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殿内,青铜鹤形烛台上的牛油蜡烛滋滋作响,烛泪顺着鹤羽凝成暗红色的冰棱。寒风从门缝灌入,卷起满地奏章,墨迹未干的字迹在风中凌乱翻飞,恰似这摇摇欲坠的朝局。李轩端坐在龙椅上,战袍上的血渍尚未洗净,星罗纹在龙袍下若隐若现,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陛下!臣等恳请早立储君,以安社稷!” 御史大夫王肃踏出班列,双手高举奏折,袍角扫过冰凉的金砖,在寂静的殿内激起细微回响。他垂眸掩住眼底的算计,余光瞥见王家党羽们微微前倾的身影,心中暗自得意。“自陛下出征以来,朝局动荡,民间流言西起。若不及早定下储君,恐生变故!”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带着蛊惑人心的力量。
礼部侍郎周显猛地站出,腰间玉佩撞在石阶上发出清脆声响,惊得梁间栖息的夜枭发出一声怪叫。他的袍袖被穿堂风掀起,露出内里补丁摞补丁的中衣 —— 那是他为表清廉刻意为之。“王大人此言差矣!” 他涨红着脸,额头上青筋暴起,“边关战事正酣,陛下分身乏术,此时议储,岂不是扰乱军心?难道王大人不知,国之大事,需慎之又慎?” 他紧攥着被冷汗浸湿的笏板,望着殿外压得极低的铅云,仿佛那沉甸甸的云层正坠在自己肩头。
王家庶子王谦冷笑一声,慢条斯理地整了整官服,脚下的青砖缝隙里渗出丝丝寒气,冻得靴底结出薄霜。“周侍郎这是何意?难道置国本于不顾?” 他刻意将 “盘算” 二字咬得极重,眼神轻蔑地扫视众人,“还是说,周侍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话音刚落,殿外突然响起一声炸雷,惊得琉璃瓦上的铜铃疯狂摇晃,刺耳的声响与他眼中的阴鸷相得益彰。
“放肆!” 李轩猛地拍案而起,龙椅发出沉闷的声响,震得案头的奏章纷纷滑落。他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众人,星罗纹在周身爆发出耀眼的光芒:“朕还未老,轮不到你们在这里指手画脚!边关将士浴血奋战,你们却在朝堂上争权夺利,成何体统!” 他想起玉门关外那些倒下的玄甲军,想起孟威浑身浴血仍坚守阵地的模样,心中怒火更盛。
太子太师李正元拄着拐杖缓缓走出,檀木杖头敲击金砖的声音,像是暮鼓为将倾的大厦送终。他望着窗外被狂风卷着打转的枯叶,浑浊的双眼满是忧虑:“陛下息怒,诸位大人也莫要争执。储君之事固然重要,但如今前线吃紧,当务之急是筹集粮草、支援陛下。等击退敌军,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他的声音苍老而疲惫,带着对时局的无奈。
“哼!李太师这话说得轻巧!” 王谦嗤笑一声,“若等陛下归来,只怕朝局早己大乱!依臣之见,丽妃娘娘己有身孕,不如就立她腹中胎儿为储君,以安民心!” 他此言一出,王家党羽们纷纷附和,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同之声。
周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王谦怒斥:“王谦,你安的什么心!丽妃娘娘身孕未满,如何能确定胎儿性别?况且,立储乃国之根本,岂可如此草率!” 他转头望向李轩,眼中满是恳切:“陛下,储君关系到大唐的未来,需综合考量,万不可被小人蒙蔽!”
李轩听着大臣们的争吵,只觉头痛欲裂。他望着殿外阴沉的天空,想起苏明玥在后宫操劳的身影,想起未出世的孩子,心中五味杂陈。“都给朕住口!”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储君之事,朕自有主张。即日起,任何人不得再议此事!若有违者,严惩不贷!” 说罢,他挥了挥手,示意退朝,自己则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向后殿。
大臣们见状,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抗圣命,只能无奈退下。王谦望着李轩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李轩,你以为这样就能压制住我王家?等着瞧吧,这天下,迟早是我们的!” 而周显则忧心忡忡,他知道,这场关于储君的争斗,不过是刚刚开始......
(http://www.aaazw.com/book/gj0dag-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