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朝,雍正年间。
紫禁城,乾清宫。
“唉~,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太子在没有登上皇位之前,一切都有可能,甚至登上皇位之后,也不一定就坐稳了。”
雍正叹了口气,并不惊奇。
犹记得,当年他的父亲还在位的时候,那时候的太子可是他的大哥胤礽。
那时候,雍正自己还只是一个低调的王爷。
可是,最后不也是胤礽被囚禁,他赢了吗?
所以,雍正才会说,太子不一定稳稳拿到皇位。
华夏历史上,太多的太子,最后都没有得到皇位,被人给弄掉了,不在少数。
至于说,得到皇位,也不一定坐得稳。
那就是朱允炆了。
作为明朝之后的朝代,雍正太清楚朱允炆的结局了。
朱允炆虽然成功登上皇位,那又怎么样,最后还不是被他的好西叔给打败了。
“为了太子之位,太多的悲剧发生了,朕这才设立了秘密立储这个方法,朕感觉还不错。”
雍正提到他设立的秘密立储制度,还是有些骄傲的。
雍正就是经过残酷的夺嫡才登上皇位的,他非常清楚太子之位争斗的激烈。
为了自己子嗣和平一点,也为了朝局稳定,雍正想到了秘密立储制度。
这个方法,最起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太子之位的激烈和残酷。
…………
明朝末期,崇祯年间。
北平,皇宫。
“唉~,真想不通,皇帝有什么好当的,反正,朕不想当皇帝,要不是皇兄留下遗诏,朕都不想干了。”
听了苏辰的话,朱由检叹息一声,很是无奈。
朱由检只是个闲散王爷,一天天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多么舒服。
他从没有想要当这个皇帝。
要不是他的皇兄驾崩之后,没有子嗣,加上留下传位诏书,传位给自己。
崇祯绝对不干。
看看现在,自己登基之后,大明天灾不断,还发生了起义,外面又有异族虎视眈眈。
朱由检一想到他登基之后,那么多事情,一天天的宵衣旰食。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以至于,朱由检发现自己年纪轻轻,都开始未老先衰了。
整个人都不好了。
“唉~,皇兄啊皇兄,你坑死朕了!”
朱由检想到自己现在的日子,在对比起以前的快乐,欲哭无泪。
皇帝太难当了!
“实在不行,朕退位让贤,找个人来吧。”
想到现在的局面,朱由检产生了退位的想法。
…………
另一边。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期。
大都,皇宫。
“虽说结局不好,刘据最起码比秦朝的扶苏强。”
相比起扶苏,忽必烈还是更为欣赏刘据。
扶苏有些过于柔弱和迂腐了,以至于,他被一纸假的圣旨给骗自尽而亡。
蒙恬都怀疑圣旨的真假,扶苏却不听蒙恬的,干脆自尽,便宜了胡亥。
刘据则不一样,他眼见自辩无门,干脆首接起兵反抗。
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是最起码他不是窝囊地死去。
“当了几十年太子了,眼见快要上位了,却被陷害而死,朕都可以想象得到他的怨气有多大了。”
换做是忽必烈,他也会反抗。
坐以待毙不是他的性格。
不过,说真的,忽必烈还挺替刘据感到可惜的。
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子,好不容易就要轮到他了,却在最后关头被阴死了。
忽必烈都不敢想象,刘据死后怨气得有多大。
那么多年太子白干了。
————
北宋中期,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
开封府,皇宫。
“唉~,汉武帝刘彻晚年挺昏庸的,自己的太子都被别人陷害了,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年的培养。”
赵祯想到刘据的结局,摇摇头,颇为惋惜地叹了口气。
“呵呵,这是正常的,普通人到了老年尚且头脑迟钝,皇帝也一样,晚年的皇帝不如年轻时英明,那是很合理的。”
包拯闻言,微微一笑,并不意外。
人之一生,生老病死,这是必然的。
年轻时有活力,自然可以反应快速,到了暮年,头脑昏聩,这是常事。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的皇帝,年轻时英明神武,晚年会做出昏庸之事的原因。
“是啊!是人都会老,会犯错。”
“要是汉武帝少活一些年岁,他的很多错误就可以避免了,就像唐玄宗也是如此。”
赵祯从汉武帝刘彻想到了唐玄宗李隆基,这两人很是相像。
都是年轻之时,英明神武,把国家发展得十分好。
晚年了,就犯了不小的错误。
特别是李隆基,赵祯认为他要是少活十多年,在安史之乱前死去,那李隆基绝对是华夏皇帝排行榜前十。
有时候活得久,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情。
————
武周,女皇武则天时期。
东都洛阳城,皇宫。
“呵呵,卫青和霍去病给汉武帝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卫子夫那么贤惠的人,到头来竟然落得这种结局,让人很是讽刺啊。”
武则天讽刺一笑,为卫青他们感到不值得。
卫青和霍去病,为了汉朝,大败匈奴,功绩巨大。
皇后卫子夫贤良淑德,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尽力辅佐汉武帝刘彻。
到头来,自己的儿子却落得自尽而亡的结局。
武则天为他们感到不值得。
“此事确实遗憾,不过,小人难防,刘据被小人陷害而死,也变相说明他没有这个本事坐上皇位。”
在狄仁杰看来,权力之争就是那么残酷。
太子刘据被陷害而死,固然让人感到愤怒和遗憾。
但是,既然是出生在皇家,又坐上太子之位,那就要承受这一切。
刘据作为太子,还当了那么多年,他应该很明白权力之争的残酷。
可是,最后他还是斗不过,狄仁杰以为这是他的命数。
“是啊,不管如何厉害,只有最后成功的才是胜利者。”
武则天闻言,深以为然。
太子之位,看似离皇位很近,但是,只要一日没有从太子变成皇帝,他就会有失败的风险。
历朝历代不乏有太子失败的例子,汉朝的太子刘据、隋朝的太子杨勇以及唐朝的李建成。
这些都是皇位争斗的失败者。
————
(http://www.aaazw.com/book/gj0ghh-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