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才她用灵力探入他的灵台,发现他灵台清明,不像是疯癫之人。
也就是说他是装的!
但他又为何装疯卖傻,或者说他是为了掩饰什么?
其他人被阮清离这么一说,顿时多看了魏平阳几眼。
阮大夫说他在装疯卖傻,难不成是真的?毕竟阮大夫医术高明。
魏父魏母则认为阮清离是浪得虚名,徒有其表,一个小丫头片子到底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
现在居然说他儿子是在装疯,这怎么可能嘛!
当下就要下逐客令。
正当他准备开口,阮清离一记眼刀扫了过来,魏父瞬间闭嘴了。
一个小姑娘为何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阅历和气势?
居然把他给震慑住了,真是怪哉!
当事人魏平阳却迟迟不动,仍旧呆呆傻傻的站在那儿。
这么多人都看不出他在装疯,为何她一眼便瞧出来了?
阮清离继续说道:“我耐心有限,我数三个数,若是还想继续装,那我便不与你看病。”
阮清离自顾自的开始数数:“一……”
林氏紧张得手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皮肉里她都不觉得痛,她真怕阮清离就这么走了。
阮清离继续数:“二……”
魏平阳心思百转千肠,这女人真是冷得骇人。
简单的两个数字便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
阮清离落下最后一个数字:“三……”
话音刚落,阮清离正准备离开,魏平阳终于攻破心里的防线。
不知为何,他在她面前就跟脱光了衣服似的,无所遁形。
“等等……”魏平阳的一句话终向所有人证明他确实没有疯,是装疯的。
林氏提着的心终于放下,还好将人留住了。
阮清离嘴角微勾,她就说他在装疯卖傻吧!
众人皆被这一操作雷得外焦里嫩。
“这县太爷的儿子果真是在装疯。”
“是啊,先前听着县太爷讲他儿子的故事赚了我好几把眼泪呢!”
“没想到居然是装的,这不骗人吗?”
魏父魏母也不敢相信,他们儿子这一装就装了两年。
魏父恨铁不成钢:“你说你到底为何要这么做?”
魏母则掩面而泣,“儿啊,你骗得为娘好苦啊!”
魏平阳重重跪在地上,身形笔首,没了往日的疯癫之气。
“爹,娘,儿子不孝,迟迟不能让二老抱上孙子,是儿子没用。”
“是儿子懦弱,为了躲避圆房不得不出此下策。”
阮清离听后又是一记冷笑。
这人又在装了,还装上瘾了。
林氏扶着魏平阳的身子,“夫君,还是让阮大夫给你看看身子吧!”
魏父魏母也回过神来。
魏母:“儿啊,这是我跟你爹为你请的大夫,你就让她看看吧。”
魏平阳从地上起身,伸出手让阮清离把脉,阮清离没有立即将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上。
而是从空间里拿出一根金线,金线一弹便在魏平阳的手腕上绕了一圈。
就这样,阮清离将指腹搭在金线上,为魏平阳诊脉。
萧君宴瞳孔微缩,居然是悬丝诊脉。
大照国唯一一个会悬丝诊脉的也就只有太医院的院正。
没想到阮清离也会,这女人的实力真是不容小觑。
阮清离在金线上输入灵力以便能查探得更加清楚。
沉思了一会,便在心中有了决断。
这哪是阳痿之症,分明是纵欲过度引起的肾虚。
“令公子的身体我己知晓,需要细心照料,我开一副药方给他调理,七日内便可痊愈。”
“还有诊金——纹银五百两。”
魏父魏母感恩戴德,只要能治好他儿子的病,莫说纹银五百两,家财万贯都舍得。
阮清离收到诊金留下药方后便带着众人离开了。
离开魏府后,阮清离便在街上逛了起来,她在找做成衣的铺子。
跟在她后头名曰保镖的几个村民却在暗中蛐蛐。
“这阮大夫的刀也太锋利了些,这么一会儿功夫就收了县太爷五百两诊金。”
“要我说,这都是阮大夫应得的,你以为县太爷每顿大鱼大肉的钱从哪来?还不是从老百姓身上来?”
“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懂吗?”
秦大宝那憨憨摸了摸脑袋,“那阮大夫是不是要少了?”
“下次得让阮大夫多要点……”
阮清离也是第一次逛县城里的集市,买成衣后面跟着几个大男人怎么都觉得怪。
遂停下脚步对他们说道:“你们去附近的茶楼喝茶,我去成衣店挑几身衣服。”
“你们几个大男人跟着我像什么话?”
那几个村民也觉得是这么个理,姑娘家买点衣服首饰,挑点胭脂水粉的他们几个大男人跟着确实多有不便。
秦大宝:“那行,阮大夫您买完东西就去茶楼与我们汇合。”
阮清离点头应道:“知道了,快走吧!”
啰里吧嗦的,她又不是三岁小孩了,还怕她走丢了不成。
说到小孩,她刚才在魏府门口便看见一个小男孩,约莫五六岁,软软糯糯的很是可爱。
小男孩吃着冰糖葫芦跟他们一起进去的,一路蹦蹦跳跳的跟着他们来到魏平阳的屋门前。
在见到魏平阳后却又惊恐的消失了,一首到他们走后那个小男孩再也没出现过。
阮清离刚进成衣店便被掌柜的请到后堂。
掌柜的在见到阮清离第一眼后只觉得惊为天人!
“姑娘生得如此貌美,外头的衣服都无法衬托姑娘的美貌。”
“我这儿有几件镇店之宝,姑娘你且看看有合适的吗?”
说完掌柜就将店里珍藏的几件衣服都拿了出来。
阮清离看过后挑了两件平日里可以穿的,其他的都太过隆重便没有要。
待阮清离走后,掌柜的才到二楼的房间向里头的人汇报。
“东家,那姑娘走了,只收了她五两银子。”
“嗯,知道了,下去吧!”
“是。”掌柜的搞不懂为何要将店里最好的衣服给那姑娘,还只收了个零头。
这些镇店之宝不说要大几千两,几百两也是要的,可偏偏只收了人家五两银子。
这可是他有史以来做得最亏的生意了。
算了,东家不觉得亏他便也没必要纠结了。
二楼的男子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摆着精致的点心。
一把摇摇椅将他的慵懒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阮清离一行人上了这条街他便注意到了。
(http://www.aaazw.com/book/g0jfgd-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