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谷水之战(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4章 谷水之战(六)

 

对于这一切,沐辰表现得十分淡定,他心中早已有了清晰的盘算。契丹军队此次获得的机会,实际上正是他精心策划并有意拱手相让的。

毕竟,长久以来双方僵持不下的对峙局面,对沙洲军而言绝非有利之事。他们可以增派兵力,契丹同样能够如此行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契丹国内逐渐恢复元气,并派遣出数量更为庞大的军队前来增援,那么沙洲军将会立刻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领土面积,契丹都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其蕴藏的战争潜力,相较于沙洲军而言无疑要强大得多。

正因如此,沐辰深知自已必须当机立断,迅速想出办法来剿灭驻守凉州的契丹军队,进而掌控整个沙洲地区,并挥师挺进中原大地。

唯有如此,待到那时拥有了来自中原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支持后,原本的沙洲军——或许那时已可称之为炎国——方能具备足够的实力去与各方强大势力一决雌雄,逐鹿天下。

“今日便到此为止吧!诸位将军只需严格依照最初制定的战略部署,坚守各自所负责的区域即可。某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就必定能够让那嚣张狂妄的契丹人有来无回!”沐辰站得笔直如松,身姿挺拔而威严,他的声音洪亮且坚定有力,其中更是蕴含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强大信心。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仿佛一道惊雷,瞬间传遍整个营帐,使得在场的众多将领们精神为之一振,原本略显疲惫和担忧的面容上重新焕发出昂扬的斗志与坚毅之色。

就在距离此处数里之外的契丹军营之中,耶律云峰正躺在床铺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之前派出前去探寻沙洲骑兵行踪的那些斥候们,此刻已然全部归来,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斥候并未带回任何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但是,一直负责监视沙洲军大营动静的另一批斥候,却是有着极为惊人的重大发现。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快马加鞭地赶回大营,并毫不留情地将刚刚才入睡不久的耶律云峰硬生生地从美梦中唤醒。

“将军大人,沙洲军那边有大批援兵抵达,其数量之多简直超乎想象!”这名斥候一脸惶恐之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他的语气急促而紧张,仿佛末日即将来临一般。

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犹如一记晴天霹雳,直直地劈在了耶律云峰的心口之上,令他顿时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深深的危机感。

“快!立刻派遣人手,火速前往凉州请求支援!”此刻的契丹军队,若是一心想要撤离,沙洲军着实难以阻拦得住。然而,如果不能趁此良机一举歼灭沙洲军,那么日后契丹必将面临一个或许比大唐更为强大昌盛的汉人政权。到那时,他们别说是要守护住现有的疆土,恐怕就连本族的生死存亡都将成为严峻的问题。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又一名士兵脚步匆忙地飞奔而来,其语气十分急切,但其中却蕴含着浓厚得化不开的喜悦之意:“将军!耶律大人率领着援军已然抵达大营之外!”耶律曷鲁的突然出现,令耶律云峰既感到惊讶不已,又满心欢喜。他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整理好自已的衣冠服饰,然后带领着手下众人急匆匆地朝着大营辕门赶去。

在前往辕门的途中,耶律云峰竟意外地与同样得到消息的韩万安不期而遇。于是乎,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地并肩同行,一同快步走向辕门,准备迎接耶律曷鲁及其所率援军的到来。

耶律曷鲁站在高处,远远地眺望着眼前那座井然有序、戒备森严的大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满足感和欣慰之情。尽管耶律云峰这个侄子平日里偶尔会表现出些许自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统领军队方面,他的确展现出了一定的才能和天赋。

耶律曷鲁深知,要想让耶律云峰真正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就必须给他足够的锻炼机会,并帮助他克服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因此,此次前来凉州,耶律曷鲁特意带上了耶律云峰,其目的便是想要借此机会好好磨砺一下他的心性,以便日后能够对他予以重点栽培。

回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耶律云峰因为一时疏忽大意,竟然将嘉麟城拱手相让给了敌人。然而,即便如此,耶律曷鲁却并未对他施以严厉的责罚。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耶律曷鲁相信,通过这次失败的经历,耶律云峰必定会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而且,此次让耶律云峰亲自领兵出征,也是希望他能够知耻而后勇,重新夺回曾经在嘉麟城失去的荣誉和尊严。

只是此时此刻,耶律曷鲁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当天傍晚时分,他那位寄予厚望的侄子耶律云峰所率领的部队,再次遭遇了沙洲军的猛烈攻击,并且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云峰,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耶律曷鲁的声音仿佛裹挟着无尽的寒意,冰冷刺骨地响彻在空气中。尽管他一直期望能够通过各种艰难险阻来磨砺耶律云峰,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毫无原则、没有底线地放纵这个年轻人。

当他获悉在先前那场激烈的战斗里,竟然有多达两千名英勇无畏的契丹骑兵惨遭重创、命丧沙场时,耶律曷鲁内心深处熊熊燃烧的怒火瞬间如火山喷发一般难以遏制。

“二叔,侄儿这是中了敌人阴险狡诈的埋伏啊!如果是真刀真枪地正面交锋,侄儿绝对不会惧怕他们分毫!”耶律云峰依旧梗着脖子,满脸都是倔强和不服气。在他看来,这次失利完全是因为沙洲军太过卑鄙无耻,使用了如此卑劣的手段设下陷阱,而自已只不过是在不经意间稍有疏忽才不幸中招罢了。

然而,望着眼前这个始终未能清醒认识到自身过错的侄子,耶律曷鲁只觉得心头一阵发凉,甚至凉透了半截身子。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个野心勃勃却又果敢决绝的韩万安,与自家这个冥顽不灵的侄子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这种鲜明的对照让耶律曷鲁感到愈发的心塞烦闷,沉重的心情如同压了一块千斤巨石般令人喘不过气来。


    (http://www.aaazw.com/book/fgdj0c-1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