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信息破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章 信息破晓

 

夜色里,林珊回到了那间小小的卧室,手里攥着那个存有重要秘密的U盘。柔黄的壁灯下,雨欣、小雅和张浩几乎是同时站起来,齐齐望向她。林珊的气息有些急促,眼里却跃动着一种久违的光芒。

“回来了?” 雨欣声音沙哑,带着一种莫名的激动与心疼。

林珊点点头,把U盘递过来,“一夜的奔波,不白费。”

没有更多寒暄。姐妹团以近乎兵荒马乱的效率布下“临时作战席”——三台加密电脑、两块移动硬盘、几部保密通讯机,一个笔记本,一杯杯还没喝完的咖啡;就像一座封锁在城市边界的信仰堡垒。

张浩拉上窗帘,检查门锁,将手机转入飞行模式。“今晚我们谁都别睡了。”

雨欣将U盘插进安全电脑,屏幕瞬间点亮。加密文件解锁、自动同步入云端。几个G的数据,构成一张庞大而深邃的数据网。

雨欣一边操作一边低声念着:“财务流水、医疗器械采购合同、人员流动表、分成明细、员工匿名录音、图片文件、甚至有部分地方医院的病患名单……”

小雅揉着太阳穴,“这些表,怎么看都像不止是一个医疗集团的账,很像是各地连锁医院的账全都混进来了。”

林珊点开一份被反复隐藏的Excel表格,“你们看这里——这一串编号,把每家分院逐条分开了。左下角有个加密页,得多重密码。”

“试一下。”张浩上前,协助林珊通过组合密码和字典工具破解,几分钟后,新的内容浮现:“供应名单里,出现了全国八十多个地市的医院编号、药品供应公司、中介联系人。”

“这不光是我们原本调查的那几家医院。”林珊喃喃道,“这里面,几乎涵盖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大型连锁医疗集团。”

数据一个个拼出来,团队才意识到,他们所对抗的,是一根根遍布全国的大黑网。姐妹们的指关节微微发抖,空气压得让人喘不上气。

天色渐亮。借着昏黄的灯光,姐妹团不断核验、比对着各家医院的流水记录、合作协议。每一串代码对应的似乎不仅是流水,而是人命背后的灰色黑市。

林珊不停补充证据,“这组转账记录,和之前我们查的那些受害人病例重合了,有一家号称‘康和医疗’的集团,是几乎所有这种转出资金的桥头堡。”

“而这里。”小雅翻着一份银行对账单,“表面上是采购医疗设备,真实金额却比市场价多了两倍,分流账户基本全是私人公司。”

雨欣划开新闻追踪,再次比对病例名单,“这批数据里,很多人就是在我们调查期间失联、维权无果的受害患者。大资金流、假病例、虚假报账,己经蔓延成全国性的腐化。”

他们又筛选出部分加密档案里不定期出现的“内部通告”——什么“高层红线”、“压低疗程结算”、“安抚媒体”、“收集苦主”,字里行间肆意流露着权与钱的勾结与冷漠。

张浩贴出一张白纸,将全国主要事实节点画成一张连线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将城市相连,彼此的利益输送如蛛网交错,数据链、药品流通、黑中介、财务回扣、假病例、维权打压等字样一个个出现在各个节点。

雨欣语气带抖:“这是一条全国级黑产流水线,每一环都有人罩、有人分,几乎不怕任何舆论。”

球队陷入短暂的安静,每个人的胸膛都被重击般地堵住。

但她们没有瘫倒。

林珊点亮小台灯,“既然掌握了全链数据,先得保证它的安全和广泛传播。”

“风险也来了。”张浩提醒大家,“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这背后是谁,暂时还触及不到,但终究得掀开盖子。”

她们决定分三步走:一部分数据云端加密,自动发送到海外公信平台;一部分整理证据交给愿意实名的受害者群体,形成更多社会支持声;一部分,匿名提交给极少数靠谱、敏感的自媒体编辑和公益律师。

小雅在聊天群里,联系到几个维权纠纷多起的家属朋友,把部分“结算委托”证据爆料给他们。三小时后,网上出现了第一波受害家庭的实名爆料长文。

“我父亲被全国某知名连锁医院诊断假病,花光全家积蓄,疑似被卖假药,维权竟反被威胁。”

“医疗黑幕背后的受害者,真的没人管吗?”

很快,几个维权博主和医疗反腐公众号开始点赞转发。短短几小时,“全国连锁医疗骗人”等标签在各路社交群引发小范围共鸣,线人和家属自发提供更多线索。

雨欣沉下心来,联系一家小有影响力但敢于报道“大案要案”的社会新闻网站,对方答应暗中调查,但提醒:“这方面报道异常敏感,容易被删帖。你们这些证据,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能给任何官方窗口。”

空气变得冰冷又压抑,正义的光明刚冲破第一道缝,但她们都明白,这只是一场持久拉锯的开端。

很快,反扑的信号出现。

凌晨两点,雨欣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未接来电和一封威胁邮件:

【你们知道得太多了。别以为上网就安全。有人盯着你们。】

与此同时,小雅的父亲突然发来短信,说小区附近有人“问起她最近的动向”;张浩外出的朋友也表示,有人尾随他回家。

林珊神色黯淡。多年来明察暗访的本能告诉她——这不是普通的骚扰,而是整个黑链条“危机公关”的第一道防线在开始收紧,资本、黑公关和利益集团正在动员。

“看来我们动了他们的奶酪。”张浩冷静道,“下面,会更难,但必须顶住。”

一切如同暴雨前压抑的低气压,门外风声鹤唳,屋里呼吸沉重。

姐妹们并未因此动摇。

林珊咬着牙发消息,“必须布置几条退路,证据备份更多一份;谁遇险随时开紧急通道。”

张浩设置网络匿名反追踪,购买紧急备用手机卡,提醒大家所有通讯“只用加密VPN”,并强调家人、朋友尽量不涉入。

小雅一边抹眼泪一边鼓励群里的维权掌声,“咱们就算拼掉这条命,也要让被坑骗的患者和家属有个说法。”

雨欣短暂失神,内心却更加坚定。她静静为每个人煮了杯姜茶,说:“我们都别怕。只要阳光还会出现,黑暗不会永远横行。”

她知道,她们的胜利,不会速成,也不会轻松。只要一步步向前,迟早能让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跌下祭坛。

天快亮了。

朋友圈、微信群、匿名爆料平台陆续涌现出越来越多“医疗骗保”“假病历”“病人消失”等线索,知情者在担忧和愤怒间互相鼓劲。但主流媒体沉默、官方窗口“假装看不见”,大集团资本开始试图施加公关、删帖、舆情封控,甚至有少量冒牌“辟谣”账号造谣受害者为“诈骗团伙”。

屋子里阴影和晨曦交错,每个人都能感到那个巨大的黑影正迅速集结。

“这仅仅是开端。”林珊疲惫道,“我们现在最多算点燃了转折的火星,‘风暴’还没到。”

张浩把全国数据资料分散打包,邮件加密,随时准备切换线上爆料路线。小雅和大家保证,“咱们互相守着,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会被落下。”

雨欣伏案,握住林珊、张浩和小雅的手。她声音沙哑,却带着微光:

“破晓只是第一线天光。我们只是在黎明前,看见了对手的庞大和冷酷。这正好,让我们知道,正义不能三下五除二地完成。”

她们拥抱在一起,不可动摇地守住那份“信息破晓”的信念。

天色大亮,新的黑暗随时会席卷而来,但也有人开始期待明天。

窗外,城市在闷雷中复苏。林珊看着一夜未眠的姐妹,心头除了疲惫,还有一种清润的振奋。她喃喃自语:

“我们打破的只是外壳,真正的硬骨头还在后面。可只要有光,只要有彼此,我们就有一战到底的理由。”

屋里微光乍现,新的战歌己经开始低吟。


    (http://www.aaazw.com/book/g0hfih-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