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众将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主张出城决战,有的则认为应该坚守等待时机。就在这时,一名将领提出:“大人,不如我们分兵两处,一路保护粮道,另一路继续围困潞州城。如此一来,既可以确保粮草供应,又能维持对潞州的围困。”
康怀贞听了这个建议,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同时也担心分兵会削弱兵力,给晋军可乘之机。经过一番思考,他还是决定采纳这个建议,但要求各路人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晋军的进攻。
就这样,梁军开始分兵行动。一部分军队负责保护粮道,与晋军游骑展开激战;另一部分军队则继续围困潞州城。晋军见梁军分兵,立刻调整战术,集中力量攻击梁军的粮道。双方你来我往,在两条粮道上展开了激战,局势陷入了胶着状态。
与此同时,潞州城中的李嗣昭也没有闲着。他利用梁军分兵的机会,组织城里的军民加强防御工事,积极准备反攻。李嗣昭深知,只要能够坚持下去,等到梁军出现破绽,就是他们反击的时候。
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每一方都在竭尽全力寻找对方的弱点,试图打破僵局。而谁能率先找到突破口,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最后的胜利……
在经过多日的纠缠后,康怀贞终于按捺不住,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万分的决定:进攻晋军高河大营。梁军六万大军,在潞州城外集结,气势汹汹的扑向了晋军的高河大营,准备将这个晋军袭扰已方粮道的据点拔除。
周德威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立即召回了大部分的游骑,准备在高河与梁军摆开阵势大战一场。
康怀贞在与李茂贞的歧军对战中,连战连捷,罕有败绩,这也让他对这次出征信心十足。但是他忽略了自从葛从周告老,丁会投敌以后,梁军的野战能力,已经下降了一个层次。
高河城外,晋军骑兵与梁军的大战,瞬间展开。
晋军骑兵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气势磅礴地冲向梁军。那奔腾的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撕裂开来;而他们发出的喊杀声更是震耳欲聋,让人不禁心生恐惧。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梁军士兵们满脸惊恐之色,他们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握住,急速跳动,甚至连手中的武器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晋军骑兵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眨眼间便已经冲到了梁军的眼前。他们手中挥舞着锋利无比的长枪与寒光闪闪的大刀,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梁军士兵们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梁军士兵们毫无还手之力,纷纷惨叫着倒下,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大地,形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血海。
梁军将领们虽然竭尽全力想要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晋军骑兵的冲击力实在太过强大,他们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在晋军骑兵狂风骤雨般的猛烈攻击之下,梁军终于开始溃败。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相互之间不断践踏,整个战场变得一片狼藉、混乱不堪。
晋军骑兵乘胜追击,他们毫不留情地追杀着梁军士兵。梁军士兵们惊恐地尖叫着,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在晋军骑兵的追杀下,梁军士兵们纷纷倒下,尸体堆积如山。
这场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梁军就被晋军骑兵彻底击败。康怀贞勉强收拢着溃兵,一路奔逃,好不容易在摆脱了晋军的追击,回到了夹寨内,继续固守不出。
这一场战役下来,梁军伤亡惨重。当初出征的时候,他们可是有着整整六万人马啊!然而如今,仅仅只有两万残兵败将逃回来。不仅如此,就连原本留守夹寨内的军队,也只剩下五万多人。这样的兵力状况,想要困住潞州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无能为力了。面对如此困境,康怀贞别无选择,只得再次向汴梁请求援助。
对于这场潞州之战,朱晃一直寄予厚望。当他收到康怀贞的求援信件时,顿时怒火中烧,当着众多大臣的面,狠狠地将康怀贞痛斥了一番。但毕竟这是开国后的第一场大战,朱晃又怎会甘心让它就这样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呢?发泄完怒火之后,朱晃最终还是决定要将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
没过多久,朱晃便迅速下达了圣旨:康怀贞被贬为潞州行营都虞候;同时,从河北调回了一直在那里征战的李思安,让他来接替康怀贞担任潞州行营都统一职。而且,李思安还带来了从河北各镇紧急征召而来的大批援兵。
李思安率领大军抵达潞州前线之后,表现得异常谨慎小心。当他听到康怀贞对高河之战的详细描述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恐惧,自此以后,他便决定采取坚守策略,始终不肯轻易出兵。这种保守的战略虽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重大失误,但同时也使得梁军陷入了更为被动的境地。
为了进一步加强夹寨的防御力量,李思安决定再度大兴土木。他以康怀贞所建的夹寨为基础,沿着内圈壕沟的外沿和外圈壕沟的内沿,修建起了两道坚实无比的夯土城墙。
如此一来,原本简陋的夹寨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座固若金汤的环形城池,其防御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可谓易守难攻。
周德威得知李思安的所作所为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立刻下令让晋军的游骑兵更加频繁地出击,不断袭击梁军的粮道。在晋军神出鬼没、防不胜防的反复骚扰之下,从泽州向北通往夹寨的运输线路几乎被彻底截断。
此时,唯有河北各镇穿越太行山向西进发的运输线,还能间歇性地为夹寨内的梁军运送少量物资。然而,这些补给远远无法满足庞大军队的需求,梁军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
(http://www.aaazw.com/book/fgdj0c-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