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皇帝短命的原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皇帝短命的原因

 

………………

………………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在位时期。

南方,刘备居所。

“好家伙,原以为周勃这些人是好人,没想到啊,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打算呢?”

张飞算是大开眼界了,惊讶地说道。

“呵呵,三弟,你把人想的太简单了,没有单纯的好人,更不用说那些个老谋深算的大臣了。”

关羽对此,并不意外。

世间之人不能单以好坏来分,而是要看利益。

就像周勃这些大臣,他们除掉奸臣,拨乱反正,对于汉朝来说就是好的。

但是,同时他们妄图选择刘恒这样没什么势力的当皇帝,打算架空皇帝,这就是坏的。

好坏是要从不同方向看的。

“当皇帝还真的是不容易啊,既要除了朝政,关心天下,还要与大臣勾心斗角,这皇帝当得可真累。”

刘备摇摇头,很是感慨。

别人只看到皇帝大权在握,却不会想到皇帝的艰难。

当昏君,只想着享乐,那样确实不费心,但是,很容易被唾骂,搞不好哪一天被清君侧了。

当明君,又需要勤苦努力不说,还得防备大臣图谋不轨。

说真的,这皇帝无论怎么当都挺不容易的。

…………

隋朝初期,开国皇帝杨坚在位时期。

长安城,皇宫。

“呵呵,那些大臣确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原以为汉文帝刘恒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却没想到会是硬骨头。”

杨坚嘲讽一笑,戏谑地说道。

别看手下大臣一个个嘴里说着忠心,但是,大多数都是盯着皇帝的。

就像扶持刘恒的那些大臣,你以为他们那么好心?

还不是因为看到刘恒没有根基,很好掌握。

可惜啊,他们看错了人,没想到刘恒是个表面看起来和善,内心腹黑的白切黑。

“弱肉强食,这是世界的生存法则,皇帝弱,大臣自然不会放弃机会,反之,皇帝强势,大臣只能乖乖蛰伏。”

独孤伽罗对此,倒是不奇怪。

到底是皇帝掌握大权,还是大臣架空皇帝,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

唐朝初期,贞观年间。

首都长安城,皇宫。

“汉文帝刘恒,这可是个很有能力的皇帝啊,开创了文景之治,并且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值得朕学习。”

说道汉文帝刘恒,李世民露出尊敬的神色,这可是他的偶像。

李世民自己也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民如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很清楚要是没有百姓支持,他这个皇帝什么都不是。

你可想想,天下百分九十的人都不支持你了,你还能坐稳皇帝宝座吗?

明显不可能。

“是啊,历朝历代不乏皇帝打着爱民如子的幌子收拢人心,但是,刘恒绝对是真的为百姓做事的。”

长孙皇后熟读史书,知道汉文帝刘恒的事情。

她知道,汉文帝刘恒是真的说到做到。

要知道刘恒在位时期,百姓田税全免,其他税也仅有三十税一。

这在华夏历史上绝对是首开先河,赋税最低的了。

不像某些皇帝,嘴里说着要爱民如子,赋税却是收的不少。

你倒是给点实际啊,光动嘴,有个毛用?

————

武周,女皇武则天时期。

神都洛阳,皇宫。

“汉文帝刘恒该隐忍的时候隐忍,该出手的时候果断出手,手段很厉害。”

“不光是朝政争斗厉害,治理国家也很厉害,在文治这一块,他绝对是顶峰的存在。”

对于汉文帝,武则天很是赞赏。

此人绝对是高手。

善于伪装,那些大臣都被他给欺骗了,还以为他很好掌握呢?

殊不知,刘恒表面是无害的小白兔,其实在这层表皮之下藏着一颗大灰狼的心。

“陛下说的极是,汉文帝功绩很高,若不是他打下基础,汉武帝再厉害也没有用武之地。”

狄仁杰笑了笑,认同武则天的话。

虽说汉朝真正强大起来是在汉武帝手里,但是,这份功劳绝对有汉文帝的一份。

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和银钱。

要是连这点都没有,你再厉害,还能饿着肚子打仗不成?

所以,刘恒给汉武帝打下基础,有了足够的钱粮,汉武帝才能肆意挥霍,打败匈奴。

…………

五代十国,后周。

开封城,皇宫。

“呵呵,都说皇帝疑心病很重,这也难怪,换做是任何人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这样。”

听到苏辰的话,柴荣自嘲一笑,很是感慨。

总有人会说,这皇帝疑心病太重了,整天不是猜忌这个,就是琢磨那个。

但是,你也不想想,你当上皇帝了,底下一帮人都在虎视眈眈,你不时刻警惕才怪呢?

实在是高处不胜寒,太没有安全感了。

就像汉文帝刘恒那样,他当初之所以能够当皇帝,不就是那些大臣心怀鬼胎,以为他好掌控嘛。

权力斗争之中,疑心病重不是坏事。

“这皇帝真不好当啊,不仅要琢磨天下,还要琢磨大臣,也不怪那么多皇帝寿命都不长。”

“唉~”

柴荣摇摇头,脸上带着无奈地叹了口气。

柴荣研究过历史上的皇帝,那么多皇帝,好多的寿命都不长。

能够活到五十以上的,只能说仅有少数。

大多数都是三十多,西十左右。

还有更低的呢,那些十多岁,二十多,还有几岁的。

除掉那些真的因为身体英年早逝,或者幼年早夭的。

还有那些只顾着享乐,搞垮了身体的。

其他的有作为的皇帝,好多都是不堪重负,而导致身体生病驾崩的。

“就是不知道,朕能够活到多少岁,希望活得久一点,那样朕才有时间统一华夏,早点结束这个乱世吧!”

柴荣忽然想到了自己,他不奢望长生,只希望多活久点,那样就可以有时间完成统一大业了。

早点统一,对华夏有好处,对百姓更是有利。

毕竟,每当华夏战乱时期,异族总会得到时机发展,再乱下去,事情可不太妙。

尤其是,如今的北方契丹人强大,不早点结束内耗,恐怕事情要糟。

————


    (http://www.aaazw.com/book/gj0ghh-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