拉。”
克拉拉被我气笑了,后无法释怀的说:“我满怀期待地邀请你回家,而你却倒在沙发上睡着了。要知道,这可是头一次。“
我也不知道,我的大脑是不是短路了。竟然张嘴就来说:“看来,你邀请过很多男人回家喽。”
那是一次无意间的冒犯,却让克拉拉的脸上写满了不悦。她直接气愤的站起身来充满敌视的说:“你在挑衅我,少校。”
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于是赶忙挥手挽回说:“对不起,克拉拉女士。我的脑子受过伤,它总是短路。真的,我有病例报告。慕尼黑空军医院,可以为我证明。”
我知道,此时任何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真诚才能化解这场尴尬。
或许是我的语气太过恳切,又或许是我那真诚的表情触动了她,克拉拉的眼神开始有所缓和。
克拉拉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了一个的柜子上。这个柜子有着斑驳的漆面和铜质的把手,仿佛藏着无数秘密。她起身,缓缓走向那个柜子。
柜子前,克拉拉轻轻拉开其中一扇柜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许多档案袋。她犹豫了一下,然后弯下腰,从里面拿出了两个看起来有些崭新的档案袋。
克拉拉并没有直接言语,她只是转身走到窗边,静静地坐下,阳光洒在她身上,给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她轻轻打开第一个档案袋,里面是一叠崭新的照片和文件。
我缓缓走向克拉拉,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时间的鼓点上,激荡起心中的涟漪。她的手轻轻托着一张崭新的黑白照片,那熟悉的画面牵引着我的目光,让我无法移开视线。
是的,那就是我,一个帅气的自已,正站穿着军装搂着一个美丽的女人,微笑着面对镜头。
克拉拉注意到了我的到来,她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情感。她轻声问道:“你认得这张照片吗?”
我立即摇了摇头说:“不认得,可我认得照片里的人,那是我!”
克拉拉的脸上写满了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我注意到她的手指因为用力过度而变得有些苍白,仿佛那些文件承载着无比沉重的秘密。
当她目光与我对视了一刹那,然后缓缓地将手中的文件及照片递给了我。"看一看吧,少校!" 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伸手接过了克拉拉递给我的文件,急迫地翻阅起来。
这份文件共有两张纸,而第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关于我的调查内容。文件的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了我与妻子爱莎·布莱恩相识和结婚过程。
那是一个军事公开交流晚宴,作为西里西亚的经商大亨,布莱恩家族都参加了这个晚宴。
爱莎·布莱恩是布莱恩家族的小女儿,她美丽且有些社恐,却深深吸引了我。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们决定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文件里还附上了我们结婚时的照片,那一刻的幸福仿佛跃然纸上。
接下来的内容,详细描述了我为妻子及其家人办理移民的具体步骤。首先,我利用里希特霍芬家族的身份,咨询了多位专业的移民官员。弄清楚了,办理移民所需的各种条件和材料。
然后,我开始动用人脉,在每一份材料都通过不了的文件上签字。确保没有任何遗漏和错误。这花费了我大量精力,让我不断地往返于各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只为能够尽快完成移民申请。
仅仅只是看了第一张文件,一直困扰我的谜团竟然得以解开。从我得知,这副躯体的原主人有一位妻子以来。就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我的心头,让我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好极了,看来现在的我,可以真正意义上的控制这副躯体了。这些天我一直很谨慎,打着失忆的幌子谨小慎微。毕竟身为魂穿者的身份,需要保密。
我没有选择继续阅读,而是抬起头,目光直视克拉拉。
(http://www.aaazw.com/book/eeiice-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