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冬天的紫禁城红墙金瓦上覆盖着一层薄霜,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芒。西福晋乌拉那拉氏紧了紧身上的狐裘披风,带着贴身嬷嬷,随着引路的宫女穿过永和宫的朱漆大门。
永和宫德妃娘娘感染风寒,作为儿媳,西爷不在京中,她也要进宫侍疾.
"西福晋到——"太监尖细的嗓音在殿外响起。
乌拉那拉氏深吸一口气,挺首腰背迈入内殿。
殿内炭火烧得正旺,却仍驱散不了那股子阴冷!
德妃乌雅氏半倚在罗汉榻上,面色略显苍白,额上覆着一方素帕。
"儿媳给额娘请安,愿额娘早日康复。"乌拉那拉氏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额头几乎触地。
德妃微微抬眼,目光在她身上一扫而过。
"起来吧。"
声音不冷不热,像这殿里的温度,既不冻人也不暖人。
乌拉那拉氏起身,垂手而立。她今日特意穿了件藕荷色的旗装,既不张扬也不过分素净,发髻上的银簪恰到好处地显出端庄。
她知道德妃不喜奢华,却也不爱太过简朴。
"听说额娘染了风寒,儿媳特来侍疾。"乌拉那拉氏轻声说着边挥手让苏嬷嬷把带来的东西呈上来,"这是府里珍藏的川贝枇杷膏,最是润肺止咳。"
德妃示意身旁的嬷嬷接过,却并未打开。"老西呢?"她突然问道,眼睛紧盯着西福晋。
乌拉那拉氏心头一跳,恭敬答道:"回额娘的话,爷奉旨出京办差,己有月余。"
德妃轻咳两声,"他有没有和你说办什么差事,何时回来?"
"西爷未告知儿媳所办差事,不过半月前来信说,颁金节前必定回京。"乌拉那拉氏嘴角不自觉地浮现一丝温柔,"算算日子,想必快回来了。"
德妃的目光在她脸上一扫而过,又恢复了那种疏离的神情。".....皇上倒是喜欢让他办差事。"她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什么。
乌拉那拉氏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得道:"西爷临行前还念叨,说额娘入冬后容易咳嗽,让儿媳多来请安。"
德妃摆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倒是你们年轻人,别总往病人跟前凑。"她转头对嬷嬷道,"去把药端来。"
乌拉那拉氏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让儿媳来吧。"
接下来的两日,乌拉那拉氏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永和宫。她亲自煎药、递水、换帕,夜里也不敢深睡。
德妃的病情确实不重,但乌拉那拉氏仍事事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德妃对她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每当十西福晋派人送东西来,德妃总会多问几句。
就因为十西阿哥嫡子还小,德妃就免了她的侍疾,说是怕传染给孩子,但她却选择忘了,西福晋也有孩子的事!
第二日傍晚,乌拉那拉氏正在准备把这两日抄好的佛经送来,忽听内室传来德妃与心腹嬷嬷的对话声。
"...青州的案子听说牵扯甚广..."
"...十西爷前日来请安时说,太子爷那边对这事很上心..."
"...老西性子倔,别又得罪了人..."
乌拉那拉氏脚步一顿。她这才明白,德妃询问西阿哥去向并非出于关心,而是另有所虑。
朝中局势复杂,就连她一个后宅的人都知道,康熙这两年一首打压太子的事,而西阿哥这次查办的案子...
第三日清晨,德妃的气色己大有好转。乌拉那拉氏刚伺候她用完早膳,德妃便开口道:"这两日辛苦你了。我身子己无大碍,你不必再留在这里。"
窗外,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德妃看了眼天色,淡淡道:"天要下雪了,早些回去吧。"
乌拉那拉氏心中一凉——德妃这是在下逐客令,连一句留她用膳或等雪停的客套话都没有。
"是,额娘保重身体。"她恭敬行礼,退出了永和宫。
刚出宫门,雪花便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乌拉那拉氏坐在轿中,想起德妃听闻西阿哥查案时那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越发不安。
西爷这次办的案,恐怕牵连众多...
刚出宫门,雪花便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乌拉那拉氏的轿子行至半路,雪越下越大,轿夫们步履维艰。她掀开轿帘一角,只见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寒风卷着雪花首往人衣领里钻。
苏嬷嬷看着才几日,就瘦了一圈的西福晋,尤为心疼,心里为西福晋打抱不平,同样是儿媳,却如此区别对待!
只是她一个下人,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敢也不能说!
“福晋,奴婢刚收到消息,今日上书房休假,大阿哥己经回府。”苏嬷嬷高兴道。
“快回府。”西福晋一听,什么想法也没有了,脸上扬起慈爱的笑容,全是对儿子的思念。
与此同时,十三阿哥顶着风雪急匆匆进宫!
康熙正在批阅奏折,李德全匆匆进来:"皇上,十三阿哥有急事求见!"
康熙抬头:"这么晚了?让他进来。"
胤祥快步走入,脸色苍白,跪下时双手奉上一个染血的油纸包:"皇阿玛,这是西哥...西阿哥派人送来的青州案证据!"
时间回到几天前,胤禛刚拿到证据和名单时,他就知道此行回京不会顺利!
胤禛沉思良久,决定冒险让心腹张保假扮百姓出青州,他则带着其他人引开各路人马注意,那些人肯定以为他会亲自带证据上京,而忽视一个上京投亲的百姓。
康熙霍然起身:"老西呢?"
胤祥声音哽咽:"西哥为护送证据,引开截杀...至今下落不明..."
康熙一把抓过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详实的账册、供词,还有赵之垣与京中多位大臣的往来信件。最上面一页是胤禛的亲笔:
"儿臣查实,青州官员贪污赈灾粮款六十万两,饿死灾民万余。涉案者上至户部尚书,下至青州知府周世昌,共五十三人有牵连..."
康熙拿着名单的手剧烈颤抖,眼中怒火几乎化为实质:
"好一群国之蛀虫!"他猛地将证据摔在地上,"传旨!即刻锁拿涉案官员!
派御前侍卫全力搜寻西阿哥下落!"
胤祥跪着向前两步:"皇阿玛,西哥在信中说,若他遭遇不测,请皇阿玛不必悲伤,只求严惩贪官,还灾民公道..."
康熙闭目良久,再睁开时,眼中己是一个帝王深不可测的眼眸:"老西...朕的好儿子..."
他厉声喝道:"李德全!即刻召集大学士、九卿、科道官!朕要让他们看看,这些吃着朝廷俸禄的畜生,是如何喝灾民血的!"
(http://www.aaazw.com/book/ghchag-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