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琅琊三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琅琊三城

 

第69章 琅琊三城

萨垛战死,鹰愁山之围解开,整个獠人团体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曾经被獠人岭王萨垛镇压的部落,趁机反叛,进攻萨垛的亲信势力。

有心争夺岭王之位的野心家也趁机起兵,想从乱局之中捞取足够的好处。

巴廓战死,他的部落群龙无首,内部自戕夺权。

观童、踏信、昌海,三位前岭王萨垛麾下的大将,勉力维持局面。

镇南军从南州、安州、邕州三线出兵,对獠人的领地开始蚕食、击破。

从小部落开始,发展到进攻中型部落,萨垛死去后的两个月内,獠人就有七个部落被剿灭。

愿意归顺的便能活下,不愿意归顺的镇南军手起刀落,全部将其击杀。

岭南,南州,琅琊城。

陈卓在任命文书上盖下镇南军郎将印,红彤彤的印章落下,代表着任命文书生效。

南州折冲左府都尉宋宇,在鹰愁山负伤,从此不能再担任武职。

朝廷特恩准宋宇返回长安,入兵部为官。

南州折冲右府都尉袁莱战死鹰愁山,其妻子、儿子也被接回了长安。

将来等袁莱的儿子长大,会直接被选入禁军,成为拱卫太极宫的中坚力量。

宋宇、袁莱离去,南州折冲左府、右府便要重新挑选人继任。

经过两个月的商议,在陈卓的举荐下,南州三府的格局被重塑。

南州折冲中府,张玉任折冲都尉,沙摩柯任果毅都尉。

南州折冲左府,花云任折冲都尉,王璞任果毅都尉。

南州折冲右府,洛忍任折冲都尉,刘豹任果毅都尉。

沙迳依旧是陈卓的亲卫军统领,不过随着陈卓的官职升迁,沙迳的职权也越来越大。

至于苏亮,他亦挂了一个果毅都尉的虚职,暗中经营地网。

地网在南州的情报网已经彻底铺开,在獠人领地的情报网也开展得不错。

苏亮未来会让地网的耳目遍布岭南与獠人全境,成为陈卓的天眼!

南州三府全部变成了陈卓的人,这事儿要细论起来,有很多文章可做。

不过,曹宪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陈卓的举荐。

原因很简单,陈卓是他曹宪的贵人!

没有陈卓击杀萨垛,就不会有现在的大胜,他曹宪猴年马月能成为大将军?

十六卫大将军与十六卫将军就差一个字,多少人等了一辈子,熬了一辈子,都没有突破这个“坎儿”?

曹宪荣升十六卫大将军,是有运气在的。

大羽国南北交战,北方战事不利,若南面再吃败仗,大羽国可就危险了。

斩杀萨垛令局势扭转,人心稳定,李景深为了稳固人心,才提拔了曹荣。

“大人,这是近期獠人内部的动向。”

苏亮捧着两张文书,呈递给陈卓。

“观童频繁派人与我镇南军交战,抵抗一直最强。”

“昌海与踏信反倒是比较保守,没有过度与我们对战。”

“邕州、安州那边,有部分獠人部落尝试主动投诚。”

“对了,还有獠人部落送密信到琅琊城,联系沙摩柯都尉。”

陈卓翻阅着文书上的情报,笑呵呵地说道。

“獠人人心思变,看来这对待獠人的政策也要变一变了。”

“苏亮,晚一些将吾所写的奏疏送到大将军那边,请大将军代为送往长安。”

“对了,琅琊左城与琅琊右城的建造进度如何了?”

南州三府全部纳入陈卓的麾下后,陈卓就萌生了在南州左府与南州右府建造城池的念头。

琅琊城内如今已经有了三窑一厂,达到了工坊建造的饱和。

若还要新建工坊,除非扩建琅琊城,陈卓思来想去,决定建造琅琊左城与琅琊右城。

不过这琅琊左城与琅琊右城内,工坊目前暂定只有石蜜工坊与琉璃工坊。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修筑,如今两座城已经初具规模。

“启禀大人,蒯祥大匠今日才送来书信,称琅琊左城与琅琊右城主体结构已经完毕。”

“工坊以及内部结构再有一个月就能完成,之后再半个月,工坊便能开工。”

陈卓闻言微微颔首,神情松弛了不少。

“蒯祥是个人才,我记得他有两个儿子,本官身边少个书童,让他长子以后来本官身边吧。”

匠人的儿子能到郎将身边当书童长见识,这是天大的好事。

“遵命。”

琅琊左城与琅琊右城有条不紊地修建,而镇南军对獠人的进攻,逐步收紧。

尤其是南州三府的镇南军,稳扎稳打,将阵线推向了獠人的圣山——獠山。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就到了大羽国的除夕夜。

大羽皇帝李景深宴请群臣,太子李成英、蜀王李成会,以及临安公主、金陵公主亦参与夜宴。

大羽皇后长孙静亦亲自到了夜宴上,与文武百官同乐。

深夜,皇帝李景深由皇后亲自搀扶,到皇后的寝宫休息。

李景深今日喝了不少的酒,摇摇晃晃。

“朕,朕还没醉……”

皇后长孙静亲自为李景深脱去衣衫,道。

“陛下,您不该喝那么多酒,太医说,要您节劳慎酒。”

李景深闻言自嘲道。

“节劳?朕怎么节劳?辽西有战事,等开了春便要开始募兵。”

“江南去年闹了水患,匪灾不断才平息,还有西北!西北的回回也不消停!”

“朕若节劳,天下怎么办?好在岭南那边争气,就在今日曹宪还送来一封‘平獠疏’,据说是郎将陈卓亲自写的,朕还没看。”

长孙静扶着李景深躺在床榻上,又为他准备了一杯热茶。

“臣妾在山中诵经,也听过他的名声,是个不错的小将,还救过临安的命。”

长孙静醉心于佛道,一年来总有两三个月在山中诵经。

李景深闻言叹息一声,道。

“临安那丫头,从岭南回来越发能闹腾,上个月,求她兄长为她寻铺面,在兴宁坊开了一家什么‘岭南珍宝阁’。”

“堂堂公主皇亲贵胄,学着商贾去做生意,成何体统?”

皇后长孙静服侍李景深喝了半杯茶,柔声道。

“陛下,临安去岭南吃了不少苦,开铺子做生意能让她快活些,就由着她去吧,她还能逍遥多久?您不也没拦着她么?”


    (http://www.aaazw.com/book/gjaaag-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