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 章 不是!你没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二 章 不是!你没死啊!

 

相国府,徐府书房。

张正如同泥塑木雕般僵立在门口,大脑一片空白。

眼前的景象与他一路悲壮赴“最后一面”的想象,简首南辕北辙!

书案后,相国徐千端坐着,眉头微蹙,脸上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正对着桌上一封写了一半的文书长吁短叹。

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非但没有半分受刑后奄奄一息的惨状。

甚至……

张正的目光下意识地在徐千略显圆润的脸颊上扫过——

好像还比上次见面时胖了些许!

这哪里是挨了一百廷杖、命不久矣的样子?!

巨大的荒谬感冲击着张正,让他那句未经大脑、充满震惊和疑惑的失言脱口而出:

“不是……徐相国……你……你没死啊?!”

话音刚落,张正就恨不能抽自己一嘴巴!这叫什么话!

徐千被打断了思绪,抬起头,脸上那点愁绪瞬间被不满取代。

他本就因太子殿下对他的连续请辞奏疏置之不理、连个回音都没有而烦闷不己。

此刻听到张正这近乎诅咒的问候,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死什么死!张大人!”

徐千的声音带着被冒犯的愠怒,但更多的是无奈,

“你我二人往日虽政见不合,多有龃龉,但好歹同朝为官数十载,也算得上一声‘同僚’!你这般言语,莫非真盼着老夫早日驾鹤西去不成?”

张正被噎得面红耳赤,连连拱手:

“徐相国息怒!是下官失言,口不择言!实在是……实在是……”

他“实在”了半天,也说不出口自己以为对方快死了才来。

徐千看着张正那副尴尬又窘迫的样子,心中的不快倒是消了大半,反而生出一丝别样的心思。

他这几日闭门苦思,如何能让太子同意,他对自己的“惩罚”或接受他的“赎罪”。

张正,这个往日最大的政敌,上次的半路“盟友”,此刻送上门来,倒像是一根意外的“救命稻草”。

“父亲!父亲!……”

徐曦熙带着一路疾奔的风和尚未完全平息的急切冲进书房,却在看到张正的瞬间硬生生刹住了话头。

她勉强对张正行了个礼:“张大人。”

但语气明显不如往日温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和……压抑的怒意?

她转向徐千,那股因父亲“作死”行为而生的火气终于压不住了。

(ps:这里有意为之。)

也顾不得张正还在场,几步走到书案前,声音虽压着,却像裹着小冰碴:

“父亲!您糊涂啊!”

她将手中那份从东宫带回、攥得有些发皱的文书往案上不轻不重地一放,动作带着点泄愤的意味。

“殿下根本没有怪罪您的意思!更没有要问罪的意思!您把自己关在家里,写的那些……”

她指着桌角那厚厚一叠辞呈草稿,指尖都微微发颤,

“什么闭门思过的陈情书,居然是……是请辞书!整整十一封!您知不知道殿下看到这些,是什么心情?!”

徐千被女儿这劈头盖脸带着火气的质问弄得一愣,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在外是刚首不阿、令朝臣敬畏的相国,但在自己这老来得子、视若珍宝的独女面前,他那些引以为傲的威严和倔强,总会不自觉地矮上三分。

尤其是看到女儿因为自己而气红了眼眶(徐曦熙的激动在徐千眼里就是委屈)。

他更是心头一软,先前的愁绪和固执瞬间被心疼取代了大半。

“囡……囡囡……你别急,慢慢说……”

徐千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软了,甚至带着点哄劝的意味,试图去拉女儿的手,

“殿下……?”

“殿下根本就没生过您的气!严令不准您辞官!”

徐曦熙甩开父亲的手,

“殿下亲口说了,‘朝堂离不开相国’,让您安心养病,该上朝时必须回去!还特意让我回来。”

徐千一愣这是借口都帮我想好啊……

她加重了语气,盯着徐千的眼睛,

“且勒令您!别再写那些辞呈了!一封都不许再写!”

“殿下真这么说……?”

徐千喃喃重复。

被太子“勒令”不许辞官,这和他想象的被厌弃、被冷落截然不同。

一股混合着尴尬、惭愧和被需要的暖意涌上来,

让他一时语塞,只能下意识地避开女儿控诉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着那叠惹祸的草稿。

而这一切,落在旁观的张正眼里,心中瞬间豁然开朗。

同时也涌起一股强烈的警惕和重新评估局势的迫切感。

原来如此!

张正瞬间觉得自己理清了所有疑点:

徐千安然无恙,是太子根本无意动他!

太子对徐千的“忤逆”轻轻放下,不是容忍,而是极其务实的选择——徐千作为清流领袖和实干能臣,其价值远超一时意气。

徐千闭门谢客、只通书信,并非惩罚或低调或者快不行了,而是这倔老头自己钻了牛角尖在闹脾气!

“最关键的是,徐曦熙在东宫的地位!”

太子不仅让她知晓内情,更让她亲自回来传达如此重要且带着“勒令”意味的口谕!

这绝非普通臣女能有的待遇和信任!

这代表着徐曦熙在太子心中的分量极重,甚至能影响太子对徐千这种重臣的态度!

(ps:想岔了,就是单纯被烦的不行。)

她不仅是徐千的女儿,更是未来东宫乃至后宫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张正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无需“巴结”徐千或徐曦熙。

但他深谙朝堂之道——政治不仅仅是权力,更是“势”与“人”的结合。

徐千的相位稳如泰山,且其女极可能成为未来太子妃甚至皇后!

这意味着徐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甚至能影响储君未来皇帝决策的核心力量。

他张正的目标是成为真正的“文官之首”,这不仅仅需要太子的信任,更需要在未来的权力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与一个根基深厚、且有强大后宫力量支持的徐家保持良好关系(至少不是敌对),是极其明智的政治投资,甚至是未来能否真正实现抱负的关键一环!

之前因为误会徐千将死而产生的那些“敬意”和“悲悯”瞬间被更冷静、更功利的政治考量取代。

他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了“了然”和“郑重”的神情,不再是之前的谄媚,而是一种面对重要政治力量时应有的“尊重与重视”。

他适时地向前一步,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内阁首辅特有的分量和恰到好处的感慨:

“徐相国,徐小姐带来的消息,真是拨云见日,令人欣慰!”


    (http://www.aaazw.com/book/gfjii0-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