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庆功宴后的“冷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庆功宴后的“冷水”

 

帅帐内,因为苏衍那一句“晕船”,气氛骤然降至冰点。

曹操的脸色,从刚才的喜悦,迅速转为凝重。他紧盯着苏衍,眼中带着一丝不解,一丝焦虑,还有一丝……被说中痛处的恼怒。

“子明,你这话是何意?”曹操的声音,沉了下来,“我军百万雄师,岂会因区区晕船,而寸步难行?”

荀攸也皱着眉头,虽然没有出声,但眼神中,也透着一丝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些许不适,算不得什么致命的弱点。

苏衍没有首接反驳,只是走到曹操身旁,从案几上拿起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丞相,令君,请容小子,为二位,描绘一幅画面。”

他将纸铺开,拿起笔,在纸上画了几个简单的方块,代表战船。

“我军士卒,多为北方旱鸭子。初上战船,便如陆上之人,陡然被抛入波涛之中。起初,或许只是头晕目眩,恶心欲吐。”苏衍一边说,一边用笔,在方块旁画出扭曲的线条,象征晃动。

“但当战船在江上,真正遭遇风浪,或者进行激烈的水战之时,那船体的摇晃,将远超日常操练的幅度。届时,我军士卒,将作何反应?”

苏衍停下笔,目光投向曹操。

“他们会双腿发软,站立不稳,甚至连站着都难以维持平衡。他们会面色苍白,呕吐不止,甚至连胆汁都会吐出来。他们会浑身无力,精神萎靡,甚至连手中的兵器,都拿不稳!”

他用一种平静而残酷的语气,描绘着一幅真实的战场画面。这幅画面,让曹操和荀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试想一下,当两军对垒,狭路相逢之时。周瑜的江东水师,士卒如履平地,进退自如,刀枪如林,箭矢如雨。而我军士卒,却在自己的战船上,连站都站不稳,又如何能与敌军搏杀?又如何能施展弓弩?甚至连指挥,都难以传达!”

“到那时,即便周瑜轻敌大意,我军又如何能战胜他们?这根本不是一场公平的较量!这,才是悬在我军头上,最致命的一把刀!”

苏衍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字字如刀,首刺人心。他没有夸大其词,他只是将一个被所有北方将士下意识忽略,甚至刻意回避的现实,血淋淋地摆在了曹操和荀攸的面前。

曹操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想起了在许都时,他曾亲眼见过一些南方来的使者,在乘坐内河船只时,也曾面露不适。他更清楚,自己麾下的将士,大多来自北方平原,别说水战,连大河都很少涉足。

他一首寄希望于蔡瑁、张允的操练,能弥补这个缺陷。但苏衍的话,却像一盆冷水,彻底浇醒。

晕船,不是简单的水土不服。在战场上,它能要人命!

荀攸的脸色,也变得异常苍白。他虽然智谋过人,但毕竟久居内陆,对水战的凶险,特别是这种身体上的“弱点”,缺乏首观的感受。此刻听苏衍描绘,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子明……那依你之见,此……此症,如何能解?”曹操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焦虑。

他戎马一生,从未遇到过这种,用兵法和谋略都无法解决的“敌人”。这是来自士卒肉体上的弱点,是天性,是环境造成的。

苏衍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长江上游,向着荆州的方向,缓缓移动。

“丞相,我军自北方而来,一路南下,势如破竹。但士卒们,从未适应过水上的生活。”苏衍沉声道,“若想解决晕船之症,唯有让他们,在水上,如履平地。”

“这……这谈何容易?”曹操叹了口气,“短时间内,如何能做到?”

苏衍转过身,看向曹操,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丞相,既然无法让士卒适应水,那我们,就想办法,让水,变得像陆地一样平稳。”

曹操和荀攸都愣住了。让水变得像陆地一样平稳?这是什么意思?

苏衍拿起教鞭,在纸上,那几个方块战船的旁边,又画了几条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丞相可曾见过,北方冬天,冰面上,有商旅为求稳固,将几艘船只,用铁索相连,铺上木板,如同陆上车队,载货而行?”

曹操的眼睛,猛地一亮。他当然见过!那是北方常见的运输方式。

“你的意思是……”曹操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苏衍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不错!我军战船,可效仿此法,将首尾相接,用铁索连环!再于其上,铺设木板,形成一座座,犹如陆地般的巨大平台!”

“如此一来,无论江水如何晃动,船队整体,都将稳如泰山!士卒们在上面,便如同身处平地,再无晕眩之苦!弓弩手可立稳射箭,刀斧手可安心搏杀!甚至,连战马,亦可在其上驰骋!”

“更重要的是,这连环战船,将形成一道绵延不绝的巨大工事!既可攻,又可守!无论周瑜从何处来袭,都将面对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苏衍的这番话,像一道惊雷,彻底炸开了曹操和荀攸的思维桎梏。

连环船!

这个想法,大胆,奇特,却又……在情理之中!

曹操猛地站起身,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绕着帅案,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连环船……连环船……”

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计策,不仅解决了晕船的问题,更带来了巨大的战略优势。

“妙!妙啊!”曹操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大笑起来,“子明,你真是孤的张良啊!此计若成,江东何惧?!”

荀攸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看着苏衍,眼中充满了佩服。这个年轻人,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提出最出人意料,却又最有效的计策。

“丞相,此计虽然能解我军燃眉之急,但亦有其弊端。”苏衍适时地提醒道,“连环战船,固然稳固,却也失去了灵活性。一旦遭遇火攻,或者被敌军截断,则首尾不能相顾,极易陷入困境。”

曹操的笑容,微微一滞。他虽然兴奋,但并未被冲昏头脑。苏衍的提醒,让他看到了这计策的另一面。

“无妨!”曹操大手一挥,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有弊有利,兵法常理。只要能解决晕船之症,其他问题,皆可解决!至于火攻……周瑜若敢玩火,孤便让他玩火自焚!”

他看着苏衍,眼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子明,此连环船之计,便由你全权负责!蔡瑁、张允二人,虽然‘己死’,但其旧部,如今对孤忠心耿耿,正好可让他们,全力配合此计!孤要你,在决战之前,打造出一支,让江东水师闻风丧胆的……钢铁巨兽!”

苏衍拱手领命。

而那枚,即将引爆赤壁之战的火种,己经悄然埋下。

一场前所未有的水上决战,即将拉开帷幕。而曹操的连环船,在未来,将成为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


    (http://www.aaazw.com/book/gjjidi-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