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共御沙洲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章 共御沙洲军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给了他一记沉重的耳光。在他眼中已然强大到无可匹敌的契丹军队,居然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轰然倒塌,被沙洲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完全摧毁。这样的情形让李候轩十分的失望,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挫败感。

"看来眼下必须得重新好好筹划一番才行啊!" 李候轩喃喃自语道,眉头紧紧皱起。随着契丹军的溃败,如今整个凉州乃至广袤无垠的西域地区,最为强大的势力毫无疑问当属沙洲军无疑。单凭自已手中掌握的定难军以及歧王所拥有的那点兵力,即便是两者联合起来恐怕也绝非沙洲军的对手。既然武力对抗根本没有胜算可言,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呢?

思来想去,李候轩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既然打不过,那就干脆选择加入吧!毕竟对于党项人来说,这种做法实在再正常不过了。而且,根据他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就连沙洲军中负责统率骑兵部队的将领玉素甫都是吐谷浑人出身。

由此可见,那位掌控着沙洲军的沙洲牧想必也是个心胸宽广之人。想到这里,李候轩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决定尽快派人去与沙洲军接触,探一探对方的口风。

相较于李候轩的纠结,歧王李茂贞的心境却显得格外沉重。在歧州这片土地上,他虽未公然加冕为帝,但实际上,除了那虚名未著之外,他与真正的帝王已无二致。然而,契丹的此番溃败,犹如晴天霹雳,令他措手不及,满心愕然。

“本以为契丹铁骑势不可挡,未曾想,竟也折戟于沙洲军之手!”李茂贞心中暗自嘀咕,言语间不乏轻蔑,但那份对沙洲军的深深忌惮,却如暗流涌动,在他的心海翻腾不息。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茂最终下定了决心。当前局势紧迫,必须采取果断行动来应对潜在的威胁。于是,他毅然决定从正在东边与梁军作战的军队中,抽调出相当一部分兵力,火速调往歧凉边境一带布防。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增强歧国对来自沙洲军方面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的防范能力。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减轻东部所承受的巨大军事压力,李茂贞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策略——那就是主动与晋军以及党项人结成同盟。通过这种方式,三方可以携手合作、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强大的梁军和沙洲军的进攻。如此一来,就能大大缓解歧国目前所面临的重重困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李茂贞和另一个关键人物各自做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重大决策之时,耶律曷鲁派出的使者悄无声息地分别抵达了凤翔和夏州两地。这些使者肩负着重要使命,带来了耶律曷鲁的要求。

但面对耶律曷鲁的诉求,无论是李茂贞一方,还是李候轩,居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直接回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他们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对方,但并没有完全断绝关系或者将事情做得毫无转圜余地。相反,他们仍然承诺会向凉州提供充足的粮草物资等后勤保障,以此帮助凉州守军能够坚守城池,抵抗敌军的攻击。

话说这两个人,说到底,最终还是忌惮那契丹的强大实力。尤其是那个与契丹国紧紧相邻的李候轩,更是忧心忡忡。毕竟党项一族目前的实力实在是难以跟任何一方势力相抗衡。所以对于李候轩而言,接下来他就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到底是投靠沙洲军,还是归附契丹?

而另一边,耶律曷鲁在得知双方竟然都拒绝了与其结盟的提议之后,倒也并没有表现得过于沮丧。毕竟他心里清楚得很,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都是心怀鬼胎、各有算计的。如今能够得到对方不会切断粮食供应这样的承诺,已然让耶律曷鲁稍稍松了口气。

此时此刻,摆在耶律曷鲁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便是重振契丹军队的士气。因为在上京那边的旨意尚未抵达之前,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牢牢地守住凉州城才行。为此,耶律曷鲁果断地下令在契丹内部展开大规模的军备整顿行动。

一方面,他着重加强了对士兵们步战能力的训练,力求让每一名士兵都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近战技巧;另一方面,他还积极地改进现有的战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战况。

之前的战斗中,失去了坐骑优势的契丹军,在步战时,与沙洲军相比,差了不止一筹,现在趁着沙洲军还未到凉州城,便加强了步战训练。

岐王李茂贞为了应对凉州战场的紧急情况,不得不从东部战线抽调部分兵力之后,原本就紧张的东部战线瞬间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之中。梁军敏锐地察觉到了岐军的这一动作,他们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如潮水般向岐军阵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击。

李茂贞得知东部战线告急后,十分焦急。他深知自已决策给战局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此刻已无退路可言,唯有咬紧牙关苦苦坚守。他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与晋军事先约定好的援助之上,期盼着晋军能尽快向梁军发起进攻,以解歧国东线的燃眉之急。

然而,让李茂贞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晋军竟然违背承诺,选择按兵不动。原来,晋军高层早已洞察到了当前复杂多变的局势,他们企图坐山观虎斗,等待岐军和梁军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手,从而轻松获取最大利益。

就在岐梁两军激战正酣之际,凉州城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此前及时获得了充足的粮草供应,凉州城的防御工事得以进一步加固,城内守军士气开始得到了恢复。

此时此刻,各方势力宛如棋盘上的棋子一般,各自布局、相互牵制。整个局势变化莫测,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引发惊涛骇浪。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场规模更为宏大、惊心动魄的博弈已然呼之欲出……


    (http://www.aaazw.com/book/fgdj0c-1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