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在商讨了一番后,沐辰便安排望归军士兵护送三人各自归家休息。
沐辰自已也回到了驿馆,他身上的盔甲和里衣都已经全部被鲜血浸透,黏糊糊的十分难受。驿馆内的侍者和设施并未遭到任何损坏,吩咐下去后,浴桶和热水很快就准备妥当。
沐辰舒服的将整个身体都泡在了热水中,舒展着疲惫的筋骨,脑海中却对望归军以后的发展进行着思考。
如果张承奉真如罗通达他们所言,明日爽快的交权,那很多事情就可以提前提上日程了。以后沙洲的中心,肯定还是望归城,敦煌和瓜州离契丹和甘州,伊州都太近了,很容易遭到攻击,到时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城市和农田,就会遭到破坏。
那沙洲就会在不断的毁灭和重建之中重复,然后消耗掉自已本就不多的底蕴。沐辰的想法是,将瓜州和敦煌,玉门关,阳关打造成抵御外敌的堡垒。而沙洲的人口先集中在望归城,等自身发展壮大,能震慑住周边各国后,在大力发展敦煌和瓜州。
特别是瓜州,境内的疏勒河水量充沛,能种出大量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甘州回鹘这次吃了大亏,短时间内不会再来犯境,这给了沐辰一段难得的发展时间。
黑夜过去,黎明到来,金山国的最后一次朝会,在皇宫召开。
天色还未完全亮起,金山国官员们便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匆匆忙忙地前往皇宫。街道上,马蹄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官员们有的骑着高头大马,有的坐着轿子,还有的步行前往。他们的脸上都表情都十分的严肃,心中想着今日即将面临的这件大事。
皇宫的大门缓缓打开,官员们依次进入。宫中的守卫们手持长枪,站在两旁。官员们沿着长长的走廊前行,穿过一道道宫门,终于来到了朝堂之上。朝堂上,张承奉已经端坐在龙椅上,等待着官员们的到来。官员们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张承奉微微点头,示意官员们平身。
“众位爱卿,昨夜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了,而且朕知道,你们很多人,都还亲身经历了。叛军狼子野心,想陷我金山国于内乱,然后从中牟利。幸而望归城沐城主力挽狂澜,带兵打开了城门,让望归军入城,才顺利平息了叛乱。经过之前的战争,加上此次的叛乱,朕身心俱疲,深感力不从心,朕决定,即日起,便下诏退位,将王位让于沐城主!朕相信,沐城主会让大家以后得日子,过得比现在更好,甚至能带领大家打回中原!”张承奉在群臣到齐后,便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已的决定,语气非常的坚定。
朝堂上的众大臣鸦雀无声,他们虽然早就知道今日张承奉会让位,但是没想到他这么干脆,没有任何铺垫,就直接提出了让位。
“臣赞同陛下的决定!”曹议金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口附议。
接着罗通达和张文彻,张西豹也出列附议。有了他们的带头,众臣纷纷附议。张承奉吐出一口浊气,心中前所未有的轻松。在这几年,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殚精竭虑的维持着归义军,但是不管他如何的努力,归义军还是每况愈下。而现在沐辰让他看到了久违的希望,他让出这个位置,心甘情愿。
“陛下有旨,宣望归城沐辰城主觐见!”沐辰在皇宫外没等多久,就被侍卫带着进入了金山国的朝堂上。
众臣昨夜大部分都已经见过沐辰,都纷纷上来见礼,沐辰一一含笑回应。随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正在从王座上向他走来的张承奉身上。
“见过陛下!”沐辰微笑着拱手道。
“沐辰,这沙洲,我从今天开始,便交于你了,责任重大,希望你能让沙洲不再受到外人欺凌,最好还能奢求一下,收复河西,打回中原,灭了朱晃那个乱臣贼子!”张承奉起先语气还算平静,等提到朱晃时,却变得咬牙切齿。
沐辰一愣,随后立即回过神来,目光灼灼的扫过在场的众人,语气充满坚定:“陛下放心,诸位放心,沐辰,必不负重托!”
张承奉满意的点点头,“那接下来的事务,就交给沐城主了,该如何做,只管下达命令,某也完全接受城主的差遣。”
张承奉显然对退位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他把自已的角色,很快就从帝王转变成为了下属。这次回鹘和大梁的西侵,对他的影响太大了,让他的思想从根本上进行了转变。他不想让归义军的军民,每日再活在惶恐中了,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百姓们估计已经过够了,这从百姓对沐辰到来的欢迎程度,就可以看得出来。
沐辰没有客气,开口道:“诸位,既然沐辰接受了陛下托付的重任,那希望诸位通力合作,在望归城官员到来之前,维持好敦煌城的安宁,沐辰在此先行谢过。”
“城主,某还有一个请求,希望能得到您的应允!”张承奉突然开口,眼中满是希冀之色。
“张刺史请讲!”沐辰笑道,将对他的称呼改为了大唐给张承奉册封的官职。
“某能不能请求城主在接收沙洲后,给归义军保留称号!”张承奉虽然有些难以启齿,但是他心中对归义军这个称号十分的不舍,毕竟是他张家世世代代守护的,对归义军找个名称,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十分不想它就这样消失。
“可,我本来就没打算更改归义军名称,以后整编后,望归城将设归义和望归两军,一南一北,守护沙洲的安全!”沐辰给张承奉透露了自已的部分计划,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多谢城主,某现在无其他问题了!”张承奉感激的道谢,心中十分的高兴。
而其他大臣听到沐辰的回复,对他的尊敬,又不知不觉增加了几分。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望归城派出的各级官员和各部尚书都陆续抵达了敦煌城,开始对敦煌进行接收和改革。
(http://www.aaazw.com/book/fgdj0c-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