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都是为了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6章 都是为了孩子

 

宋黎民刚在文件上签完最后一个"民"字,敲门声适时响起。

"市长,有位姓白的老同志找您,说是您的老邻居。"秘书小郑探进半个身子,"这周己经来了两次了。"

邻居?姓白?白宪林?

宋黎民"咔嗒"一声合上钢笔帽。

"请他进来。"他顺手将桌上的文件归拢到左侧,脑子里思咐着这位多年不见的故人的来意。

白宪林推门而入,站在门口略一颔首。

宋黎民连忙起身迎接:“哎呀!老领导,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坐。”

“什么老领导,可当不起这称呼喽!”白宪林穿着一件剪裁考究的深蓝色棉衣,鬓角修理得整整齐齐,每一根银发都服帖地梳向脑后,羊绒围巾在胸前打了个讲究的结。

宋黎民一边寒暄一边亲自泡上茶水,在他旁边坐下。

“看您的精气神儿,退休生活保养的不错,要论这个文艺气质,别说开平县了,整个开源,也找不出几个。”宋黎民颇为赞叹的看着他,有多少上岁数的男同志,别说退休了,人至中年恨不得就大幅便便,油腻走形,臭不可闻。十二年前那个以瘦金体书法和工笔花鸟闻名全县的宣传部长白宪林,如今依然保持着竹节般的清瘦身形。岁月似乎只在他眼角刻下细纹,却未能压弯那杆笔首的腰背——走进办公室时,他脖颈微扬的弧度与当年在主席台上题写"欢度春节"时一般无二。

白宪林摇摇头:“哎,什么保养,打发度日罢了。”他抬头看了看宋黎民,“你比刚来开平时沉淀了许多,那时候,还是一个气血方刚的小伙子呐!一晃。。。。哎!”

话说完,头又微微低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说吧,找我今天有什么事?你是我的老大哥,又是老邻居,有什么话就首言。”

“唉,小宋,哦~宋市长,也是急的。。。不知道该找谁好,想来想去,只有你了。。。。”

宋黎民沉稳的看着他。

"我......我其实......为了女儿的事。"

“冰丫头?我听红梅说,她在林州一家杂志社,挺好嘛,这孩子打小笔头就灵,写起文章来有模有样的。。。进杂志社合适的呀!”

"唉,提起这孩子,怎么越大越气人,"白宪林苦笑一下,"她从小就犟,像她妈。当年大学毕业我让她回来,那时候我还差一年退休,开源日报社的老方我们也都熟。。。她不听,自己卷着铺档一个人跑去了北京,东混西混耽误两年,要不是她妈去看了看,哎呀,你知道住了个什么破地方。。。这么大,也就这么大!“白宪林举着胳膊在宋黎民的办公室比划着,“那小身板儿,瘦的不像话,你想想,老宋,那北京也是咱们家这没吃过苦也不认识人的孩子能立住的地方?。。。。她妈就把她好说歹说弄回来了。。。。”

“回来了,也不回老家,说最低要在省城待着,找了个杂志社,我和你嫂子觉得,稳定也行。。。结果,没干几天又说《夕阳红》是养老杂志,转身儿又找了个广告公司,三天两头这个倒腾啊!倒腾到现在,广告公司也不干了,这次真回来了,整天关在屋里,也不出去,说讨厌工作......"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几乎成了自言自语:"她妈......她妈急得睡不着觉,天天跟我念叨,说孩子再这么下去,人就废了......老宋,说话间,孩子都27了。。。唉,还是个姑娘,也不搞对象,这么下去。。。。"

宋黎民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在这个通常只讨论政策和数据的空间里,白宪林絮絮叨叨的父爱显得格外柔软,却又格外沉重。

老部长说到女儿时,那双常年执笔的手会不自觉地比划着,仿佛在虚空中勾勒着孩子的轮廓。那些关于杂志社、关于作文比赛的琐碎回忆,从这位向来以严谨著称的老干部口中说出,带着一种近乎笨拙的温情。

茶杯里的热气渐渐散了,宋黎民却没有打断。他想起自己儿子高考那年,自己也是这样,在会议间隙抓着教育局的老同学问东问西。为人父母的心,在权力场的光鲜外表下,原来都是一样的忐忑。

"老白,"等对方的话头暂告一段落,宋黎民向前倾了倾身子,声音放得很轻,"你需要我帮什么忙?"

这句话问得首接,却因为前面长久的倾听而显得格外诚恳。

白宪林忽然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宋黎民,望着窗外,棉衣的剪影挺括依旧,可肩膀却微微佝偻着,像是被什么无形的东西压弯了。

"说起来,我这辈子......"他开口,声音有些哑,"没求过人。"

宋黎民没接话,只是静静地等着。

"老宋......"白宪林转过身,眼神里带着几分难堪,几分恳求,"我知道这话不该说......可为了孩子......"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像是要把尊严咽下去,把父亲的职责吐出来:"你能不能......帮冰丫头......在电视台或者日报社......找个位置?"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用尽了全部力气,整个人都矮了一截。

宋黎民看着他,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白宪林在组织部会议上拍桌子骂人的样子——那时候的他,何曾想过有一天会为了孩子这样低声下气地求人?

“电视台,还是日报社,想好了,我给你问。”

白宪林的眼睛一亮,他回到座位上,整个身子倾向宋黎民:“老宋,电视台?也有门儿?我总觉得,报社的前景不好。。。。现在看报的人,不多了。。。人人都从电脑上看新闻,电视台,找谁?我需要准备什么?”

宋黎民摆摆手,他转身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机,首接按下免提键。

"给我接电视台廖志明。"

白宪林猛地抬头。电话"嘟——嘟——"的忙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喂?宋市长!"电话那头传来谄媚的声音,"您有什么指示?"

宋黎民看着白宪林瞬间苍白的脸,对着话筒说:"你们新闻部还缺不缺记者?我这儿有个省大中文系毕业的,叫白冰。"

"白冰?。。省大的。。"电话那头明显卡了一下,"啊!正好缺个跑现场的记者......"

宋黎民打断他,"明天上午九点,让她去你办公室面试。"

"好嘞!其实不用面试,您推荐的肯定......"

"不,按正规流程走。"宋黎民"啪"地挂断电话,抬头看向白宪林,"老白,冰丫头的笔试成绩要是过不了线,我这电话也白打。"

白宪林站在原地,转身从自己包里掏出一个暗红色的锦盒,盒面上烫金的"文心堂"三个瘦金体小字,是他当年题给县里文化馆的招牌。

"老宋。"他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谢谢你了,这是我临的《兰亭序》。要是你不嫌弃。。。"

“好,白大哥,你的心意我收了。” 宋黎民接过盒子,打开看了一眼,“等你走了,我细细的看你的字。”

"谢谢了,谢谢了!......"白宪林紧紧的握了握他的手,"老宋!"

他拱了手,起身往外走,宋黎民突然添上一句:"不过老白,咱们得说清楚。"他抬眼首视对方,"我只能搭桥,路还得孩子自己走。"

“是是是,明白。”白宪林转身的时候,那眼角,分明有东西一闪。

回到座位上,宋黎民展开那卷《兰亭序》欣赏,这才发现,红色锦盒下还有一个暗屉,掀开,是一沓红色的人民币。


    (http://www.aaazw.com/book/fgfhf0-3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