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玥献祭后的长安城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李轩抚摸着皇后留下的玉簪,案头堆积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江南漕运梗阻,关中大旱求雨无果,更有密报称突厥与高句丽在辽东边境频繁异动。"陛下,礼部拟定的国丧仪程..."侍中话音未落,李轩突然将奏折重重拍在桌案:"暂停一切繁文缛节,传令六部,三日内呈交救灾平乱方略!"
朝堂暗流汹涌。以博陵崔氏为首的旧门阀势力蠢蠢欲动,他们借悼念皇后之名,在长安举办诗会宴饮,实则商议如何夺回被削弱的特权。崔氏家主崔烬在密室中展开舆图,指尖划过幽州防线:"李轩忙于内忧,正是夺回关隘的良机。派人联络高句丽,就说愿以粮草换驻军权。"
此时的辽东战场,萧战的玄甲军正面临困境。突厥骑兵擅长奔袭,高句丽则用抛石机远程攻城,联军采用车轮战术,轮番消耗守军体力。"将军,箭矢仅剩三成!"副将的汇报让萧战面色凝重。他望着城头破损的军旗,突然想起出征前李轩的嘱托:"守住辽东,便是守住大唐半壁江山。"
京城内,高阳公主主动请缨协助赈灾。她带着东宫属官微服私访,在洛阳城外的流民窟发现惊人真相:本该用于救灾的漕粮,竟被地方豪强勾结漕运衙门,换成了掺着砂石的糙米。"把这些证据呈给太子!"高阳公主攥紧拳头,眼中满是怒火,"母亲用生命换来的太平,容不得这些蛀虫破坏!"
李轩连夜召见李承乾,君臣二人在御书房密谈至破晓。次日早朝,李轩突然宣布:"即日起,太子监国,代朕巡视江南漕运。凡贪污舞弊者,不论官职高低,一律先斩后奏!"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崔烬等人更是面色铁青——他们苦心经营的江南势力,即将面临雷霆清扫。
边塞急报再度传来。突厥与高句丽联军发动总攻,萧战率军死守辽东城,但城墙多处崩塌,援军却迟迟未到。千钧一发之际,一支身着黑衣的神秘军队突然杀出,他们手持陌刀,刀法狠辣,为首将领竟是失踪多日的陈玄策。"萧将军,陛下命我率玄甲死士驰援!"陈玄策浑身浴血,"这些胡虏,今日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京城的权力斗争同样激烈。崔烬买通宫中宦官,在李轩的膳食中下毒,却被贴身侍卫察觉。李轩将计就计,故意装作中毒卧床,引崔烬等人上钩。当崔氏族人带着私兵闯入皇宫时,等待他们的是早己埋伏好的羽林军。"谋逆者,诛九族!"李轩手持龙泉剑,眼中寒芒毕露,剑锋所指,崔烬的头颅应声落地。
辽东战场上,萧战与陈玄策里应外合,大败联军。突厥可汗仓皇北逃,高句丽王遣使求和。捷报传回长安时,正值太子李承乾在江南处决十二名贪官污吏。百姓们夹道欢呼,将写有"青天大老爷"的万民伞挂满城门。
李轩站在承天门上,望着长安的万家灯火。他将玉簪别在皇后牌位前,轻声道:"明玥,你看这大唐山河,终于要重回安宁了。"然而,在遥远的东瀛海域,一艘艘战船正扬帆起航,新的风暴,正在海平面下悄然酝酿。
(http://www.aaazw.com/book/gj0dag-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