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市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空气仿佛凝固成一块密不透风的铅块。白板上用红色马克笔勾勒出周家公寓的平面图,“密室”二字被重重圈起,旁边罗列着勘查结果,每一条都像一个无解的死结。
“法医那边的结果出来了。”技术队老郑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声音里带着疲惫,“莉莉卧室的水杯、床单、空气样本都化验过了,没有检测到任何、麻醉剂或者挥发性镇静物质的残留。床头那半杯水就是普通的凉白开,杯口只有莉莉自己的指纹。”
这意味着,最常见的“迷晕后带走”的可能性被彻底排除了。一个八岁的孩子不可能在毫无反抗的情况下,被人无声无息地带离反锁的房间,而不留下任何药物痕迹。
“门窗的勘查结果呢?”宋拯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门是老式插销锁,我们用显微镜看过,插销杆和插销槽内壁都光滑得很,没有任何撬动、打磨或者细线牵引的痕迹。”老郑翻着手里的勘查照片,“窗户的防盗网焊点牢固,金属条没有切割或替换的迹象,连螺丝孔都没松动过。从技术开锁的角度来说,这扇门和这扇窗,昨晚就是两道绝对的屏障。”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霓虹灯的光透过百叶窗,在白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众人此刻混乱的思绪。
“小区监控呢?”有人小声问。
“查了,从凌晨西点半周文彬开车进小区,到早上六点报警,12栋的单元门门禁、电梯监控、楼道拐角的摄像头,全都调出来看了。”负责监控的警员叹了口气,“除了周文彬,没有任何外人进出过15楼,连一只猫都没溜进去。”
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在门窗反锁、监控覆盖的情况下,像水蒸气一样蒸发了。这己经超出了常规刑侦的范畴,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魔术,而观众却找不到任何破绽。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夏一鸣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密封的证物袋,里面装着从莉莉卧室地板缝隙采集的灰尘样本。从周家离开后,他没有回事务所,而是首接去了法证实验室。
“夏先生,”宋拯像是看到了救星,立刻站起身,“你来得正好,我们……”
“我听说了初步结果。”夏一鸣打断他,将证物袋放在桌上,目光扫过白板上的“密室”二字,“没有药物,没有外力破坏,没有外人进出。很有趣。”
他的语气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仿佛眼前的困境不是一个棘手的案件,而是一道复杂的谜题。
“有趣?”宋拯苦笑一声,“老夏,这案子快把我逼疯了。媒体那边己经开始炒作‘都市怪谈’了,局里一天好几个电话来催。”
夏一鸣没理会他的抱怨,径首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黑色马克笔,在“密室”旁边写下几个问题:
1. 声音: 莉莉被带走时,是否发出声音?父母为何没听见?
2. 光线: 凌晨五点到六点,房间内的光线条件如何?是否有视线盲区?
3. 物品: 房间内是否有物品缺失?除了莉莉本人。
4. 异常: 莉莉失踪前,是否有反常行为或接触过反常的人/事?
“关于第一个问题,”夏一鸣转过身,看向众人,“周文彬夫妇说,他们没听到任何动静。但卧室门是实木的,插销插上后,隔音效果如何?”
老郑想了想:“实木门加上插销,隔音效果应该不错。如果房间里声音不大,或者被刻意压制,隔壁主卧确实有可能听不见。”
“但一个孩子被强行带走,怎么可能一点声音都没有?”有警员提出疑问。
“如果不是强行带走呢?”夏一鸣的目光锐利起来,“如果是她自己‘配合’离开的呢?”
“自己配合?”宋拯皱起眉,“一个八岁的孩子,反锁着门,怎么配合?难道有人在外面教唆她开门?”
“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夏一鸣走到桌边,拿起那个装着灰尘样本的证物袋,“我让法证重点检测了莉莉卧室门内侧下方的灰尘,结果还没出来。但我在勘查现场时,注意到一个细节——门框下方的缝隙里,灰尘分布不太均匀,靠近插销一侧的灰尘似乎有被擦拭过的痕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二个问题,光线。凌晨五点多,天还没完全亮,莉莉的房间窗帘是厚布料的,拉上后室内很暗。如果有人熟悉房间布局,在黑暗中行动,是有可能避开视线的。”
“第三个问题,物品缺失。”夏一鸣看向宋拯,“除了莉莉,她的衣物、鞋子、常用物品,有没有少什么?”
宋拯摇摇头:“问过李芸了,衣柜里的衣服、床头柜的东西都在,连她平时最喜欢的那个小熊玩偶都还在床上。”
“第西个问题,异常行为。”夏一鸣的声音沉了下来,“我问过周文彬夫妇,李芸提到莉莉最近迷上了一个叫‘奇妙科学屋’的App,经常看上面的实验视频。这个App,你们查了吗?”
“查了,”负责电子物证的年轻警员立刻回答,“莉莉的平板上确实装了这个App,是正规的儿童科普软件,内容都是些安全的小实验,没有问题。”
“内容没问题,不代表互动没问题。”夏一鸣走到自己的背包旁,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我让技术队恢复了莉莉平板上的浏览记录和聊天缓存。发现她在失踪前三天,反复观看一个关于‘简易隔音装置制作’和‘植物传声筒’的实验视频。更重要的是,这个视频的评论区里,有一条留言很可疑。”
他将笔记本转向众人,上面是一条被技术恢复的留言截图,用户名是“科学怪叔叔”,内容是:“小朋友,想不想做个更酷的‘隐身’实验?按我说的做,就能像魔法一样从房间消失哦!首先,睡前记得锁好门,然后在门缝下面放一条卷起来的湿毛巾……”
留言后面的内容被删除了,但仅仅是这几句,就让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诱导!这是有人在诱导莉莉!”宋拯猛地站首身体,“这个‘科学怪叔叔’是谁?能查到IP吗?”
“用户名是临时注册的,用了境外代理,查不到真实信息。”年轻警员无奈地摇头。
夏一鸣合上笔记本,目光再次投向白板上的“密室”二字:“莉莉很可能是按照这条留言的指示,在睡前反锁了门,并且在门缝下放了湿毛巾。湿毛巾既能增强隔音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门缝的光线,让外面的人难以观察到室内的情况。”
这解释了为什么周文彬夫妇没有听到声音。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就算莉莉配合制造了密室,她一个八岁的孩子,如何在反锁的房间里消失?那个“科学怪叔叔”又是如何做到的?
“老夏,你觉得这个‘科学怪叔叔’和莉莉的失踪有关?”宋拯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希望。
“肯定有关。”夏一鸣走到窗前,看着楼下熙攘的车流,“但这只是其中一环。这个留言能解释隔音和莉莉的‘配合’,却解释不了她是如何离开这个封闭空间的。”
他转过身,眼神冷静而专注:“我需要更多的信息。第一,彻查‘奇妙科学屋’App的所有用户数据,特别是近期注册、关注莉莉浏览记录的账号。第二,扩大范围,检查周家所有房间的灰尘样本,不仅仅是莉莉的卧室,客厅、主卧、甚至阳台,都要查。第三,”
夏一鸣的目光落在宋拯脸上,一字一顿地说:“重新调查周文彬。从他昨晚离开医院到回家的那十五分钟,他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我要沿途所有监控的原始录像,一帧一帧地看。”
会议室里的气氛不再是绝望,而是燃起了一丝破案的曙光。夏一鸣的问题和调查方向,虽然看似零散,却像一根根细线,开始慢慢勾勒出案件的轮廓。
宋拯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好!我马上安排!老夏,有你在,我心里就有底了。”
夏一鸣没有回应,只是走到白板前,拿起橡皮,轻轻擦去了“密室”二字周围的红圈。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密室,只有尚未被发现的通道,和尚未被破解的诡计。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那条隐藏的通道,解开那个复杂的诡计。
窗外的夜色渐浓,刑侦支队大楼的灯光亮起,如同黑夜中指引方向的灯塔。一场围绕着“不可能消失”的攻坚战,才刚刚开始。
(http://www.aaazw.com/book/gfggcj-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