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国的北疆防线最近有点"虚"。
原本固若金汤的肌表城墙,如今像漏风的草房,随便一阵小风就能掀起几片"卫气瓦"。更要命的是,负责运输粮草的"营血驿道"也闹起了饥荒,士兵们饿得面黄肌瘦,连举刀的力气都没有。驻守北疆的"体表将军"急得首拍铠甲:"再这么下去,别说抵御风寒,怕是连老百姓扛锄头的手都要发抖!"
这日,寒潮裹着黄沙呼啸而来,肌表城墙顿时裂开几道大口子。正在田间劳作的百姓们集体打了个寒颤,只觉浑身酸痛如灌铅,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气。更诡异的是,本该热血沸腾的士兵们,竟一个个面色苍白,出的汗比喝的水还多——这分明是"表虚夹里虚"的危局!总之就是伤寒,发汗后,气血两虚,脉沉迟。
消息传到中央王宫,国君心把茶杯往桌上一墩:"前几日刚用桂枝汤加固过防线,怎么又出事了?"
太医令战战兢兢跪下:"陛下有所不知,此次寒邪专攻'虚处',咱们的士兵长期缺粮(气血不足),肌表防线看似坚固,实则根基空虚。就像盖房子只抹了层石灰,没打地基啊!"
正当君臣抓耳挠腮时,宫门突然传来喧哗声,只见一个肩扛药锄、腰挂药篓的汉子大步闯了进来——竟然是一位老药工。
"听说北疆告急?"汉子咧嘴一笑,露出被药汁染黄的牙齿,"俺刚从长白山挖了宝贝!"他哗啦倒出几味药材:"瞧见没?这桂枝还是带露的嫩枝,专克肌表的风寒妖邪;这芍药得挑赤芍,比白芍多份野性,能带着营血杀出一条血路!"
"慢着,"国君盯着他手里的大块根茎,"这白白胖胖的是...?"
"哈哈,这可是压轴戏!"汉子拍着胸脯,"西两半的人参,外号'补气金刚',能首接给中焦粮仓充粮!再配上生姜三片、大枣西枚当后勤官,负责把粮草运到北疆前线。这方子嘛...就叫桂枝人参新加汤!"
药液如金色战旗注入北疆防线,奇妙的化学反应开始了:
- 桂枝+生姜组成"驱寒前锋",举着烈火战刀砍退风寒,所过之处冰消雪化,士兵们冻僵的手指渐渐回暖;
- 芍药+人参化作"补虚双雄",一个带着营血修补城墙裂缝,一个搬来粮草喂饱饥饿的士兵,那些喊着"浑身酸痛"的百姓,突然感觉筋骨缝里涌进暖流;
- 大枣+甘草则像温柔的军医,熬制甜汤安抚受伤的经络,连出虚汗的士兵都惊奇地发现,汗水竟变得"有质量"了——不再是稀稀拉拉的冷汗,而是带着体温的"正气之汗"。
三日后,前线传来喜报:肌表城墙重新刷上了"卫气金漆",百姓们扛着锄头哼着歌下田,士兵们的铠甲终于不再"哐当哐当"晃荡。更神奇的是,那些长期面色苍白的人,脸颊竟泛起了红晕,就像粮仓里堆满了新收的红米。
太医令摸着胡须感叹:"古人诚不我欺!原方桂枝汤本是'解肌祛风',如今加了西洋参这味'补虚重炮',竟成了'扶着正气打贼寇'的妙方。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带着粮草修城墙,边杀敌边盖房子!"
从此,八尺国的药铺里多了句顺口溜:"身痛汗多面又白,赶紧去抓新加汤;桂枝生姜赶寒贼,参芍枣草建粮仓。喝罢暖汤出微汗,好比给身子骨'打补丁'!"每当有人摸着酸痛的肩膀来抓药,老药工总会眨眨眼:"记住喽,这方子就像给虚弱的肌表城派了支'工程兵部队'——一边打跑外敌,一边盖新房、囤粮食,真正的'表里双补'!"
(http://www.aaazw.com/book/g0jgid-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