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武醒来时,己是第二天的黄昏。
他不是被救醒的,而是被一股郁结于胸的愤懑给活活憋醒的。一睁眼,看到的便是十几双同样布满血丝的眼睛,昔日同袍们或坐或立,围着他,整个院子里死气沉沉,连风都仿佛带着血腥味。
“程大哥,你醒了!”一个年轻的校尉递过来一碗水。
程武没有接,他撑着身子坐起,目光扫过众人,沙哑地开口:“都看到了?”
众人默默点头。那封字字诛心的“密信”,此刻就放在院中的石桌上,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大都督……”程武的声音哽咽了,他一拳狠狠砸在地上,指节瞬间鲜血淋漓,“大都督尸骨未寒,尸骨未寒啊!”
“主公他……他怎能如此!”
“我等为江东抛头颅、洒热血,难道就是为了让他拿我们的性命,去讨好刘备吗?”
“周都督泉下有知,怕是要气得掀开棺材板!”
积压的怨气一旦决堤,便再也无法收拾。这些被俘的江东将校,尤其是周瑜的旧部,他们的信仰崩塌了。他们曾以为自己是为江东基业而战,是为英雄的遗志而战。可那封信告诉他们,他们的一切牺牲,不过是孙权政治交易桌上的一枚筹码,随时可以被舍弃,甚至可以用来献媚于曾经的死敌。
这种背叛感,比战败本身更让人心寒。
就在院中气氛压抑到极点时,满宠来了。
他依旧是一副文士打扮,神情平和,身后跟着两名小吏,抬着一个箱子。
“诸位将军。”满宠对着众人微微一揖,“苏将军体恤各位思乡心切,特命我来,为诸位办一件事。”
他挥了挥手,小吏打开箱子,里面竟是上好的笔、墨、纸、砚。
“苏将军有令,各位可以写一封家书,报个平安。写好之后,由我方派人,设法送过江去,交到你们家人手中。”满一宠脸的“仁慈”。
院中顿时一片死寂。
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不解。这苏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战俘写家书,自古有之,但大多是胜利者用来瓦解敌军士气的手段。可现在,他就不怕我们泄露军情吗?
程武死死地盯着满宠,忽然,他明白了。
泄露军情?苏衍根本不怕!他甚至巴不得我们写!他要我们写的,不是什么军情,而是昨天看到的一切!
这哪里是体恤,这分明是递过来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想通了这一层,程武非但没有愤怒,眼中反而燃起了一股决绝的火焰。
好!苏衍,你够狠!你想借我们的手,去捅江东一刀,那我就如你所愿!
与其让你拿着这封信去羞辱江东,不如由我,由我们这些周都督的旧部,亲口将这个“真相”,告诉江东的袍泽故旧!
“好!”程武从地上一跃而起,大步走到箱子前,抓起一管毛笔,“我写!”
他没有去拿那些洁白的纸,而是从怀中掏出那张被他鲜血染红的绢帛,小心翼翼地铺在石桌上。
“程大哥,你这是……”
“我要让江东的兄弟们看看!看看主公是怎么对待为他卖命的将士的!看看周都督的血,是怎么被人拿去染红刘备的将旗的!”
程武双目赤红,提笔蘸墨。他写的不是家书,而是一封血泪交织的控诉信。他没有提曹军的兵力部署,没有提江陵的城防,通篇只写了一件事——周瑜死得有多冤,孙权忘记得有多快。
“……瑜公呕心沥血,图谋荆襄,毕生之愿,尽在江陵。然今主上,竟以江陵媚于刘备,以瑜公未竟之业,作玄德入蜀之资!瑜公在天有灵,当泣血九泉!我等身陷囹圄,生死未卜,所憾者非一己之性命,实为瑜公之不值,为江东基业之不平……”
他一边写,一边流泪,墨迹混着泪水,在纸上洇开,字字泣血。
院中的其他将校,尤其是周瑜旧部,全都被程武的悲愤所感染。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拿起笔墨,开始奋笔疾书。
他们写给在江东军中担任要职的兄长,写给在朝中为官的叔父,写给一同长大的同袍,写给一手提拔自己的恩主。
一时间,小小的院落里,只剩下毛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压抑不住的啜泣声。
许褚奉命来“审查”这些信件,防止其中夹带军机。他粗略地翻了几封,却看得一头雾水。
“将军,”他拿着一沓湿漉漉的信纸找到苏衍,满脸困惑,“他们信里没写兵法,光哭了,哭得纸都湿了,还骂孙权不是东西。这……这也算军机?”
苏衍接过信,扫了一眼,笑了。
“这当然不算军机。”他将信件重新递还给许褚,“这是最好的通行令牌。仲康,派最可靠的人,务必将这些信,一封不落地送到它们该去的地方。”
“是!”许褚虽然还是不懂,但执行命令向来干脆。
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
这些饱含着个人情感、充满了血泪控诉的“家书”,如同一颗颗精准投送的病毒,越过长江天险,在江东的军政高层中,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悄然传播。
建业,大将军府。
吕蒙正与一位老将对弈,一名亲兵匆匆入内,递上一封来自他远房堂弟的“家书”。他拆开信,起初还面带关切,可读着读着,他捏着信纸的手越收越紧,脸色铁青,棋子“啪”的一声被他捏得粉碎。
吴郡,陆氏府邸。
陆逊正在灯下读着兵书,管家送来一封故友之子的信件。看完之后,这位一向沉稳的年轻人,罕见地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良久无言。
豫章,太守府。
……
一封、两封、十封、数十封……
这些信件的来源各不相同,有父子、有兄弟、有同袍、有师生,但它们指向的核心内容,却惊人地一致:主公孙权,为了与刘备联合,竟许诺将周都督用命换来的江陵城,拱手相送!
私人信件的真实感,远非官方的布告或坊间的流言可比。当一个、两个、甚至十几个身居高位者,都从自己最信任的渠道,听到了同一个匪夷所思的消息时,怀疑便开始发酵,愤怒随之点燃。
一时间,整个江东上层,暗流涌动。
将军们在军帐中议论,文官们在府邸里密谈。周瑜的名字,被前所未有地频繁提起。赤壁大胜的荣光,南郡苦战的艰辛,巴丘病逝的悲怆……所有关于这位故去英雄的记忆,都被这封“密信”重新激活,并与孙权的“背叛”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舆论的战场,在苏衍的精心布局下,己经悄然从江陵城下,扩大到了整个江东!
风暴,正在酝酿。
(http://www.aaazw.com/book/gjjidi-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