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赤露着身体静静躺在棺材之中,他的肌肤泛着一种不自然的青白色。
这诡异的一幕让我头皮发麻,一阵寒意从脚底窜到头顶,下意识躲在肖年身后。
师父看到突然冒出来的男婴,也不禁有一瞬的惊愕,他那一向沉稳的脸上,此刻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讶。
郑业华在看到男婴的瞬间,眼底先是闪过震惊,紧接着,泪水不受控制在眼眶里打转,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声音带着颤抖和哽咽轻轻唤道:“阿成……”
他伸出颤颤巍巍的手去试探他的鼻息,然而,片刻之后,他的手无力地垂落,泪水夺眶而出,脸上满是绝望。
男婴死了。
他又将目光移向高甜因被缝尸针缝过而显得扭曲的五官,那原本熟悉而美丽的面容此刻变得如此陌生和恐怖,他情绪在暴怒的边缘游走,连带着呼吸都有些不顺畅,仿佛下一秒就会被心中的怒火吞噬。
在场的人看到这一幕,眼中的悲痛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心中的怒火更是彻底被点燃。他们紧紧握着拳头,脸上写满了愤怒与哀伤。
郑业华闭上眼睛,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与愤怒,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把棺材盖合上。
他冲人群里喊道:“老十,把绳子丢下来,开始栓棺吧。”
栓棺取棺的过程中,大家都没有说话,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来气,每个人只是默默忙着手中的活。
待棺木被顺利抬出去后,他们往坑里丢了一个萝卜,这叫避免空穴,又在里面撒上石灰和五谷“净化气场”,最后众人齐心协力,覆土填平。
做完这些,临走时要用黑布将整个棺木包裹住,而那两根燃烧的香烛,要亡者的双亲抬着走在棺材面前,为逝者照亮前往新归宿的道路。
“甜甜,我们回家了。”人群中,一个妇女嘶哑着声音喊道。
七八个大汉合力,将棺材抬到山下的马车上,队伍再次前进,缓缓往新坟的位置出发。
漆黑的夜,阴风阵阵,路上的队伍里时不时传来隐隐约约的哭泣声,让氛围愈发压抑。
大概行驶了西十来分钟,在他们的带领下,终于来到了新坟地址。那是一处平地,周围的树木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意外的是,连不懂风水的我都觉得这里很舒服,风刮过也没那么阴森。
己经有十几个人在原地等候,他们静静得站着,身后放置着一副大红棺材。
随着马车缓缓停下,车轮在地上碾出两道浅浅的痕迹。众人纷纷围拢过来,站在马车两旁,神情凝重,小心翼翼把旧棺从车上移下来,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谨慎,仿佛生怕惊扰到棺中的亡魂。
之后,大家又戴好手套,准备开棺移尸。
还没开棺时,只见郑业华默默离开人群,独自走到路边的草丛旁。他从兜里掏出烟盒,抽出一根烟,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在他面前缭绕,模糊了他的面容。
他就这样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稍微缓解心中那如潮水般汹涌的悲痛。
等到母子俩的尸体全被移到新棺里时,那个魁梧大汉才发现郑业华的身影。
他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郑业华身旁停下,也点了根烟,他一边轻轻拍着郑业华的背,一边凑在他耳边小声说着什么。
而这边,做好一切准备仪式后,众人开始往棺材里放置随葬品。
放完随葬品准备封棺,新棺下葬前要暖穴,亡者家属手持稻谷和黄纸,点燃后顺时针绕了三圈,火苗瞬间窜起,照亮了墓穴。
师父则神情庄重地先围着墓地一圈插了十三支红烛,之后杀鸡点碑,鸡血滴落在墓碑上,带着一种神秘的仪式感。
做完这些,师父才开始指挥落棺下葬。
“现场有属马的,转身回避。”师父大声喊着道,众人听闻,纷纷看向西周,确认自己的属相后,属马的人赶忙转身背对墓穴。
下葬后,师父往棺材西周撒着五谷杂粮、和硬币,亡者至亲就开始挨个捧土,一捧一捧洒落在棺材上。
填土封穴后,也就到了祭祀环节。贡品要有茶三杯、酒五杯、三牲(猪、鸡、鱼),点心、水果五份,七星钱一包,香一对,白蜡烛一对,鲜花两束。
焚烧环节的纸扎跟平时差不多,金山银山,金库银库,聚宝盆、百宝箱什么的,这些纸扎在火焰中渐渐化为灰烬。
上香敬酒烧纸,先祭山神,后祭亡魂。
移坟仪式到这里就结束了,众人虽满心不舍,但也只能离去。
留在后面的几个人则要烧棺,移坟结束后的旧棺不能保留,要在新坟周围烧毁。几个大汉手持斧头,把那副旧棺砍成毁,后点火焚烧。
“师傅,回家吃碗团子再走吧。”郑业华来到我们的马车前,他的脸上带着疲惫与感激,眼中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
师父缓缓点了点头。
下葬后众人要聚在一起去主家吃东西,这是当地的习俗。食物一般有糯米团子、糯米饭和糯米糕,这叫抢遗饭,若是主家亲口邀请,是要答应的。
我们跟着郑业华来到他家,深夜的院子里灯火通明,院子一角的大锅正里煮着东西,热气不断向上攀升,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带着糯米团子特有的香甜气息。
前来的众人己经围在桌子,吃着夜宵。
见我们走来,主家热情地从锅里捞出三碗糯米团子,微笑着说道:“糖水在那边。”
我们三人赶忙上前双手接过团子,在对面的桌上舀了糖水浇在团子上,随后坐在桌前吃着这份遗饭。糯米团子入口即化,甜在嘴里,却又带着一丝说不出的沉重。
“师傅,天黑路远,我就不留你们了。”刚吃好,郑业华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袋用红布和红线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神情恭敬地递给师父。
师父接过包裹后,轻轻点了点头,“嗯,三天后记得去圆坟,以后有什么事的话,可以电话联系。”说着,师父掏出手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刚起身要走,师父看看我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对郑业华说道:“弄两根红线给娃吧,年龄还小。”
郑业华立即明白过来,连忙说道:“好,我差点给忘了。”说完,转身朝屋里快步走去,脚步匆匆,仿佛生怕耽误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很快,他手里拿来三根红线走了出来,师父接过红线后,才带着我们离开。
回家的路上,师父让我们把红线拴在胸前的衣扣上,我和肖年乖乖学着他的样子做起来,那红线在胸前轻轻晃动,似乎是一种守护的力量。
少了来时的队伍,这回程的路上确实有些安静。
从他们村子出来后,经过莲花大道,刚要岔入前往我们村子的路口时,马路旁却听到了一声陌生人的呼喊。
“小年,小年,你要回家吗?等等我。”
(http://www.aaazw.com/book/iadjdd-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