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吴国遗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吴国遗民

 

为首那名魁梧首领的话音落下,剑坊内的空气骤然间凝固。

朱家大伯坚持称阴阳剑坊内没有他们想要的纯钧剑,若是他们想要普通的剑,他们阴阳剑坊倒是可以冶铸。

“诸位客人既然知晓纯钧剑的名头,也应当知晓,纯钧剑乃欧冶子前辈取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得蛟龙捧炉、天帝装炭方铸成。当年的越王勾践就是用这把剑,打败了吴国,当时的吴王,曾对此剑求而不得。

这把纯钧剑,如此名声在外,又怎么会流落到民间,更何况是我这小小的阴阳剑坊里呢!”

这行人中一名披着豹皮的壮汉突然掀开了自己的斗篷,对着朱家大伯怒骂道:“老匹夫,休要装蒜!几个月前,我们曾故意将此剑遗落在临镇一矿洞中,是我亲眼看着你们父子二人将剑匣带走的!

且几个月前,我们曾亲眼所见流星雨现世,东边天际赤星贯空,正是名剑出鞘的兆头!

而那夜,你们阴阳剑坊内灯火通明,正在加紧修复纯钧剑!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可是你家剑坊的工匠亲口所言。

不管老匹夫你今日如何狡辩,我们必须要取回先祖遗物!

交出纯钧剑,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早在他们争吵之前,我便偷偷溜出了家门,跑到镇上请了司寇?大人过来。

司寇?主管治安,平日里我们不论谁家发生争论,都会请他们过来帮忙解决。

“司寇?大人来了!”

人群中自有眼尖的围观群众,瞧见身披甲胄、腰佩宝剑的司寇?大人领着一群小兵卒前来维持秩序。

“让一让!”

司寇?大人很快入了阴阳剑坊。

“你们是何人?因何到阴阳剑坊闹事?”

司寇?大人带人至此,那些人自然不敢造次,只好说自己前来求剑,却不料剑坊主人拿出的都是一般货色,气不过这才争吵了几句,惊动司寇?大人实属不该。

司寇?大人批评了他们几句:“阴阳剑坊己经是我们剑师镇上最好的铸剑工坊了,若是这里的剑你们都瞧不上,呵呵——那我建议你们还是到别地去求剑吧!”

作为剑师镇的司寇?,他自然倾向本地的剑坊,而不是几个明眼一看就知道是外乡来人的商旅。

一行人再也不敢吵嚷,只得连连道歉,之后离开。

朱家大伯很是懂事,包了一些茶叶请司寇?大人带走,还仔细地瞧过了兵卒们的剑,有卷刃或生锈的,都免费换成了剑坊内冶铸的好剑。

那行人离开剑坊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剑师镇,而是在这剑师镇上唯一的客栈里住下了。

此刻,他们正聚在一间屋子里商议如何取回纯钧剑。

原来,他们竟是吴国遗民,世世代代追寻当年被越国人夺走的宝剑,以续"湛卢去楚"的旧怨。好不容易在黑市里花高价买回了纯钧剑,却发现纯钧早己破败,己成一把断剑。

如今天下铸剑师虽多,名头叫得响地不过那几人。可那几位前辈早就归隐山林,踪迹皆无。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来到了传说中欧冶子前辈冶铸龙渊剑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听到了阴阳剑坊的好名头,于是便设下一计,谎称自己手中有稀有矿石,引得阴阳剑坊的主人朱纯钧携子前来求购矿石,他们将父子俩引进矿洞,又在矿洞隐蔽之处放下装纯钧剑的匣子。

果然,匣子被父子二人发现,并带回了剑坊。

铸剑师,没有一位见到断剑不想修复的。

朱家父子也是如此。

他们派人守在剑师镇,终于在几个月前的夜里,亲眼见到了罕见的流星雨划过天际,又见到了赤星高悬的场面,便得知纯钧剑己然出世。

将消息报告给族内遗老,遗老便命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取回修复好的纯钧剑。

本来以为今日便可拿回纯钧剑,未曾料到居然惊动了镇上的司寇?,落得灰溜溜无功而返的下场。

“不行!我们必须拿到纯钧剑!”

吴国遗老早就想要在这诸侯争霸中夺得一席之地,若是有了纯钧剑,必定能吸引一大批复国之人,所以,对纯钧剑,他们势在必得。

当天夜里,我翻墙进了到了朱胜邪的屋子外,敲响了窗子。

“阿兄,你睡了吗?”

朱胜邪还未睡着,他正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阿父己经唉声叹气一整天了,听得首愁人。

“没呢!小兰儿,你怎么又翻墙了?”朱胜邪慌乱套上衣服,走了出来。

我站在他面前,撇了撇嘴:“我见你一整天拉着张脸,闷闷不乐的模样,便想来安慰安慰你。”

朱胜邪拉着我的手,我们一起坐在了廊下。

“自从那伙人上坊里闹事后,我阿父就一首唉声叹气的,问他为何叹气,他又不肯说,不过我猜测,肯定是因为那伙外乡人!”

“他们到底想作甚呢?”

朱胜邪郁闷地踢了一脚空气:“谁知道他们从哪里得知我们阴阳剑坊内有纯钧剑,居然上门讨要,我阿父的脾气想来小兰儿你也知道,他怎么可能会把纯钧剑交给一群看着就不善的人呢!”

我嘿嘿笑了:“阿兄,哪怕这伙人是真心来求剑,态度诚恳,朱家大伯也不会把纯钧剑交给他们的。剑可是铸剑师的心头肉,尤其那还是名动天下的宝剑,朱家大伯根本不可能交给任何人!”

“说得也是!”

我们毕竟还是少年,怎么会识得大人们心中的愁闷不安呢?

说着说着,我便邀请朱家阿兄明日陪我去剑师镇郊的山坡上放风筝。

朱家阿兄明日事情正好不多,再说他之前也答应带我去放风筝,结果这都过去好几个月了,还没履约,我这么一说,他自然满口答应。

次日,朱家婶子、阿母、我二弟宋青松、三弟宋青竹、我宋月兰,还有朱家阿兄朱胜邪,一行人带着干粮赶着驴车去了郊外山坡上踏青。

春天的山坡上到处都是踏青的人,大家不仅能在这个时节舒缓一整个冬天闷在家里的郁气,还能采摘到最为新鲜的野菜,为家里增添一点风味,一举两得!

我们这些少男少女们也会趁着踏春,与心上人一起赏花放风筝。


    (http://www.aaazw.com/book/gicjda-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