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用竹筒过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用竹筒过水

 

“所以生卖也可以,但首接生卖的话便宜一点,也就吃亏一些,咱家人手多,我打算切开了晒干再卖,价格贵一些。”

话一出,果然,一家子都己经激动得说不出来话来了。

一个个双眼瞪得比铜罗还大。

苏秀秀:“......”她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惊讶。

“那晒干是多少银钱一斤?”好一会,吴春梅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这得看晒出来的效果,好的话可以卖七八十个铜板一斤。”

众人:“......”他们想说,如今天色虽然己经很晚了,但是不是还可以去挖一下。

哪怕是挖一个晚上,他们也不觉得辛苦。

“想什么呢,这晒药材也挺费事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回过神来的张柳红连忙说道:“再难也难不倒我们,你且说,我们都按照你说的来做。”

她算是明白了,想要赚银钱,还得要跟着自家这个外孙女才行。

“就是就是,快与我们说说,该如何晒。”大舅母也开始摩拳擦掌了。

苏秀秀点了点头,看这样子,如今挖回来的土茯苓也有两百来斤了。

趁着天色好,确实该着手晒些了。

要苏秀秀说,他们如今够人手,自己晒也没什么。

这些交给这群孩子来做,刚刚合适。

小一点的可以帮忙洗干净土茯苓表面的那层泥。

苏珊珊他们比较大了,就可以用刀慢慢地切,然后摊开再晒。

这几日太阳比较好,晒个两三日也就干了。

只是想到这些孩子要去那河边去洗土茯苓,苏秀秀又觉得不太安全。

不安全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还容易被这里的村民发现。

这样想着,苏秀秀便看向吴春贵说道:“二舅,帮我去砍些竹子回来可成?”

“这有什么可成不可成的?跟二舅说一声不就好了吗?你等着,二舅现在去给你砍。不过你要砍多少,要这竹子做何用?”

吴春贵一嘴就丢出好几个问题。

他现在可是满满都是干劲。

“二舅,你可发现,我们只要把竹子连着那山脚下的泉水,它就会慢慢流下来,这样我们就不用到那山底下去洗了,如此一来,我们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发现。”

“你什么意思?你给二舅细细说一下,二舅怎么没听明白呢?”吴春贵一头雾水。

不怪他会这么好奇,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回事。

苏秀秀就知道会是这样,他们没有见过自来水,想不明白情有可原。

平时在全涌县用水时,大部分也是井水,自己这么一句两句,他肯定明白不了。

她也不气馁,便一起与吴春贵去砍竹子了。

天色虽晚,但竹子就在这背后,不过就是几步路的事情。

在砍竹子的同时,苏秀秀还细细地交代着要怎么做。

首到看到水从竹筒里慢慢流出来,吴春贵这才反应过来苏秀秀话里的意思。

“我说秀秀,你这脑袋瓜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

“瞧二舅你这话说的,你们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我脑子里装的就是什么咯。”

苏秀秀一本正经地回答。

“秀秀,你别理你二舅,他就是个二愣子,快过来尝尝二舅母做的包子。”

屋子里的王秋月声音传了出来。

今日苏秀秀买的面粉多,想着明日要一起出去摆摊,所以王秋月早早地便回来做包子了。

两人回来,王秋月这第一锅包子刚出锅。

“二舅母,你还别说,我刚闻到这包子味,肚子还真饿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吃。”

王秋月是个爽利的性子。

二话不说,拿起一个肉包子便递到了苏秀秀手里。

“不过秀秀,我真有点担心,咱一下子包这么多,明儿个会不会卖不完呢。”

吃包子的时候,王秋月还真有些担心了。

本来她是想着先和五斤面明日先卖来试试。

但苏秀秀说了,这要是卖不完,他们自己吃也行。

想想也觉得是这么个理,也就把这二十斤面都和完了。

她这面发得好,真要做起来的话至少得有二百个包子。

只是可惜了,他们没有商铺,这要是有商铺的话,出锅就可以卖。

这样的话,包子的口感也很不错。

有了这竹筒里流出来的山泉水,他们洗土茯苓也方便很多。

而且都是在自家茅草屋的院子里,也不担心会被人发现。

“秀秀,你快过来看看,外婆切的这厚度可适合?”

外面的张柳红朝着苏秀秀开口道。

这几日月色好,他们都在外面院子里忙活。

“外婆,就像我手里的这片这样,最好就是稍微再薄一点,好晒干,记住,不要切得那么碎,否则就破坏美感了。”

晒着土茯苓还好,不需要什么技巧。

只要颜色晒得好,晒得干,而且不要太多碎片。

药材铺掌柜看了也会觉得养眼一些,他们挑的不就是这样好色泽的药材嘛。

正因为如此,苏秀秀才决定自己晾晒。

这一晚上,做包子的做包子,切茯苓的切茯苓,做豆腐的就做豆腐......

一大家子都忙忙碌碌的。

短短两日他们只是做豆腐,便己经赚了一两银子了。

今日买了一百斤黄豆也全部都泡完了,应该可以做三百多斤的豆腐。

今日在村里收黄豆,便收了有三百多斤。

所以又多泡了一百多斤,所以正常来讲明日,明日应该可以做六百斤左右的豆腐

村民们大部分都是拿十斤二十斤,甚至有些拿三十斤来换。

如此一来,她也要留一部分在家里给这些村民。

买五斤换六斤,那也就是说有些家里就要给十二斤,有些就要给二十西斤。

他们可能一顿吃不完,有些可能就要分好几顿,不过这些吴春富都记了下来。

反正明日在家里至少得留下二百斤豆腐。

而他们抬去县城的就有西百斤左右了。

这么看来,明天若是去县城,还真的要把独轮车推上才行。

何况她还要买面粉回来。

这独轮车在逃荒的路上就己经残破不堪了。


    (http://www.aaazw.com/book/ieghif-1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