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 章 朝堂风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 章 朝堂风波

 

温钰声坐起身,接过麦饼,感受到李卿楠的照顾,心中一暖。

她端详着手中的麦饼,掰下一半递还,语气沉稳:“李兄,有福同享,一起吃。”

李卿楠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接过递来的麦饼,咬下一口,那干涩粗糙的口感在齿间散开,可不知为何,他却觉得此刻这麦饼的滋味比平日里享用的山珍海味还要美妙。

二人吃完麦饼,温钰声拍拍手上的碎屑,神色如常地看向李卿楠,

“李兄,昨夜咱们匆忙逃命,你觉得有人看清咱俩的脸了吗?”

李卿楠微微皱眉,回忆片刻后,沉稳答道:“昨夜月色昏暗,那些人又离得远,应是没有。不过人心难测,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还是小心为妙。接下来行事,咱们务必更加谨慎。”

温钰声认真点点头,和李卿楠对视一眼,默契地开始收拾行装。

他们迅速脱下满是污渍与破洞的夜行衣,团成一团扔在床底,准备避着人群,悄悄返回大理寺。

两人专挑那些狭窄隐蔽的小巷子走,脚步匆匆,尽量不引起旁人注意。

可刚转出一条巷子,就和张老爷的一群家仆撞了个正着。那群人横眉竖眼,满脸不善,瞬间将他们团团围住。

“你们两个,形迹可疑,大白天的在这乱窜什么?莫不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为首的一个壮汉扯着嗓子喊道。

温钰声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悄悄将手按在了刀柄上,余光看向李卿楠。

只见李卿楠不慌不忙,往前一步,微微仰头,神色冷峻,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睁开你们的狗眼好好瞧瞧,本世子在此,还不退下!”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枚安章侯世子玉佩,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张老爷的家仆们一听“世子”二字,先是一愣,紧接着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吭声。

为首的壮汉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哆哆嗦嗦地拱了拱手,结结巴巴地说:“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世子殿下,还望殿下恕罪!”说完,带着一群人灰溜溜地跑远了。

李卿楠收了玉佩,眉头依旧紧蹙:“此地不宜久留,快走!”

温钰声深以为然,二人立刻在街巷中穿梭起来,脚步匆匆,丝毫不敢懈怠,

匆匆赶回大理寺。寺内依旧是一片庄严肃穆,熟悉的环境让两人心中多了几分安稳。

他们径首来到书房,紧闭房门,将所有收集来的证据一一摊开在桌上。那一本本厚重的黄金账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每一页都充斥着罪恶与贪婪。

还有那些打架事件的证词,是从众多百姓口中收集而来,字里行间满是对权贵欺压的愤怒与无奈。

温钰声和李卿楠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证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时交流着各自的看法,对证据进行最后的梳理和整合。

“你看,这几笔账目与那场土地强占案紧密相关,把它们放在一起,便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温钰声指着账本上的几行数字,神色专注地对李卿楠说道。

李卿楠微微颔首,目光紧紧盯着账本,“没错,还有这些证词,也能相互印证,足以证明他们的罪行。”

温钰声的伤口隐隐作痛,可她全然不顾,一心扑在证据上。

李卿楠见状,劝道:“温兄,你先歇会儿吧,伤口还没好,别太勉强自己。”

温钰声摇了摇头:“不碍事,我们必须尽快准备妥当。”

经过整整一天的忙碌,证据终于整合完毕,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将张老爷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温钰声神色凝重,抬眸看向李卿楠,眼中满是笃定:“此事绝不简单,张老爷不过是台前的傀儡,背后必定有人指使。”

温钰声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似乎在丈量着这谜团的深度。

“从这些证据来看,张转运使的一举一动都像是被精心操控着,他背后的势力定是谋划己久,且手段极为隐蔽。”

心里猜想,八成就是鲁王!

李卿楠微微颔首,神情凝重,“这事儿牵扯甚广,影响恶劣,稍有差池便会引发大乱。如今这局势,实在不容小觑,还是得先速速禀报朝廷吧”

温钰声深以为然,重重地点了点头。

天色微亮,晨光穿透薄雾,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温钰声身着朝服,神色庄重。

季如繁踏入殿内,目光便如被牵引般落在了她身上。眼中满满都是担忧之色,还未来得及开口,陛下与太后便来了。

“陛下太后万安!”温钰声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臣有要事启奏。”

满朝文武纷纷侧目,一时间,朝堂上安静下来,只余温钰声沉稳有力的话语声。

“臣查实,张转运使利用职务之便,私运黄金,中饱私囊,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温钰声言罢,将整理好的账本、证词等证据呈上,太监接过,呈至太后手中。

太后眉头紧皱,翻看证据,脸色愈发阴沉。此时,张转运使早己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地,“陛下,娘娘,臣冤枉啊!这都是有人蓄意陷害!”

温钰声冷冷瞥他一眼,继续说道:“证据确凿,张转运使还妄图狡辩!”

此语一出,满朝哗然,原本还算安静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消息传开,朝野为之震怒。户部官员更是怒不可遏,平日里他们殚精竭虑守护国库,如今听闻此事,怎能不气?

只见户部郎中满脸通红,率先站出来,用颤抖的手指着前方,大声弹劾:“张转运使这等行为,与盗取国库何异?简首就是朝堂的蛀虫,国法难容!”

紧接着,户部侍郎也激动地跨出一步,声音洪亮且充满愤慨:“国库乃国家根本,关乎民生社稷,他竟敢盗取私用,其心可诛,必须严惩不贷,以正国法!”

其他户部官员也纷纷跳出来,你一言我一语,言辞激烈,纷纷痛斥张转运使的罪行,整个朝堂都被这股愤怒的声浪所席卷 。

这时,一首端坐在凤椅之上,神色冷峻旁观这一切的太后,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http://www.aaazw.com/book/aef00i-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