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考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考试

 

不,没有那种可能。

今天,要去参加的不是高考,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

红星中学考点。

“铃!”

开考的电铃声响起,划破了考场内的宁静。

瞬间。

整个教室里,只剩下铅笔和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每个考生都埋着头,奋笔疾书,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除了苏远。

靠在椅子上,手里那支英雄牌钢笔,正在指尖灵活地旋转跳跃。

他在看题。

或者说,在审视。

【叮!】

【超速解题模式己激活!】

【考题分析中……答案路径规划中……】

苏远的视网膜上,整张数学试卷的结构被瞬间解构。

一道道题目旁边,自动浮现出淡金色的数字和公式。

最优解法,最简步骤,一目了然。

停下了转笔的动作。

笔尖落下。

然后,他的右手,在试卷上化作了一道残影。

没有丝毫停顿,没有片刻思考。

那不是在解题。

那是在抄录。

抄录着脑海里己经存在的,唯一的,完美的答案。

……

开考十分钟。

正当所有考生还在为第一道大题的辅助线抓耳挠腮时。

一只手,在安静的考场里,突兀地举了起来。

是苏远。

监考老师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姓李,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皱了皱眉,走过去,压低声音。

“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苏远指了指桌上的试卷和答题卡。

“老师,我交卷。”

李老师愣住了。

下意识地以为是学生要放弃考试,脸上露出不悦。

“同学,高考不是儿戏!就算你不会做要放弃,也必须在考场里坚持半小……”

他的话,说到一半,卡住了。

眼睛,死死地盯着苏远的答卷。

写满了。

从选择题到填空题,再到最后一道压轴的解析几何大题。

满满当当,无一空缺。

字迹工整得像是印刷出来的一样。

这……这怎么可能?

这才十分钟!

……

就在李老师大脑宕机的时候,一个身影走进了教室。

是市里派来的巡考员。

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常,走了过来。

“怎么回事?”

李老师结结巴巴地指着试卷:

“他……他要交卷。”

巡考员眉头一拧,看向苏远,眼神里带着审视和怀疑。

“同学,你知道提前交卷的后果吗?”

“知道。”苏远一脸平静。

巡考员拿起那张己经填涂完毕的答题卡。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就猛地一缩。

那张答题卡的铅笔填涂痕迹,完美得像机器扫描过一样,每个椭圆都均匀

更让他感到匪夷所思的是……

那些被涂黑的选项框,从上到下,竟然隐隐构成了一个图案。

巡考员眯起眼睛,仔细辨认。

那是两个汉字。

“必胜”!

这他妈……

是巧合?还是赤裸裸的挑衅?!

巡考员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荒谬感。

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年,见过天才,见过怪才,但从没见过这么嚣张的!

纯属巧合,但气死人!

……

考场里的气氛,因为这场小小的骚动,变得更加诡异。

坐在苏远前排的考生A,本来思路顺畅,被这动静一打岔,心烦意乱。

手里微微一用力。

“咔嚓。”

铅笔芯,应声而断。

坐在他旁边的考生B,紧张地拿起橡皮,想擦掉一个错误的数字。

可他脑子里全是苏远那张淡定的脸,和“交卷”两个字。

手里的橡皮,被他无意识地用力揉捏着。

等他回过神来,那块崭新的4A绘图橡皮,己经变成了一坨不可名状的橡皮泥。

后排的一个女生,心理防线本就脆弱。

看着苏远在巡考员和监考老师的注视下,真的收拾好文具,起身,走出了考场。

眼泪,刷一下就下来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哭了。

……

苏远走出考点大门。

阳光正好。

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骨头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轻响。

“咔嚓!”

一声清脆的快门声响起。

校门口,一个扛着海鸥牌相机的记者,正好抓拍下了这一幕。

第二天。

《首都日报》教育版的头条,刊登了这张照片。

照片上的少年,身姿挺拔,在凝重的考场背景下,伸着懒腰,脸上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

标题赫然是:

《史上最淡定考生:开考十分钟交卷,闲庭信步出考场》

……

【叮!】

【恭喜宿主!完成隐藏成就“考场传说”!】

【你的从容与强大,对其他考生造成了降维打击,使考场平均负面情绪上升95%!】

【奖励:被动技能“急速思维”等级提升!当前效果:思维速度+30%!】

【技能说明:现在,你喝口水的功夫,就能在脑海里心算出三位数以内所有数字的立方根。】

苏远感受着大脑中闪过的一丝清凉。

……

当晚。

红星中学考点办公室。

监考老师李老师,一晚上都没睡着。

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苏远那张写满的试卷,和那个“必胜”图案的答题卡。

他想不通。

这不科学!

半夜,他鬼使神差地跑回了学校,找到了监控室的管理员。

“老张,帮我个忙,调一下今天一号考场的录像。”

昏暗的屏幕上,录像带开始播放。

李老师死死地盯着屏幕里苏远的那个座位。

从头到尾,快进,慢放,一帧一帧地看。

看完,他彻底沉默了。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比十分钟交卷更恐怖的事实。

那个叫苏远的学生,从头到尾,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用过。

所有的计算,所有的推演,都是在他的大脑里,凭空完成的。

李老师当然不知道。

那些被苏远带进考场的草稿纸,早就在他交卷的瞬间,被系统以0.1积分一张的“废品价”,悄悄回收了。

环保,又高效。


    (http://www.aaazw.com/book/gahihi-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