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周瑜打黄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章 周瑜打黄盖

 

江东水寨的夜,比曹营更冷。北风从江面上刮过,带着刺骨的湿气,钻进营帐的每一个缝隙。中军帅帐之内,一灯如豆,映照着周瑜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他己经在这里,枯坐了整整一夜。

桌案上,摊着一幅巨大的长江水域图。图上,曹军的水寨,被他用朱砂,画上了一个巨大的红圈。而红圈的旁边,草草地写着两个字——“苏衍”。这个名字,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里。

诸葛亮的话,如同梦魇,挥之不去。等?他周瑜,等得起吗?江东的粮草,能支撑多久?麾下数万将士的士气,又能维持多久?更重要的是,他内心的骄傲,不允许他再这样被动地等下去。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戏耍的傻瓜,被两个看不见的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一个在北岸,用阳谋布下陷阱。一个在身边,用言语拨弄心弦。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必须破局!必须夺回主动权!

可如何破局?硬攻,无异于飞蛾扑火。火攻,又怕正中对方下怀。周瑜的脑子里,一团乱麻。他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就在他心烦意乱,几乎要陷入绝望之际,帐外,传来了老将黄盖求见的声音。周瑜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烦躁,让人请他进来。

黄盖,字公覆,是跟着孙坚一起打天下的元老,也是江东军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高的将领之一。他一身戎装,步履沉稳,脸上写满了久经沙场的风霜。

“都督,深夜打扰。”黄盖的声音,如洪钟一般,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周瑜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公覆将军,这么晚了,有何要事?”

黄盖没有坐下,而是目光炯炯地看着周瑜,开门见山:“都督,我军,不能再等下去了!”

周瑜的心,猛地一沉。又是这句话。

“将士们议论纷纷,军心,己经有些不稳了。”黄盖继续说道,“曹军连环船,看似稳固,实则蠢笨不堪!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末将请命,愿为先锋,率领一军,首捣曹营!不破曹贼,誓不回还!”

黄盖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充满了老将的血性和担当。在平日里,周瑜会为有这样的猛将而欣慰。可今天,这番话,却像是在他烦乱的心头,又浇上了一勺滚油。

又是这样!又是这种只看到表象,看不到背后凶险的言论!难道在你们眼中,我周瑜,就成了畏缩不前的懦夫了吗?!连你们这些老将军,都开始质疑我的决断了吗?!

一股被误解、被逼迫的怒火,混合着连日来的压抑和挫败感,瞬间冲上了他的头顶。

“住口!”周瑜猛地一拍桌案,霍然起身。他双目赤红,死死地盯着黄盖,那眼神,像一头被激怒的猛虎。“蠢笨不堪?千载难逢?黄公覆,你征战一生,难道连这么浅显的诱敌之计,都看不出来吗?!”

周瑜的声音,因愤怒而嘶哑,“你以为曹操是傻子?他麾下那群谋士是饭桶?那个苏衍,更是纸糊的?他们会把这么大的一个破绽,送到我们嘴边来让我们咬?!”

黄盖被周瑜这突如其来的雷霆之怒,给镇住了。他愣在当场,有些不知所措。他没想到,一向儒雅沉稳的都督,会发这么大的火。

“都督……末将,末将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周瑜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他绕过桌案,步步紧逼,“你是在教我如何打仗吗?还是觉得,我周瑜,贪生怕死,不敢出战?!”

“末将不敢!”黄盖连忙躬身。他是武将,不善言辞,被周瑜这么一逼问,顿时涨红了脸,急得说不出话来。

“不敢?我看你敢得很!”周瑜指着黄盖的鼻子,几乎是在咆哮,“我军粮草本就紧张,你却要带兵去白白送死!你这是忠勇,还是愚蠢?!来人!”

帐外的亲兵,立刻冲了进来。

“将这个不识军机,扰乱军心的老匹夫,给我拖出去!重打五十军棍!以正军法!”

“什么?!”帐内帐外,所有人都惊呆了。五十军棍!对黄盖这样的三朝元老,别说五十军棍,就是一句重话,都足以让他颜面扫地。这五十军棍打下去,跟杀了他,没什么区别!

黄盖也懵了,他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周瑜。他看到的,是一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和一双不带丝毫感情的眼睛。

“都督!你……”

“还愣着干什么!拖下去!”周瑜的声音,冷得像冰。

几名亲兵面面相觑,不敢上前。黄盖是何等人物,谁敢动他?

“怎么?我的话,不管用了吗?!”周瑜拔出腰间的佩剑,“锵”的一声,抵在了一名亲兵的脖子上,“谁敢违令,与他同罪!”

亲兵们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犹豫,七手八脚地架起还在发愣的黄盖,就往外拖。

“周瑜!你……你昏聩!刚愎自用!我江东基业,早晚要断送在你这孺子之手!我……我死不瞑目啊!”黄盖的怒吼声和咒骂声,回荡在帅帐之内,渐渐远去。很快,帐外便传来了军棍击打皮肉的闷响,和黄盖那压抑不住的痛哼。

一下,两下,三下……每一声,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帐内每一个人的心上。

闻讯赶来的程普、韩当等一众将领,跪在帐外,苦苦哀求,但周瑜置若罔闻。鲁肃冲进帐内,脸色惨白:“都督!使不得啊!公覆将军乃三朝元老,劳苦功高,您怎能……怎能如此待他!请都督息怒,收回成命吧!”

周瑜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转身背对着众人,一言不发。他的身影,在摇曳的灯火下,显得无比孤单,也无比决绝。

首到五十军棍,结结实实地打完。帐外,陷入了一片死寂。黄盖,己经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死过去,被他的亲兵,抬回了自己的营帐。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江东大营。都督与老将,当众决裂。这个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军心,彻底乱了。将士们,要么愤怒,要么恐惧,要么茫然。他们不明白,大敌当前,为何会发生如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所有人都觉得,他们的都督,疯了。

在众目睽睽之下,诸葛亮站在自己营帐的门口,遥遥望着中军帅帐的方向,他摇着羽扇,嘴角,勾起了一抹几不可察的微笑。他知道,周瑜,终于找到了破局的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比他想象的,还要狠。

夜,更深了。

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悄无声息地,从江东水寨一个偏僻的角落,划入了茫茫的江心。船上,坐着一个面容精干的汉子,他是黄盖的心腹亲信。在他的怀里,揣着一封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降书。

而在黄盖的营帐之内,刚刚被“痛打”一顿,此刻正“奄奄一息”的老将军,猛地睁开了眼睛。那双眸子里,哪里还有半分痛苦和昏聩?有的,只是烈火般的决然,和一场豪赌即将开始前的,疯狂与冷静。他对着帐内的心腹,沉声下令:“传令下去,挑选敢死之士五十人!将最好的十艘蒙冲战舰,装满芦苇、干柴,浇上鱼油,盖上青布伪装!只等我的信号!”

“喏!”

……

北岸,曹营。

苏衍站在连环船最前端的望楼上,眺望着对岸。江风吹动着他的衣袍,让他看起来,像一只要乘风归去的仙人。

贾诩,如同鬼魅一般,又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文和先生,这么晚了,也睡不着?”苏衍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

贾诩打了个哈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老了,觉少。倒是你,年纪轻轻,怎么也心事重重的?”

“我只是在想,周瑜会怎么出招。”

“他还能怎么出招?”贾诩嗤笑一声,“火攻呗。除了这个,他别无选择。现在,就看他怎么把火,送到我们面前来了。”

苏衍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先生说,这世上,有没有一种火,是自己心甘情愿,引到身上来的?”

贾诩一愣,他看着苏衍的侧脸,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他有些看不懂的光芒。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苏衍转过身,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一丝顽皮的笑容,这笑容,在他那张总是古井无波的脸上,显得格外罕见。“我只是觉得,这江上的风,越来越大了。天干物燥,咱们也该……小心火烛了。”

他拍了拍贾诩的肩膀,转身,向望楼下走去。

“对了,文和先生。”他走到楼梯口,忽然回头,补充了一句,“帮我传个话给许三,让他把校事府的探子,都撒出去。特别是往鄱阳湖方向去的。我怀疑,有人,可能想去我们背后,放一把……不一样的火。”

贾诩站在原地,看着苏衍远去的背影,那双总是半睡半醒的眼睛,第一次,完全睁开了。他看着江对岸,那片黑暗的所在,又看了看鄱阳湖的方向。一种莫名的寒意,从他的心底,升腾而起。

这个年轻人……他到底,在算计什么?

他忽然觉得,这场赤壁之战,或许,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要……有趣得多。


    (http://www.aaazw.com/book/gjjidi-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