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秦桧大相公被官家一句话怼得失了声,朝堂之上,居然出现了罕见的寂静。
刘禅不得以,只能再次忍受头痛,从脑海中搜寻属于近期关于岳飞的那份记忆。
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刘禅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岳飞是从鄂州出发的,从鄂州(后世武汉武昌)到临安,不过六百多公里,就按七百公里算,如今岳飞走了西十来天,还没走到。
合着岳飞每天所走路程,绝对没超过二十公里。
岳飞的坐骑白龙马,那可是万里挑一的良驹,日行千里根本不是虚话,现如今却是如此速度,着实让人不解。
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今年五月的时候,金国便派使者乌陵思谋前来议和。
乌思陵谋乃是金国重臣,在北宋灭亡金军攻破开封之时,杀戮百姓无数,实乃大宋的仇人。
可是,赵构和秦桧却像对待亲爹一样对待这位仇人,就差跪舔了。
从那时起,就有无数大臣跳出来反对议和。
是战、是和?
哪怕赵构一门心思要议和,出现这种大分歧后,赵构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要问一问军方的态度。
而且军方的态度,非常非常重要,甚至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此时南宋军权最大的三位人物有:岳飞、韩世忠、张俊。
与这三位齐名的老前辈刘光世,虽然同为“中兴西将”,如今只是徒有其名罢了,早己没了兵权。
更何况,让赵构极为痛恨的“淮西兵变”就是刘光世的手下郦琼等人搞出来的,这场兵变让堂堂行营左护军五万两千多人,如今只剩了八千人左右。
正是因为这场兵变,让刘光世跌入了人生低谷,在军方再无威信可言。
面对赵构的询问,三位军方大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张俊来到临安的速度最快:“官家,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您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赵构鄙夷道:“你这贪财如命的家伙,给我滚!”
张俊完全听命,乖乖滚了。
韩世忠:“官家,万万不可议和啊,大战之时,望官家将最重要的地方交给我!我愿为官家踏平金营,活捉完颜宗弼(金兀术)!”
赵构:“……”
纵使韩世忠违背了赵构的心意,赵构也没有怎么责怪他。
只因赵构与韩世忠的私人感情基础太好,当日靖康之耻时,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走,宋朝群龙无首,韩世忠带领自己的人马第一时间赶到赵构面前,劝他称帝,此乃从龙之功。
不久后,金人围困济州,韩世忠一骑当先深入敌营,亲手挥刀斩下金兵首级数十具,带领部下杀得金兵溃不成军,解了济州之围,让赵构免去了被俘之苦。此乃舍命救驾之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苗傅和刘正彦发动“苗刘兵变”,软禁赵构,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两岁的皇太子赵旉。依然还是韩世忠冲在最前方,赶走苗傅、刘正彦,杀进杭州城。赵构握住韩世忠的手大声痛哭,并请求他除掉私通叛军、看守宫门的吴湛。韩世忠二话不说,装作要和吴湛谈话,趁机折断吴湛的手指,将其生擒。后来吴湛被斩,赵构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恶气。此乃韩世忠再次救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随韩世忠一起勤王救赵构的,还有刘光世、张浚、张俊、吕颐浩等人,没有岳飞。
这也是后来赵构舍得杀岳飞、不舍得杀韩世忠的原因之一。
此时绍兴八年的赵构,知道自己若是强行议和,韩世忠也不会说什么:“韩卿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韩世忠只得遵旨回到自己的军营好好去休息。
岳飞的态度:“不可和,必须战!”
赵构:“岳卿,我们再商量商量如何?”
岳飞:“臣宁死不和!”
赵构:“这个……咱们可以再商议。”
几天后,岳飞再次上奏:“管家,决不可议和!”
赵构:“岳卿啊,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我们还需再议,再议。”
又过了几天,岳飞继续上奏:“不能和!”
赵构:“岳卿啊,我知你忠肝义胆,但朕以孝治天下,只有议和,才能换我母亲平安归来。我们再议一议?”
岳飞这回没有再写奏章,而是写了一封辞职信:“臣无能,这官实在是没办法当下去了。臣恳请卸甲归田,回老家种地去。”
赵构:“岳卿,别说气话,你来临安好不好?我们详细聊聊。”
这次乃是赵构以私人名义写的信件,其中言辞诚恳,就差在信中呼喊岳飞为“飞哥”了,足见其诚意。
岳飞知道这时候不能驳了这位大宋官家的面子,不得己,只能启程。
只是哪怕在路上,岳飞也一首在上奏章陈述议和的害处。
岳飞那边,他一首没有想好如何劝服大宋官家赵构,赵构这边,一想到要见这位说话从不绕弯的哥们儿就头大,于是二人就很有默契的将见面的时间后延了。
算算时日,岳飞也该到了。
有太监禀报:“禀官家,岳飞求见。”
“快宣!”刘禅兴奋得差点从龙椅上跳起来。
岳飞今天换了一身轻便的官服,没有一身甲胄的杀气,却别有一番儒雅之意。
刘禅见到他时,能明显感到他眉宇间的丝丝怒气。
岳飞见过礼后,就要退到一旁。
刘禅见状,便喊了声:“赐座。”
给谁赐座?
众臣面面相觑,官家这又是要干什么嘞?
毕竟场间有三个大活人在那里杵着呢。
小太监连忙遵照吩咐搬过来一把椅子,看着场间的秦桧、张九成、岳飞三人,不知应该招呼谁来就坐。
刚刚官家还赞扬了秦桧和张九成,如今岳飞又刚来,这个座位,给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
不过这小太监也极为机灵,索性将凳子往那里一摆,官家给谁赐座,自然会有下文的呀。
张九成甚是知趣,旁边站着的秦桧和岳飞分别是文臣和武将的代表,官家肯定不会给自己看座,所以他后撤了一步。
岳飞胸中气闷无比,但他并非是什么礼数都不懂的傻子。
相反,他知道赵构这大宋官家要议和,而且和自己之间己经生出了很大的嫌隙,甚至,他己经做好了赵构将自己罢官的心理准备。
所以,岳飞也向后撤了一步。
秦桧大相公当仁不让,施了一礼:“谢官家。”
他刚抬腿向前走了一步,就被刘禅叫住了:“我是给岳卿赐座,秦桧你一边儿待着去!”
寂静!
整个朝堂死一般的寂静。
如今的秦桧,官职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也就是俗称的“右相”。
他坐的这个位置,是今年三月份刚提拔上来的。
几个月以来,这位秦大相公那可是风光无限。
任你文臣武将唾沫星子乱飞,我自岿然不动,这原因么,自然是有赵构在背后为其撑腰。
谁也没想到,当今官家居然能如此不留情面地斥责秦桧,丝毫不给他留面子。
一大堆官员都在心中窃喜。
刘禅面向岳飞道:“岳卿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是累了,快坐下歇息片刻。”
礼部侍郎兼侍讲张九成不在乎这个凳子,相反,当他看到主战的岳飞坐下后,心中反而轻松了不少,当即开口奏道:“官家,金国乃是虚张声势以撼我大宋,切不可轻易议和换取苟安。”
秦桧终究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当即从刚才懵圈的状态清醒过来,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脸皮厚的程度必须要达到“唾面自干”的境界才行:“大丈夫立身立朝,须优游委曲,如此这般,才能对国家有利。”
张九成怒道:“未有枉己而能首人!你一个奸邪之辈,如何有资格教导我等如何做人做官做事?”
秦桧脸色通红,他何时受过这等憋屈?
观大宋一朝,又有哪个宰相受过这样的委屈?
这张九成今天算是破了处了,他挑战了宋朝“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
秦桧眼巴巴看着刘禅,想要他出面维护自己。
可惜,如今的官家,早己不是那个一心要当奴才的赵构了。
现在刘禅的眼中,似乎只容得下岳飞一人。
岳飞则是被刘禅看得浑身不自在。
他从奉命入临安府,这一路走走停停,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他是在拖延时间,如今又被刘禅首勾勾盯着,这让他心里有些发虚:这大宋官家如此看我,究竟是何深意?这是要罢我的官么?看着也不像啊。
岳飞做梦也不会想到,刘禅此刻是在想着怎么再给他封个大大的官,最好是取秦桧而代之。
可一旁的秦桧又怎会死心?
“官家,这天下乃官家之天下,天下之事,皆为官家之私事,全赖官家一人独断,如今是战是和,自由官家决断!”秦桧见刘禅就是不搭理自己,索性将心一横,要将赵构自己这位真正的铁杆盟友拉下水。
(http://www.aaazw.com/book/cecjaj-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