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瑶和三姐姜竹留在村里看稀奇,靠山村除了村里人的亲戚,只有每年收税的官差和一年才来两三次的货郎会来村里。
可见这个村有多穷,货郎都不爱跑!
前两年交税姜瑶还小,姜翠山就没带她来,今年她能自己跑了,就想来看一下这个时代的官差长什么样子,是不是和电视剧里的一样。
爱凑热闹是刻在华国人骨子里的DNA,姜瑶也不例外,虽然村里人爱嚼她家舌根,但也不影响她看热闹。
来了两个衙役,衙役制服和电视上看的差不多,只是面料没有电视上那么好。
他们悠闲的坐在村里安排的桌子上喝茶,族长带着儿子还有几个村里的壮劳力在干活。
村民们畏惧他们,没人敢靠近。
从古到今,普通人对穿制服戴官帽的都心存畏惧。
现代,教育网络的普及,人们敢于面对了,但在古代,戴官帽、腰间带刀的官差绝对不能惹。
否则,被抓进大牢关几天不说,有的甚至倾家荡产,就此家破人 亡。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姜瑶只是好奇,又不是想惹事。
看过了,觉得没什么特别的,就拉着三姐准备回家了。
只是走到村口就遇上,己经交了税但愁眉苦脸的村里人。
在村里人眼里,姜瑶家可是比村里人都穷,毕竟她们家有个费钱的药罐子。
日子嘛!都是比出来的,自己家过得不好,看到有人比自己过得更凄惨,心里就会舒服一点。
姜翠山每年交完税都唉声叹气一番,以至于村民们都忽略了,姜瑶一家气色红润,姜瑶姐妹几人从未穿过补丁衣。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姜瑶姐妹不怎么出门,在外行走的姜翠山上山狩猎基本都穿破衣服导致的。
姜瑶入了族谱,每年祖宗祭祀她都进祠堂跪拜,还有姜翠山进村办事或是找兄弟唠嗑都会带上她。
因此,村里认识她的人不少,见到她和姜竹就忍不住逗弄一番。
“耀丫头,我家狗儿和你一般大,却比你壮实。
你呀!回去就劝劝你爹,休了你娘,村里重新给你介绍个能生弟弟的后娘,你以后就不用守着你家那破家招婿了!”
“我爹才不会给我们找后娘呢!”姜竹愤怒道。
姜瑶没有急着反驳,她捡了一块石子,朝说话的人扔过去。
“阿,姜耀你这个小兔崽子……”
姜瑶:“二牛叔,上次被我爹吊树上,你忘了,没事,回家我就和我爹说,让他给你回忆一下!”
“别,叔错了,叔再也不说了!”
旁边的人起哄道:“二牛,你忘了耀丫头是怎么进族谱的了,去年丢石子可是把铁牛打骨折的,你还敢惹她!”
“就是惹了小的,来了大的,你怎么还没长记性,是不是姜大栓又找你喝酒了!”
姜瑶没在理会这些人,她爹说,她娘以后不用吃药了,以她爹姜翠山的本事,还有她以后的本事,她们家以后的日子差不了。
没必要和这些人掰扯,过得好不好那都是自己事。
“等以后几个赔钱货砸手里,翠山指定后悔没听我们的……”
还没走远的姜瑶姐妹听到这话,不禁停下脚步对看一眼。
她们己经能想到,要是村里知道大姐婚事定了的消息,肯定要大吃一惊。
确定了赵家上门的时间,姜家就开始忙碌了。
姜翠上这几天上山猎了只野猪还有野鸡兔子送进城里,给家里添了几两银子,用来办一场体面的订婚宴是够了。
趁着这几天农闲,姜翠山叫上几个兄弟,给家里破旧茅草屋换个顶,还重新拾到了下院子,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虽然不管怎么弄都比不上赵家的青砖瓦房,但起码干净整洁给人个好印象。
除了这些,订婚宴虽然不办酒席,但还是得请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出席见证,族长还有几位族老必请。
再有和姜家关系比较不错的人家,这些人除了上门吃席,还能帮忙办席。
主人家当天要招待亲家,可没时间去做席面。
到了这时,村里人才算知道姜梅要订亲的事,既震惊男方家竟然上门提亲又嫉妒姜梅能找到一门好亲。
有那想坏事的人家,还想打听出男方家是那的人,准备搅黄这门婚事。
只是多方打听,方圆十里地,就没听说是谁家上姜家提亲,才作罢。
到了赵家上门的日子,姜翠山提前一天上山去猎了只200来斤野猪来招待赵家人还有来帮忙的人。
姜大柱的婆娘带着几个同样和姜家交好的妇人早早就来了姜家,听着姜翠山说一整头野猪都要做了吃,都很吃惊。
心想,看来姜翠山给姜梅找的这门亲,家世应该很好,姜家交给她们的食材不止野猪、野兔、野鸡也有几只,整个席面8道菜,就只有两道素菜。
这是下了大血本,也让来帮忙的人,首观的感受了姜翠山打猎的厉害。
一大早,姜家就热热闹闹的忙碌起来,大姐姜梅今天是主角,乖乖的待在房间就好,二姐姜兰在厨房里和村里的婶子们忙活,姜瑶这个小的,都被指使得团团转,给来帮忙的叔叔婶婶找东西。
至于姜翠山和王氏?
姜翠山一大早就去接赵家人了,他们这个地方偏僻,不熟的人根本找不到,进他们村的五里路还只能步行,牛车、马车根本进不来。
所以,王氏要在家主持中馈。
赵大虎,天不亮就带着媳妇杨大花和儿子赵长生,还有准备的好的提亲里,驾着他爹凭着老脸从庄子里借的马车往靠山村所属的乡镇驶来。
姜翠山一早就在镇上等着,靠山村离镇上有二十里,离小汤山有西十多里。
姜翠山之前出来卖猎物时,就和赵家约好在镇上一家开了多年的茶肆门口汇合,两方相遇时,茶肆才开门不久。
“赵兄、扬大姐,我们这的路不好走,一路辛苦了。”姜翠山看到赵家人,开心的上前寒暄。
赵大虎看到姜翠山己经在等着了,心里十分慰贴,笑道:“我们上门求亲的,心里高兴都来不及,哪里还记得路上辛苦。”
“就是,姜兄弟,你且稍等一下,我们还得去接一人。”杨大花笑着打断两个大男人的互相吹捧。
等接上赵家请的媒婆,一行人才高高兴兴地往前往靠山村。
(http://www.aaazw.com/book/ghchag-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