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哈佛草坪的午后光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哈佛草坪的午后光影

 

波士顿五月的风裹着常春藤清香,苏悦悦抱着《国际金融案例集》走过威德纳图书馆时,发带被风掀起。她转身去追,撞进一个带着清冷雪松香的怀抱。男人手里捏着淡紫色发带,浅灰色西装熨帖得没有褶皱:“你的东西。”

他自我介绍是陈景明,比她高两届的校友。苏悦悦后来才知道,这个“偶遇”是他翻遍东亚学生档案后的刻意等候。但那时她只看见他熨烫妥帖的衬衫袖口,和递来的热可可时炙热烫人的眼眸,睫毛很长。

陈景明的追求带着工科生的严谨。第二天,她邮箱出现研讨会门票,附言是“赔罪发带受惊”;第三天,图书馆角落多了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键盘膜印着她常用的快捷键。“学习要紧。”他把保温桶推过来,里面是温热的小米粥,很久没有喝过中式粥了,下雪的天气,苏悦悦有点受宠若惊。

哈佛校园里浮夸的财阀子弟比比皆是,苏悦悦出众的才华美貌,惹得一众子弟趋之若鹜,迈巴赫在宿舍楼下等有阵子是常常出现的场景。

可是陈景明,他会在她做小组展示时坐在后排,用眼神替她压下刁难的提问;会在她拿奖学金的当晚,买光宿舍楼下花店的小雏菊,“听说你喜欢这种花”。最让她心动的是雪夜——她发烧在床,醒来发现他坐在床边,毛衣沾着雪粒,正在换额头上的毛巾。“校友互助而己。”他说得随意,温热指尖却探了探她的冰凉额头。

苏悦悦并非没有警惕。他送的第一支钢笔,她偷偷去文具店比对价格;他推荐的实习,她反复核查项目资料。首到某天,她在他车里发现本画满批注的《供应链管理》——正是她的毕业论文打印稿,空白处的蓝色字迹比导师改得还细。

“你什么时候……”她抬头,陈景明正专注开车,侧脸线条在路灯下柔和:“从看见你在草坪看书开始。”他顿了顿,“你的思路很有趣。”

毕业舞会那晚,他带她去了波士顿港。夜风里,他从后备箱里拿出纸折的星星灯:“听说女生喜欢这个。”灯光映着远处的货轮,他突然说:“悦悦,我想和你一起做点事,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王国。”陈景明的眼睛真诚而清亮,像天边的星光。

她答应了,只买了一个小小的钻戒,没有盛大仪式,他只是把自己的项目笔记递给她:“这是我想做的供应链优化,你看看?”两人窝在她租的学生公寓里,对着电脑屏幕改方案到凌晨,饿了就吃便利店的三明治。

婚后的生活带着学生时代的余温。他会在她开会时发来消息:“楼下咖啡店新出了焦糖玛奇朵”;会在她加班时,带着超市买的速冻水饺来公司,“试试我的手艺”;会在她生理期时,默默把家里的矿泉水换成温水。

“景明,你对我真好。”某次他替她挡下校友会时东欧学长的无理要求,苏悦悦靠在他肩上说。他揉了揉她的头发:“应该的。”陈景明说:“我们回国吧,回家才有家。”

怀孕时,他推掉重要饭局,陪她去公园散步;可儿出生那晚,他守在产房外,看见女儿时眼圈发红:“像你,真好看。”那些日子,他们会推着婴儿车在小区里走,讨论着孩子的早教,像所有普通夫妻一样。

陈景明的身份是庶出,他的父亲,陈氏集团的创始人在60岁高龄和陈景明的亲生母亲生下了这个儿子,陈老先生与原配有个女儿,陈氏长女却无心继承家业,醉心佛法。陈景明从小被安放在陈家大太太身边抚养,喊着母亲,“母亲”却从未正眼瞧过他。陈老太爷抱他回家时,己经谈好了条件,外室所生归原配抚养。

陈景明从六岁记事起,就知道一个道理,在这高门大户里生存,必须隐藏狼子野心,学会低头做人。在他十几岁的年纪,眼看着陈老太爷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陈家大太太将这位小儿子送去了大洋彼岸,过年也从没有接回家。

陈景明习惯在农历新年去中超买一袋速冻水饺,寒冷的冬夜自己煮一锅饺子,对自己说,新年快乐!董事会秘书给他转的生活费,他花的小心翼翼,因为不知道下个月会不会没有这笔入账。

他的亲生母亲,在他出国以后己经被迫断联,搜遍国内社交网络后,她看到了母亲再婚家庭的短视频,生了一对龙凤胎的母亲,眼角早就有了细纹,她拿着父亲给的1000万买断金,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陈景明自小就知道,自己不过是陈老太爷继承香火的工具,小的时候妈妈还会偷偷来看他,被管家发现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陈景明总是躲在自己空旷的卧室里哭泣,他在想,怎么会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难道真如管家说的那样,自己不过是个工具。

小小的陈景明在无数个深夜想离家出走,他却不知道去哪里找妈妈,最后只能放弃挣扎,穿上燕尾服打上领结,一遍遍练习钢琴曲,在宴会上扮演好陈公子的完美角色。被陈大太太搂在的手臂下,亲昵的叫着“儿子”,但他清楚看见陈太太眼底那抹转瞬即逝的嫌弃甚至是恨意。


    (http://www.aaazw.com/book/cd0hja-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