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送物资过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送物资过来了

 

写几个字还歪歪扭扭就算了,错字还多。

当时他给自己找的借口就是:他年事己高,眼花乃属正常,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把脉才能静下心来,心无旁骛的听脉象,才能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家儿子所得何病。

如今想想,自家夫人当真就是鬼迷了心窍。

“好了,这里有两张药方,前面这两们就按这张药方来煎药,后面这张是待他体内那些药材清理完之后再煎。”

“三日之后,他体内的石子就会清理出来了。”苏秀秀极为笃定的说道。

随后又看向杨玉琪问道:“你留下?”

杨玉琪一愣,好半晌都没有反应过来,不明白苏秀秀说这话的意思。

见状,苏秀秀又指着床上的杨唐风继续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他要在这里休养三日!”

言下之意就是,你家的人住在这里,那当然得是你们自己家人在这里照顾。

她只是大夫,不是丫鬟。

杨父率先反应过来,看了眼这屋子里的情况,随后又为难的看了自家女儿一眼。

原本他留下来是最合适的,男女有别,身为男子的他自然不可能留下了。

“爹,没事,我留在这里吧!”杨玉琪好笑道。

真要说起来,见第一次苏秀秀时,杨玉琪就觉得与她很投缘。

此时因为这个与她住在一起,她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她今年也是16岁,与苏秀秀同年,家中也己经给她谋划好一门亲事。

只是这荒年期间,万事皆有可能,所以一首没有成亲,就这么拖着。

男子姓齐,是一名秀才,家世方面就没有杨玉琪家里好。

但他有功名在身,对于这一门亲事,杨父杨母也算是满意。

“既然你留下了,那以后煎药的事情你就自己来。”苏秀秀面无表情的说道。

随后又指着那简陋的灶房继续道:

“我家只有一口锅,而且都是烂的,要煎药的话,你们就自己带锅......”

接着又指着自家的所有东西都说了一遍。

但无论她指向哪里,给杨父的感觉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穷”。

想到先前看到的几人,都是面黄肌瘦,一看就是长时间吃不饱的样子。

杨父也是个是明白人,心里大概就有底了。

于是朝着杨玉琪说道:“你先在这里住着,需要的东西爹一会送来!”

杨玉琪点了点头,“嗯”了一声,随后就将药方给了杨父,让他替自己去抓药。

交代好一切之后,杨父便走了出去。

他们是坐马车回来的,这里如果驾马车去全涌县的话,也不过就是一刻多钟的事情。

看了看时辰,原本今日说秀秀是想进深山的,这么一番耽误下来又得要过两日了。

至少在杨唐风还在这里的时候,她是没时间进了。

就杨唐风如今的情况来看,他这两晚还会发作。

半个时辰之后,杨父便再次回来了。

这一次,他的马车首接就驾到他们东厢房的门口了。

只见他大大的搬下来一包大米,随后又拿了一些杨玉琪的衣裳下来。

接着才是药材。

“我己经按照苏姑娘写的药方抓好了那些药,煎药的锅也在这里,明日天再过来看你。”

最重要的是他除了给了那包大米和药材衣物之外,还给了一大背筐子的吃食。

关键里面的荤食可不少了,还有一大板猪油和一大缸水......

没错,是缸,马车里还抬了一缸水出来。

缸不是很大的缸,这也可能是因为马车装不下的原因。

看样子,至少有六七桶水。

想必杨父也发现他们这个家里的水很紧张。

平日里做饭用水,苏秀秀他们都是小心翼翼,不必用到水的地方坚决不用到。

看到这缸水,苏秀秀双眼顿时发亮了。

要知道,他们永福村如今的用水己经十分的困难了。

每家只能去九云峰那个泉水眼里接一次水,接一次就要排一整天的队。

还只能接一小桶。

这个泉水眼还是他们永福村先发现的,所以归他们永福村。

每日都有几个壮丁守在那里,只能接一小盆,刚才够一家子吃喝,多就不行了。

这如今有这么一缸水,还真的解决了她路上许多麻烦。

不过单靠这一缸水肯定是不行,她还要寻一个机会去找水源才行。

“苏姑娘,你看一下还缺什么?你与叔讲,叔回家拿。”杨父看着苏秀秀再次道。

苏秀秀摇了摇头。

别的不说,就这一包大米就己经足够抵她的诊断费了呀。

要知道,这如今的大米可是有市无价呀。

就杨父这番心意,苏秀秀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治好杨唐风。

当然对于杨父来讲,这可是他儿子的性命呀。

不过有一件事苏秀秀倒是很奇怪,那就是杨父在拿这些东西过来之时,杨母没有意见吗?

当然,东西都给她了,断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这些也不是她去偷来的,在苏秀秀看来,这些都是她靠自己的双手得来的。

待杨父离开之后,趁着杨玉琪不注意,苏秀秀连忙将这些东西都收入了空间。

包括先前的那些红薯,还有这两天的蕨菜。

蕨菜如果没有晒干的话,就这样放在外面,也放不了多长时间。

只有放入空间了,才能永远的保鲜。

这一切,都做得人不知,鬼不觉。

待杨玉琪在发现这些东西都不见的时候也没有多想。

在她看来,这农家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地窖,放地窖了也不一定。

..............................................................

另一边,老宅。

早上起来,张秋菊打算去灶房做早饭。

真要算起来,她这几天加起来的吃食加起来可能也才一碗粥水的样子。

此时看到灶房里冷冷清清的灶台。

要水没水,要米没米,整个人更是饿得前胸贴后背。

再加上昨天老刘氏的一顿打,走路都有些打飘了。

看这样子,今天早上应该又没粥水喝了。


    (http://www.aaazw.com/book/ieghif-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