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暗刃惊江南,危局震朝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暗刃惊江南,危局震朝堂

 

当江南的晨雾还未散尽,李承乾正在漕运码头查验账册。而此刻长安皇宫内,李轩握着密报的手青筋暴起,龙袍下摆随着急促的踱步在青砖上扫出沙沙声响。“太子遇刺?”他猛地转身,冕旒剧烈晃动,撞在身后的蟠龙柱上发出清脆声响,“传令暗卫,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太子,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李轩在御书房来回踱步,案头堆积的奏折被他烦躁地推到一旁。烛火摇曳,映得他眼底布满血丝,下颌的胡茬也因多日忧虑显得凌乱。“吐蕃、门阀...当朕是病猫不成!”他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西溅,溅在“贞观之治”的匾额上,仿佛预示着平静下的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李承乾正在漕运码头查验账册。他束起的长发用一根普通木簪固定,玄色常服因连日奔波沾满尘土,唯有腰间的螭纹玉佩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这批粮食少了三百石,给我彻查到底!”他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话音未落,三道寒芒破空而来。

“殿下小心!”玄甲军统领张猛飞身扑来,后背瞬间绽开三朵血花。李承乾瞳孔骤缩,只见街角处闪过几道黑影,刺客们蒙着面,手中弯刀泛着诡异的蓝光。他反手抽出佩剑,剑锋划出凛冽弧线,削断一名刺客的手腕。“活口!”他大喝一声,却见刺客咬破口中毒囊,七窍流血倒地。张猛挣扎着说道:“刀...刀上有吐蕃的淬毒痕迹...”话未说完便气绝身亡。

战报快马加鞭送抵长安,李轩展开时指节发白。“传三省六部官员,即刻议政!”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起身时锦靴重重踏在地上,惊起廊下栖息的寒鸦。朝堂之上,他手持染血的密报,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群臣:“中书侍郎王大人,你与吐蕃勾结,意图谋害太子,该当何罪?”冕旒下的面容阴沉得可怕,吓得王侍郎瘫倒在地,两股战战。

“陛下,太子在江南滥用私刑,激起民愤,还望陛下明察!”以王侍郎党羽为首的大臣联名上奏。李轩怒极反笑,抓起案头的奏章狠狠甩向大殿:“民愤?朕看是某些人的‘官愤’!来人,将这些乱臣贼子即刻下狱!”他的胸膛剧烈起伏,脖颈处青筋暴起,尽显帝王之怒。

处理完朝堂之事,李轩独自来到皇后陵前。他轻轻抚摸着石碑上“苏明玥”三个字,声音哽咽:“明玥,你用生命换来的太平,朕决不允许这些宵小破坏。承乾遇刺,我心如刀绞,可这江山...容不得我软弱。”他将头抵在冰凉的石碑上,泪水无声滑落,打湿了衣襟。

洛阳城中,高阳公主循着刺客线索,找到了一处隐秘的印刷工坊。工坊里堆满尚未散发的“皇帝遭天谴”传单,油墨未干的纸张上,“不敬鬼神必遭报应”的字样刺得人眼疼。“果然是他们。”她攥紧母亲留下的银枪,枪柄上的凤凰纹在阳光下微微发烫。工坊角落的暗格里,还藏着一本账簿,上面记载着“资助江南士族闹事,白银五万两”,落款赫然是失踪己久的崔氏旁支。密报传回长安,李轩看着账簿上的字迹,眼中杀意更浓:“好个崔氏余孽,朕定要将你们连根拔起!”

辽东战场,萧战望着突然增兵的突厥营地,眉头拧成“川”字。他身披的铠甲布满锈迹与血痕,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斥候来报:“将军,突厥人在集结攻城器械,还有大批粮草从南面运来!”萧战铺开地图,手指重重按在江南方向:“看来江南的动荡,己经波及到边关了。”他握紧腰间的虎符,决定主动出击,打乱突厥的部署。战报传来,李轩盯着地图上的局势,喃喃道:“萧战,你一定要守住,朕这边...也绝不能输。”

东海前线,刘仁轨的水师遭遇前所未有的强敌。敌舰船身包裹着铁甲,投石机射程远超唐军战船。“这船的构造...像是融合了东瀛与吐蕃的技术。”刘仁轨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更棘手的是,军中开始流传“皇帝得罪神灵,此战必败”的谣言,士兵们人心惶惶。李轩收到密报后,立刻下旨:“告诉刘将军,朕会亲自为将士们祈福,让他们只管安心作战,一切后果,朕来承担!”

李承乾在江南重整旗鼓,他换上崭新的太子服饰,头戴镶嵌东珠的冕旒,面容冷峻而威严。“传我令:凡参与刺杀、散布谣言的士族,一律抄家灭族!”他站在临时搭建的点将台上,身后是整装待发的玄甲军,“我大唐的江山,容不得魑魅魍魉!”台下响起震天的呐喊声,士气大振。李轩得知消息后,欣慰地笑了:“不愧是朕的儿子,有勇有谋。”但笑容很快被忧虑取代,他深知,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李轩站在皇宫高处,望着长安城的万家灯火,心中五味杂陈。皇后苏明玥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如今却内忧外患不断。“明玥,你看着,朕定会扫清这些阴霾。”他握紧拳头,眼神坚定如铁。而在黑暗的角落里,残余的门阀势力正谋划着更大的阴谋,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大唐。


    (http://www.aaazw.com/book/gj0dag-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