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李梅背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5章 李梅背叛

 

夜色渐浓,楼下的霓虹映照在玻璃窗上,一个女人在昏黄的灯下独自流泪。李梅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滚动着恶意评论和谩骂,她的手机被打爆,各种威胁、劝降、拉拢的话语蜂拥而至。这些天,她的神经像绷紧的钢丝,痛到极点。

李梅曾是姐妹团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幕后协调多方的“中间人”。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几年来她在张家集团负责舆情管理,看遍权术、也见识过无数职场背叛与黯淡。可这一次,她的世界被撕裂了:姐妹们在风暴中心苦苦死撑,而自己却在权力与良知夹缝下,左右为难。

张母手下的人出面警告她:“你的简历,我们随时能让它变成废纸。”旧同事、亲人劝她远离是非,甚至有黑衣人“私下喝茶”——“你要是尝试录音,我们能让你全网消失。”她的生活成了一地碎玻璃,没一个夜晚能安然入睡。

李梅的挣扎和内耗达到极限,这一夜,她第一次长时间与自己对话。

窗外有雨,尖锐如针。她反复咀嚼着过去那份理想:“我们最初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想为无力者发声。”

回忆中,和姐妹们的合影依旧温暖:雨欣倔强的小卷发,小雅明亮的笑眼,林珊大大咧咧的话风——她们像一把小火,在庞大体制和金钱阴影下坚持点燃自己的那份微光。而自己,却数次向现实妥协,对内说“帮姐妹团谋安全”,对外却在张母面前充当传声筒。

“但我真的还能没有羞耻地活下去吗?”李梅第一次这么问自己。她发现,最大的牢笼不是张母的威胁,也不是网络黑潮,而是心底那个一再哀叹“我别无选择”的自己。

她终于拨通了雨欣的号码。

“雨欣,是我。”对方的声音颤抖,“我想和你们见一面。”

姐妹团的信任早己被外部重重间谍和背叛撕得七零八落,她们一时警惕、不敢立即应答。但雨欣犹豫许久后,仍是决定赴约。她明白,这或许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也明白,那个一起并肩的昔日朋友绝不会无缘无故求见。

深夜,她们悄悄约在地铁站附近一家还亮着小灯的奶茶铺。小雅、林珊、防备地站在门口巡视,待李梅悄悄进来,三人的身影映在厚重玻璃上,竟然有奇异的团圆温度。

李梅身形消瘦,坐下就瑟瑟发抖。

“先别说废话。”林珊压低嗓音,首接,“你到底来干什么?是救人还是来投降?”

李梅合上眼,深深吸一口气,在雨欣的手心里塞了一个U盘和几页手写材料。

“这些,是张母授意制造事故的原始录音,还有她和公关、法务联手操作黑稿、买通执法部门的全部流程。我……这次是真的回不去了。”

这一刻,空气仿佛凝固。小雅震惊到说不出话,林珊则目光闪烁不断,始终死死盯着李梅,企图在她脸上找出撒谎的破绽。

雨欣颤抖着把U盘揣进包,声音发干:“你想清楚了吗?这可是要丢饭碗、甚至丢命的事。”

李梅嗓音暗哑,有一种出离绝望的决绝:“张母不会放过我。但是姐妹团和所有受害人也不会放过我。如果我害怕良知死了,那我这辈子都抬不起头。”

“你们以为我在权威和金钱前依附得很容易吗?每天都做恶梦。夜里打冷战。看到新闻就关手机,看你们挨骂我想跑、又舍不得那段友情。可我答应过自己,如果证据真落到我手里,一定要向光而行。”

雨欣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不知是感动还是悲愤。她伸手握紧了李梅,多余的话全化作掌心的温热。

小雅也忍不住抽泣:“你太傻了。你这样是救不了自己的。”

李梅摇摇头:“什么都救不了,我就是希望你们别再被冤枉下去了。”她从包里摸出第二份材料,是自己亲笔门诊记录——这段时间被恐吓、被密谋暗算的详细过程,以及张母授意的各种指令:“让风波升级,让主要受害人出事,让证据永远进不了法庭。”

那段录音里,张母的声音冰冷刺骨:“只要让他们崩盘,后面一切都好解决。需要我教怎么收拾吗?”

姐妹团听得脊背生寒:她们终于掌握到了决定性武器——张母不仅知情、操纵,更是主谋。比一切舆论、公开资料都更有杀伤力。

林珊率先镇定下来,拍了拍李梅肩膀:“现在你终于是我们这边的人了。”

U盘、录音、签名证词。这比她们数月收集的全部材料加起来还重要。姐妹团立刻分头行动:

雨欣托法律援助信任律师紧急备案,上交另一份副本给外地公证处。小雅将李梅亲笔口供和门诊记录扫描发给境外调查记者。林珊则处理好对李梅的人身保护,将她临时安置在小区合租房,并破例向自媒体朋友求助,为她争取到匿名庇护渠道。

姐妹团像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加固证据线,李梅则在角落默默哭泣。她知道,生活从此改变,但内心比这几个月爆炸的噩梦都要宁静。如果选择只为了活着、挣点钱就好,那这一生都不会再有“正确”的时刻。

“如果大家都是牺牲品,我就算死,也要做有意义的牺牲。”李梅在角落小纸片上写下诀别。

对张母而言,李梅的“背叛”无异于一记重锤。

凌晨时分,集团危机公关部群组炸开了锅:“内线资料疑似泄露?谁有权限?是谁带走了录音?”

张母气得摔杯,发出会议紧急召集令。

核心成员轮番甩锅,互相指认。张母咬牙道:“弄死她。只要证据没进检方、国外记者那边,还能补救!”

可偏偏本地派出所没敢第一时间下狠手,网上瞬间出现匿名信号:“张母系系列案件主谋,操纵事故与黑稿。”大V、法律志愿团民间同步爆料,黑夜里点燃了火把。

张母气得心律失常,马上传递命令,调动关系压制风头,但这场舆情再也按捺不住。她第一次感到了危险:掌控一切的傲慢,终于撼动了自己脚下最坚固的地基。

姐妹团一夜没睡。

“能不能保住李梅?”小雅焦虑得首冒冷汗。

林珊安慰她:“我们这次太主动了,张母也不敢明面上动手。”

雨欣则在整合所有证据:“不止我们,法律机构、媒体都在盯着她,最怕的是李梅自己崩溃。”

拂晓,李梅第一次给父母打电话,哽咽地说:“我要站出来,我做了对的事。”对方最初惊呆,继而失声大哭,却仍然小心劝她安全第一。“有些仗这代人打不了,你要保护好将来。”

李梅咬着嘴唇笑了:“我会活着的,因为有人要我活着。”

随着姐妹团将真实证据多平台上传、冷静澄清、主动举报,网络风向逐渐反转。

部分有社会良知的律师所、公益记者站出来评论:“从未见过如此全链路、全流程黑手操纵案证据。李梅的证物,不仅代表了受害人,也有可能成为未来推翻资本操控的里程碑。”

有关部门不得不出面调查。一些惯用的“封口公关”再也无法遮掩真相。

网络支持声量大涨,黑稿渐少,留言逐渐多了肯定与鼓励。受害者家属发帖:“终于有人肯挺身而出了。”

姐妹团的微信群、受害家属小组里,有人激动地刷屏:“李梅真勇敢!我们不会让她孤单受死的!”

姐妹团与李梅的关系也因这次背叛与归队,变得更加纯粹和深刻。经历了互相质疑、疏远、绝望再到携手坚定,她们明白了真诚和正义的分量。

“我们不只是苦难的见证者,也该成为风暴的掀海者。”李梅坦然地说。

这次风暴让所有人明白:只是顶住还远远不够,唯有一腔良知和团体团结,才能真的拥有“改变命运”的资格。

无数个同样孤独的普通人,因为她们而重新相信,世界上有为真相而战的普通英雄。

姐妹们约定:

“无论未来多难,如果还能守住彼此的善意和勇气,就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回报。”


    (http://www.aaazw.com/book/g0hfih-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