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夜,总是最黑暗的时刻。
这一夜,李梅像往常一样坐在出租屋昏暗的客厅里,身边堆满了快递箱和杂物。窗外下着初夏的细雨,打在玻璃上咚咚作响。微信、微博、知乎、贴吧,各大社交平台犹如炸开了锅,李梅的名字连同“中介女王”“红人掮客”“行业利益纽带”等标签一起,被迅速推向风口浪尖。
最初的火苗,只是一则匿名爆料贴:
【深扒“医美黑幕中介”李梅,三年推手数百例,承担多少受害者的噩梦?】
很快,帖子里上传了各种截图:旧朋友圈的行业聚会合照、和多家医美诊所老板的合影、机场VIP通道的出入记录、甚至某些与“海外整形高端游”有关的合同扫描页。
还有人补充:她曾在深圳、成都、杭州多个城市“培训医美项目经理”;与三家美容资本、两家外科黑诊所保持长期业务往来;负责对接客户、收转佣金、危机公关、劝导受害人息事宁人。
网络的风,比她想象中还毒辣百倍——
“李梅就是那个骗我去‘钻石皮肤管理中心’的人!”
“她圈钱跑路还威胁不让报警,曾发‘做美要懂行规’的微信!”
“就是她带我朋友去做眼角修复、结果感染差点毁容!”
从此,互联网的每一页仿佛都刷着她的标签。李梅横行中介界的“荣光”,被翻检成受害者的地狱起点。
姐妹团很受到风暴呼啸的逆流。
雨欣几乎是半夜连打三通电话:“李梅,外面风很大,你一定要躲起来……别出门,别开定位,银行卡先不要动!”
小雅在维权群提醒大家冷静辨别信息、保护个人隐私,并极力控制爆料节奏,不让仇恨走向极端化。
而李梅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她一首都知道,自己的“秘密”终究瞒不过去。尤其是在整个连锁医美、黑产集团、维权大潮全面爆发的时候,“中介”天然就是那个最容易被推出去当替罪羊的人。
雨欣最后只说了一句:“我们……还想见见你,有什么,坦白就好了……”
她没敢回复,只是把手机静音,缩成一团。
当天凌晨,“李梅中介掮客黑料”就被推上各大热门榜单。连当年她给雨欣递的“变脸项目推荐单”、在朋友圈发的“顶级资源明星私单”动态,也被网友挖出。某位“行业内幕记者”更整理出她过去五年的人脉图谱,将上海、广州、成都、海外五大医美灰链上的20余家机构都贴在同一张连线表上,李梅赫然处于中心节点。
各路网民开始组队扒料,人肉出她的毕业学校、曾经的恋情、甚至旧租房地址。她的家人电话被不断骚扰;卡里有一大笔佣金被银行冻结;早年合作过的诊所负责人在留言区“划清界限”;律师朋友也婉拒她的求助,说“这次你确实麻烦大了”。
最让她崩溃的,不是网络上的声讨和谩骂,而是受害者群体毫不留情的站队——
一位维权代表转发截图:“当初骗我们签保密协议、说‘解决了给你返点’的就是李梅。”
数位曾拿过她“客户回馈礼品”的美容达人集体表态:“我们也是被骗了!她是幕后协调人!”
甚至连她最早带到美业圈的闺蜜,也在群里冷冷发来一句:“人脉的尽头,就是遗弃。”
李梅看着屏幕上那条条弹幕,仿佛每一句“共犯”“推手”“行业食利者”都是一把刺刀插在自己灵魂深处。
她想逃,可无处可去。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射进来,李梅脑子里乱作一团,一会儿疼得想吐,一会儿又陷入麻木。她抓起沙发上的旧抱枕,脑海没由来地浮现出几年前与雨欣深夜在外滩散步的画面。
那时的她们还未卷入深渊。李梅身为“社交达人”,资源广、人脉密,她满世界张罗项目、搭线陪玩,成就了雨欣的“美颜蜕变”,也把无数普通女孩引到更高阶的变美之路。从朋友到客户、从“闺蜜”到“红娘”,她总能把人心捂热,再轻轻推往资本和行业的边界。
“你总是把我往前推,但我看不清后面到底是什么。”
雨欣曾经在一场派对后这样责怪她,
那会儿她还笑:“不冒险,哪有新生?”
那时的自己多风光、多自信啊。谁能料到有一日会一夜之间跌落谷底,被所有人当成行业的罪人?
李梅从没否认过自己的“灰色地带”。
在行业黄金期,她靠手段和胆识搭建的关系网,给许多女孩提供了“渠道”,带来所谓“新生”,她想过挣佣金过好日子,却没想明白,成百上千的受害者背后,有多少人一步步被她无意识地推向了陷阱。
黑料爆出来那晚,她的心几乎要炸裂。有无数细节她刻意遗忘的,现在却都被网上一条条扒了出来:
——曾帮黑诊所包装假资质,并亲自出面劝说受害者“不要闹大”;
——用收过的红包帮高风险手术兜底“公关”;
——为维权者设计“协商签字模板”,换取噤声。
有网友说:
“你一开始就知道这些不干净!”
“遇到你这样的人,是我们一生的不幸。”
“背后财团让你出头做炮灰,活该!”
李梅终于明白,比被行业抛弃更痛苦的,是被整个社会、昔日朋友一致唾弃的孤绝——
所有人都把自己推得更远,一切苦果都由自己一个人吞下。
那一刻,李梅的意识像断线的风筝,无助地飘着。习惯了把一切复杂当做“生意”,这一夜,她第一次问自己:
“我在害谁?我真的有底线吗?”
她想起多年前,有个刚毕业的女孩,托她拿下一个学院奖学金,结果女孩的脸在手术后彻底毁了,后来家属私下追着找她谈,她却依赖熟人“公关”让对方答应赔钱私了。
她想起自己以为“帮人搭桥就是做善事”,却把无数女孩、家庭推到资本和名利的刀口。
当那些痛哭、悔恨、崩溃的声音涌现出来,她第一次想逃,想用一把刀把那张“行业精英”的假面彻底剥下。
“李梅是全行业的中介枢纽,如果不是她横插一脚,也许很多人能绕开这些坑。”
这种点评,早在行业流传己久。只不过,李梅习惯了把自己包装精,早早戒备所有信任。她擅长权衡,善于翻脸不认人,在每个利益节点都尽量只留下可控的痕迹。
——首到现在,所有沉默的朋友都一齐把她推开,行业微信群把她踢出,合作诊所、供货商对她视而不见。
她再坚强,也撑不住:
“我努力了、挣扎了、帮过人,可为什么最后我什么都不是?”
她实在撑不住了。明明拥有最多人脉、最多方案、最多自救资源,却反而被困在了孤岛上。
时间仿佛凝固在早晨六点。李梅在客厅一遍遍刷着群聊,看到姐妹团聊天记录时才发现,短短两年时间,她与雨欣、小雅、林珊同频的时刻越来越少。雨欣终于摆脱依赖,主动站上维护正义的前台;小雅自立自强,协同维权联盟对行业进行冲击;而自己,成了财阀和资本阴影下随时能被抛弃的牺牲品。
“我好后悔。哪怕有一次能真心站在受害者身边,或许现在就不是这个结局。”
她点开和雨欣的聊天框,几十条未读消息浮现出来:
“我理解你有难处,但希望我们还能做一次朋友。”
“你可以站出来。不是替行业澄清,而是为自己求真。”
李梅的泪水终于压不住。她颤抖地打字又删掉,删掉又写,却始终找不到能坦率说出的一句话。
屏幕亮起,外面的雨终于停了。
手机震动,是一个陌生号码:“你好,我是广州xx律师,我们接到维权家属投诉,请你配合警方调查……”
李梅怔了好半晌。她不是没想过终会有法律之罚,但她忽然意识到,这份惩罚或许正是“卸下假面”的第一步。
她深吸一口气,不再逃避,将雨欣推进的群聊点开——
“我想见你们……我愿意说明一切,我受够了假装无辜。”
话刚发出去,她的心就空了一半,反倒有种解脱和轻松。
不多时,雨欣回了一句:“我们一首在等你卸下面具,只要你愿意面对,我们会陪着你。”
李梅抱着手机,泪水沾湿了衣领。她终于承认:那个最不敢面对自己的“灰色灵魂”,才是真正需要拯救的李梅。
夜色尽头,天渐渐亮了。李梅的假面彻底碎落一地,只剩赤裸裸的自省、惶恐、和一线说出真话的勇气。
(http://www.aaazw.com/book/g0hfih-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