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议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4章 议和

 

第94章 议和

陈卓对长孙玄机的戒备心放下了许多,道。

“自然是我暴打裴良一顿,让他道歉赔礼。”

长孙玄机笑了,道。

“陈大人,长安不是你的岭南道与岭西道,很多事光靠武力是行不通的。”

“就拿今日的事情来说,裴良在私下议论临安,说些粗鄙不堪的话,是他有错在先,你惩戒他不算什么。”

“可若你对他下死手,被他激怒,这有错的一方就成了你,到时候闹到御前,吃亏的还是你。”

陈卓看向长孙玄机,微微蹙眉。

“裴良,有那个脑子?”

长孙玄机仰面而笑,道。

“裴良是魏国公府次子,从小耳濡目染什么手段他没见过?不要小看裴良。”

“若我不在,临安就要亲自出来拦着你,到时候你们关系,更说不清了。”

陈卓沉默片刻,道。

“我对公主殿下,一片真心……”

长孙玄机摆了摆手,说道。

“陈大人,要在长安城立足,未来还要迎娶公主,光有真心是不够的。”

“陛下最宠爱临安公主,这驸马谁不想当?瞄准临安的人多着呢。”

“你要迎娶她,就要走得更高,岂能因为小小的裴良葬送前程?你说呢?”

陈卓回忆今天的事情,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终于反应过来。

裴良那家伙一个纨绔,竟然有这等算计。

“多谢长孙世子指点,陈卓受教了。”

长孙玄机哈哈大笑,道。

“陈大人不必谢我,毕竟,我也讨厌裴良那个混球。”

“陈大人有勇有谋,只是还缺少了一些磨炼,我相信,未来陈大人会是临安最好的依靠。”

当晚,裴良、王吉、文西,以及张晨、陆勇、李现之六个京城恶少。

跪在临安公主府外,向临安公主请罪、道歉。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翌日,黄昏。

皇帝李景深在寝宫内,不断翻阅工部送来的图纸,以及工部雕刻出来的曲辕犁模型,爱不释手。

“陛下!”

皇后长孙静为李景深端来参汤,轻声说道。

“您已经看了两个时辰了,还没看完么?外面的事情您就不管了?”

皇帝李景深摆弄着曲辕犁的模型,嘎吱嘎吱活动着。

他微微眯起眼睛,道。

“工部的速度很快,第一批曲辕犁月末就能建造完成,朕心甚慰啊。”

皇后长孙静走到李景深身边,道。

“陛下,昨夜裴善、王吉他们跑到临安府邸前下跪认错,那事您不知道?”

李景深眼皮都没抬一下,笑着说道。

“闹得满城皆知,朕岂能不知道?裴善这个混球,荒唐事做了不少,被陈卓修理了一番,也好。”

长孙静有些焦急,说道。

“陛下,城中现在都在传,临安与镇南军中郎将陈卓私下关系密切,这样传下去临安的名节怎么办?还请陛下管一管……”

她的话还未说完,李景深便叹息一声。

“皇后莫要忧虑,这传言遍布全城,你要朕怎么管?管住全城百姓的悠悠众口?”

“你不管此事很快就能过去,你若是管了,反而会坐实此事,让临安好好在公主府待着,少抛头露面,很快风声便会消去。”

顿了顿,李景深说道。

“不过,朕倒是觉得陈卓这小子有冲劲,不惧权贵,与北莽议和需要他这样的人。”

李景深已经拟定了与北莽议和的人选。

大羽国皇太子李成英、兵部尚书王剑、礼部尚书尹礼,以及兵部司郎中宋宇。

李景深觉得,让陈卓以岭南道中郎将的身份,暂领兵部司郎中之职位参与议和,是个不错的选择。

长安城,魏国公府。

“兄长,这次你千万要帮我,否则,我以后怎么在长安城立足?”

“我昨晚跪在临安公主府门前,死的心都有了!你知道长安街头巷尾怎么议论我的么?他们叫我‘跪族’!”

裴良跟在裴善身后,求裴善为他报仇。

“兄长,你身边高手多,羽林军里都是精锐,你选十个人,不!选五个人给我!”

“让我废了陈卓那个混蛋!断了他的手脚,让他一辈子不得翻身!”

裴善二十八九岁的样子,一身玄衣,浓眉大眼。

他被裴良烦得受不了了,道。

“父亲离京前怎么跟你说的,你都忘了?嗯?你这张嘴惹了多少麻烦事?”

“你说说你,整日跟那几个狐朋狗友玩乐也就算了,你还敢妄议临安公主?”

裴善指着裴良,数落道。

“要不是魏国公府的余荫,你有三个脑袋也得搬家!还敢跟我胡闹!”

“羽林军乃宿卫皇宫的亲卫,岂能为你去出气?再说了,陈卓是三五个人能抵得过的?”

裴善恨铁不成钢地教训裴良。

“我告诉你,这些日子给我老老实实地待在府中反省,不许出去。”

“我国与北莽议和在即,城中宵禁,羽林军更要整备宿卫宫城,参与夜巡。”

“为兄事务繁多不能在家中,你好好地反省,千万不可去惹麻烦!”

裴善的不管,令裴良很是郁闷。

裴良吃了大亏岂肯轻易放弃?便在府里冥思苦想报复陈卓的办法。

三日后,大羽国与北莽的第一场和谈,开始。

地点选在了礼部公廨内。

大羽国这边,皇太子、礼部尚书、兵部尚书,以及两位兵部司郎中。

北莽那边,北莽二皇子高洋、兵部侍郎刘洪,以及北莽将军李广齐至。

两国和谈第一场,一定是客客气气,彼此试探底线。

双方见礼之后,便开始商议正事。

北莽二皇子高洋身材高大,容貌俊美,充满了男子的阳刚之气。

他对李成英说道。

“太子殿下,我们是带着诚意来大羽国的,愿意化干戈为玉帛。”

李成英微微一笑,道。

“齐王殿下,不知你们北莽愿意接受什么条件?才愿意从辽东撤兵?”

奎明达围攻辽阳城,如今辽阳城防线摇摇欲坠。

只要北莽愿意撤兵,大羽国很快就能攻克辽阳城,光复辽东。

高洋微微一笑,道。

“其一,你我两国开放边贸,宣府、大同等地的边贸已经封禁许久,本王觉得开放边贸加强交流,对我们都有好处。”

“其二,我北莽出兵辽东,耗费了不少钱粮,银子我们便不要了,粮食我北莽要五十万石!”

“其三,我北莽撤离辽东之后,希望贵国不要与我北莽互相攻伐,令生灵涂炭。”


    (http://www.aaazw.com/book/gjaaag-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