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辱驾之仇,朱雀街头起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辱驾之仇,朱雀街头起风云

 

朱雀大街上,人声鼎沸。郑逸风骑着高头大马,一身月白锦袍绣着金线云纹,手中先帝御赐的玉珏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居高临下地望着被砸得稀烂的车架,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都说九皇子是个软脚虾,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周围世家子弟纷纷附和,哄笑声此起彼伏。

“郑世子好威风。”一道清冷的声音突然响起。人群自动分开,李轩单骑而来,身后只跟了个瘦弱的小太监。他身着洗得发白的月白衣衫,腰间挂着一枚普通的青铜玉佩,与周围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但他眼神坚定,不卑不亢地望着马上的郑逸风。

郑逸风挑眉,眼中满是嘲讽:“就凭你?也配和我谈律法?”他扬了扬玉珏,“先帝亲赐的‘忠勤报国’,见此物如见天颜!倒是你这野种,今日不跪,明日就等着在宗人府的地牢里啃老鼠!”说罢,他故意将玉珏在李轩眼前晃了晃,周围世家子弟跟着哄笑,有人甚至朝李轩丢起了烂菜叶。

李轩注意到,郑逸风腰间的玉带是西域进贡的和田羊脂玉,价值连城,而自己身上的绸缎,却是内务府送来的掺着麻线的次品。但他并未动怒,反而冷静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他看到街边酒肆门口,几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偷偷记录;卖胡饼的老汉皱着眉头,将手中的饼分给围观的孩童;还有身着绯袍的官员躲在人群后,眼神闪烁。

“郑世子可知,当街损毁皇子车驾,按《唐律疏议》,当杖责三十?”李轩声音沉稳,字字清晰,“侮辱皇室血脉,更是大不敬之罪。”他的话引起一阵骚动,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郑逸风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嚣张:“少拿律法吓唬人,有本事你就......”

“啪!”

李轩手中马鞭精准抽在郑逸风脸上,雪白的骏马受惊嘶鸣。人群瞬间死寂,谁也没想到这个素来懦弱的九皇子竟敢动手。郑逸风捂着渗血的脸颊暴喝:“反了!来人,给我把这逆子抓起来!”他身后几个家丁立刻拔出佩刀,却在看到李轩身后突然出现的一队金吾卫时愣住了——原来李轩在出宫前,早己让小德子拿着自己生母留下的银簪,去求了曾受过生母恩惠的金吾卫中郎将。那银簪上还刻着“永寿”二字,是李轩生母入宫前的闺名。

“谁敢动?”李轩扯开衣襟,露出胸口淡青色的龙形胎记——那是皇室血脉最隐秘的证明,“本皇子今日便要教教你们,什么是尊卑!”他环视西周脸色骤变的世家子弟,心中却在飞速盘算:郑逸风背后是太子,太子与世家勾结把持朝政,而自己这个被边缘化的皇子,想要破局,唯有从经济入手。唐代盐铁专营、商业税赋等制度存在诸多漏洞,若是能加以改革......他注意到街边酒肆的招牌,上面写着“剑南烧春”,这可是世家垄断的暴利产业。

“九皇子息怒!”人群中突然挤出一个穿着绯袍的官员,正是大理寺少卿,“此事关乎皇家体面,不如交由大理寺秉公处理。”李轩心中冷笑,这大理寺少卿本就是太子一党,但此刻他也明白,不宜将事情闹得太大。“好,本皇子便信你一次。”他冷冷说道,目光扫过脸色铁青的郑逸风。转身时,李轩瞥见街角有个书生模样的人在记录,那是长安有名的民间笔吏,他知道,明日街头巷尾便会流传起九皇子怒鞭郑世子的故事。

在去大理寺的路上,李轩留意到街边百姓的反应。有人偷偷竖起大拇指,有人摇头叹息,还有人小声议论:“九皇子虽出身低微,却是条汉子。”但也有世家的奴仆在暗中散布谣言:“九皇子以下犯上,定是妄图谋反。”李轩深知,这场较量不仅是与郑逸风的个人恩怨,更是一场舆论之战。


    (http://www.aaazw.com/book/gj0dag-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