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停雨期如同珍贵的喘息。苏晚晚抓紧时间,修复堡垒外壳的严重腐蚀点,补充琥珀壁垒(利用新分泌的树脂),并加固了虹吸符文阵列。空间内,“汲酸之壤”在持续的酸蚀能量滋养下,己扩张至数平方米,暗灰色的土壤如同金属般冷硬,表面凝结的微小结晶闪烁着微光。其上覆盖的菌毯厚实坚韧,墨绿中交织着灰白纹路。转化的能量流更加稳定,母树新生的嫩芽也舒展开来。
然而,宁静总是短暂。堡垒的远程被动雷达在云层间隙中,再次捕捉到了磐石基地侦察无人机的踪迹!这一次,它们飞得更高,更加隐蔽,搭载的传感器显然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升级,似乎在重点扫描堡垒外壳的腐蚀状况和能量逸散特征。
同时,堡垒部署在坠舰残骸区域的微型震动传感器传回信号——有大量工程机械和人员在残骸区域活动,似乎在紧张地进行着残骸回收和…现场分析?显然,磐石基地并未放弃,他们在研究坠毁的原因(那道闪电),分析堡垒的防御手段,并评估堡垒在酸雨中的受损程度。
“他们像秃鹫一样,在等待我们彻底倒下。”苏晚晚眼神冰冷。虹吸之径的存在是她最大的秘密,绝不能让磐石发现。她必须让堡垒看起来更加虚弱、更加无害。
她下令堡垒降低所有非必要能量输出,主动减弱防护涂层的能量反应(维持在最低防护水平),甚至刻意让外壳几处非关键区域的腐蚀加速(但避开虹吸点),营造出一种在酸雨中苦苦支撑、濒临崩溃的假象。
同时,她将意念沉入空间。汲酸之壤转化的能量,除了滋养母树和维持堡垒最低需求外,还有少量富余。她引导着这股能量,小心翼翼地注入母树那根虬结盘旋的次级枝干。枝干在能量滋养下微微亮起,树皮表面开始分泌出一种新的、无色无味的物质——一种极其微弱、却模拟着强烈辐射泄露和能量核心不稳的“虚假能量场”信号!
这种虚假信号被母树根须网络引导,从堡垒地基深处极其微弱地散发出去。在磐石基地的探测器看来,堡垒内部仿佛有一个极不稳定的能量源正在缓慢泄露,随时可能崩溃爆炸!
“示敌以弱,虚张声势…”苏晚晚的策略很明确。让磐石基地认为堡垒己是强弩之末,内部危机重重,贸然进攻可能得不偿失(怕堡垒自爆带走净化技术),从而争取更多的恢复和发展时间。
高空的无人机在堡垒上空盘旋了数圈,重点扫描了那些刻意加速腐蚀的区域和散发“泄露”信号的地基点,最终似乎没有发现更有价值的目标(虹吸之径的能量被汲酸之壤完美吸收转化,没有明显逸散),缓缓调转方向飞离。
坠舰残骸区域的回收活动也在持续了数日后结束,人员机械撤离。
磐石之影暂时退去,但苏晚晚知道,他们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亮出獠牙。堡垒的能源 18.7%,虹吸之径是希望,也是必须守护的秘密。与磐石的博弈,在酸雨的幕布下,进入了更加危险的暗战阶段。
短暂的停雨期结束,厚重的铅云再次合拢,新一轮的强酸雨如期而至,PH值甚至跌至恐怖的1.7!堡垒再次被淹没在腐蚀的海洋中。
这一次,苏晚晚不再像最初那样被动。虹吸之径在持续的酸雨中高效运转!堡垒外壳腐蚀点汇集的磅礴酸蚀能量被源源不断地导入空间,注入汲酸之壤。
汲酸之壤如同久旱逢甘霖(虽然是毁灭之雨),开始了爆发性的“生长”!暗灰色的土壤疯狂扩张,颜色深邃如铁,质地坚硬如钢!覆盖其上的菌毯也变得更加厚实,墨绿与灰白的纹路交织成复杂的图案,分泌出的粘液在土壤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带有微弱碱性的保护膜。
最惊人的变化发生在汲酸之壤的核心区域。在持续不断的海量酸蚀能量灌注下,土壤中凝结的那些原本微小的金属光泽结晶,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变大!它们互相融合、延伸,如同植物的根系,在汲酸之壤深处,自发地构建起一个复杂的、立体的晶簇结构!
这些结晶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半透明暗灰色,内部仿佛有液体般的能量在缓缓流动。它们不仅疯狂吸收着酸蚀能量,更散发出一种稳定的、内敛的、如同大地般厚重的能量场!
苏晚晚惊喜地发现,当汲酸之壤的核心晶簇结构初步成型后,它转化出的能量,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反哺给母树的能量流变得精纯而庞大,母树新生的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主干上的裂痕在精纯能量的滋养下,开始了极其缓慢的愈合!翡翠种子的光芒也明亮了许多。
“酸晶核心!”苏晚晚为这个新生的结构命名。它如同汲酸之壤的心脏,是酸蚀能量转化与稳定的中枢!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当汲酸之壤的面积扩张到覆盖空间内灰黑区近半区域,酸晶核心的能量场强大到一定程度时,这种能量场竟然能透过空间壁垒,对堡垒本身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
堡垒外壳被酸雨冲刷的区域,在酸晶核心能量场的微弱辐射下,腐蚀的速度似乎…减缓了一丝?虽然效果微弱,但确凿无疑!仿佛有一层无形的、极其微弱的“抗腐蚀”力场在保护着堡垒!
苏晚晚立刻意识到其中的战略价值!如果这种能量场能进一步加强,甚至主动引导、覆盖堡垒外壳…
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型。她引导汲酸之壤转化的能量,不再仅仅用于滋养母树,而是分出一大部分,优先供给酸晶核心的成长!同时,她开始在空间内,围绕着酸晶核心,利用新生的、富含矿物的灰黑土壤,尝试构建更大规模的晶簇阵列,试图将其打造成一个能量增幅器!
酸晶之壁,以酸蚀为基,筑防御之盾!这或许是对抗酸雨灾变和磐石威胁的终极答案!堡垒的能源读数,在汲酸之壤的强力反哺下,第一次出现了微弱的回升——18.8%!希望的曙光,在酸晶的光芒中,愈发清晰。
酸晶核心在能量的持续灌注下,如同被点亮的星辰,在空间内散发出越来越稳定而强大的能量波动。其核心晶簇己经成长到拳头大小,暗灰色的晶体内部流淌着液态光晕般的能量流,周围环绕着更多新生的、稍小的晶簇,共同构成一个不断生长的阵列。
汲酸之壤的面积占据了空间灰黑区的大半。转化的能量不仅让母树加速恢复(新生枝叶己形成一小片绿荫,主干裂痕愈合近半),反哺堡垒的能量流也越发可观。堡垒的能源读数稳定在 19.0%,并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
堡垒外壳在酸晶核心能量场的微弱辐射保护下,以及苏晚晚持续用树脂修补下,腐蚀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新一轮的强酸雨虽然猛烈(PH≈1.9),但堡垒如同惊涛骇浪中的礁石,屹立不倒。
这一日,持续了近两个月的酸雨灾变,终于迎来了转折点。
堡垒的气象雷达监测到,笼罩天空的庞大酸雨云团正在缓缓向东移动、消散。雨势逐渐减小,从瓢泼大雨转为淅淅沥沥的小雨,最终彻底停歇。
厚重的铅灰色云层如同幕布般被拉开,露出了背后久违的、尽管依旧浑浊却无比珍贵的天空。一束束浑浊的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缝隙,如同金色的利剑,刺破大地的阴霾。
苏晚晚推开堡垒大门,走了出去。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酸味和泥土的腥气,但不再有雨滴落下。脚下是板结的、覆盖着灰黑色硬壳的土地,踩上去发出“咔嚓”的脆响。远处山峦的轮廓在稀薄的雾气中显现,植被稀疏枯黄,岩石,布满了酸蚀的坑洼。
满目疮痍,一片死寂。这是酸雨肆虐后的废土。
然而,苏晚晚的目光却被另一幅景象牢牢吸引。
在堡垒正前方,那片被刻意保留、未被泥壳完全覆盖的汲酸之壤实验田边缘,几株在酸雨后期培育的“酸苔藓”己经长到了巴掌大小,厚实的灰绿色叶片在浑浊的阳光下舒展开来,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更让她惊喜的是,在东南方的天际,在那正在消散的云层边缘,一道朦胧的、由多种浑浊色彩(黄、绿、灰)勉强构成的“彩虹”,艰难地横跨在天幕之上!
这道彩虹远不如旧时代那般绚丽清澈,它扭曲、暗淡、带着酸雨残留的污浊痕迹,如同废土世界的一道伤疤。但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信号——最狂暴的酸雨时期,结束了。
雨霁初晴,长虹贯空(尽管污浊)。毁灭的潮水暂时退去,留下满目疮痍的沙滩。但苏晚晚知道,她脚下的堡垒,己不再是随波逐流的孤舟。空间内,酸晶核心的光芒稳定流转,汲酸之壤默默积蓄着力量。母树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废墟之上,新的秩序正在酸蚀的灰烬中悄然萌发。能源读数 19.1%,数字依旧微小,却坚定地指向回升的方向。酸雨灾变的篇章告一段落,但废土的生存挑战,永无止境。苏晚晚站在堡垒门前,沐浴着浑浊的阳光,眺望着那道污浊的长虹,眼神平静而坚定。她的家园,在毁灭中淬炼,于废墟上新生。
(http://www.aaazw.com/book/gfcjag-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