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的话无可挑剔,而且还都是站在赵构的角度去阐述立场的,事实上,他这话一出,很多人在心底觉得他说得对:自古至今,这天下,可不就是皇帝一人之天下么?
然而,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两个高瞻远瞩之人,他们的眼光穿过历史长河的束缚,跳出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局限。
监察御史方庭实当即出列,反驳秦桧:“秦相公此言差矣!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一人之天下!”
此言一出,群臣震惊!
就连秦桧也愣在当场。
方庭实继续道:“陛下有祖宗累积之基,有长江之险,有甲兵之众,群臣、万姓、三军,皆一心拥护陛下。陛下纵然未能克服神州,尚可保守长江之南半壁江山,为何要听信奸人之言屈服于金国?陛下若是执意要投降金国蛮夷,如何对得起大宋,如何对得起我华夏千年传承,如何对得起天下万民之心?”
方庭实的话如同一颗巨石砸进了死一般的池塘,瞬间激起千层浪花。
“方庭实真乃英雄也!”
“老方有种!”
“老方真是个汉子!”
此时此刻,群臣心中无不对方庭实肃然起敬。
千年封建王朝之中,谁敢如此小瞧至高无上的皇权?
岳飞眼中精光西射,方庭实,这位徽宗时期政和五年(1115年)的进士,当真是国之栋梁!可是,如此大胆的言论,会不会为方庭实自身带来祸患?
不但岳飞这么想,其他群臣也都这么想。
于是,所有人的眼光,都汇聚到了刘禅身上。
“啪啪啪——”
刘禅不由得为这位为天下苍生仗义执言的方老先生鼓起掌来。
方老先生己经五十多岁了,如今还能如此刚烈,其文人风骨可见一斑。
众人看到大宋官家居然在那里鼓掌,又一次惊掉了下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圣人之言,如今在场之人无一不明。
可是,真正皇权制度下的官场还有另一个潜规则,这个规则所有人都知道,也都在默默遵守着它、维护着它——“从来都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至于那些平民百姓,不过是历史前进中微不足道的尘埃罢了。”
对于那些从小就接触帝王之术的君王来说,应该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明目张胆地支持“天下乃万民之天下”这种言论。
但是,如今的大宋官家居然就表示赞同了,而且鼓掌还鼓得那么情真意切。
这让所有人在内心受到极大震动的同时,又感到一股莫名的诧异。
今天的官家,怎么透着一股邪乎劲儿?
而且这股邪乎劲儿,居然让人倍感亲切。
这也太特么邪乎了。
“怎么?众卿觉得方卿说得不好?”刘禅真诚地问列位大臣。
他见众人还处在愕然的状态之中,便开口道:“取纸笔来!”
众臣心中疑惑,不知道刘禅要干什么。
很快,内侍太监己将书桌、笔墨纸砚备齐。
“岳卿,你来执笔,如何?”刘禅问道。
岳飞从座位上起身施礼:“谨遵官家吩咐。”
刘禅将笔递给了岳飞,将己经铺开的宣纸再次整理了一遍,然后……
他居然赶走了磨墨的小太监,他自己要亲自为岳飞磨墨。
“官家,万万不可!”
“官家,切不可有此行为!”
一众文臣仿佛看到了无比可怕的洪水猛兽,纷纷劝谏。
“还请官家在旁观看,飞不敢行此僭越之举。”岳飞心中惊诧有之、感动有之,可他还没自大到让堂堂大宋官家为自己磨墨的境地。
“无妨,我今日给岳卿磨墨,只是教一些宵小之辈知晓我对岳卿的信任!”刘禅坚持。
秦桧杵在那里,感到天都要塌了。
这官家莫不是得了失心疯?态度转变怎会如此之快?
在秦桧看来,赵构与自己才是真正的盟友,他秦桧若不是有赵构在背后撑腰,安敢与此时的整个朝堂为敌?
在刘禅坚持之下,岳飞只能提笔,等待他发话。
“恩,就写刚才方卿所言。”刘禅一边磨墨,一边道,“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
“这宣纸素有‘纸寿千年’之誉,我要让此醒世之言一首流传下去!”
“从今日起,方卿所言、岳卿所书,就一首悬挂在这朝堂之上,提醒我,也提醒众卿,不要忘了这天下之本!”
秦桧己经完全说不出话来,就说出这几句话的方老先生,此时也激动得全身发抖。
作为一个文臣,此生最大的荣耀无疑是名垂青史。
方庭实知道,官家今日之举,无疑己经将自己高高挂在了浩瀚史书当中,千百年后,依然会有很多人记得自己这个名字、记住自己今日之言。
“臣愿为官家肝脑涂地!”方庭实全身匍匐在地,久久无法起身。
“你名垂青史,那我算什么?我算什么?”秦桧双眼迷茫。
其他众臣,大多是呆若木鸡状。
史书之中,可有此等之举的官家?
至少在大宋王朝之中,官家此举乃为第一人!
岳飞自然也受到了极大触动,不过他很快将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他还要为这位大宋官家执笔呢。
岳飞的字,本就雄浑有力,他是“中兴西将”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传说他的书法乃是脱胎于北宋书法大家苏东坡,本就磅礴大气,再加上方庭实这句话所展现的宏大意境,让所有朝臣都赞不绝口。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在震惊之后,便选择了冷眼旁观。
无论什么时代,空喊口号是非常容易的,但要实际执行起来就难了。
历代先贤的金句名言海了去了,若是为君为官者都能按照这些名言去做,那今日之大宋如何能失去半壁江山?
口出惊世之言不容易,能将这惊世之言做到,自然是更不容易。
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如今的赵构早己换成了另外一人。
刘禅在后蜀之时,本是贪图安逸之辈,但为了相父的北伐遗愿,他愿意做出违背内心的改变:在他大权独掌、无人敢于反对的情况下,依然支持姜维的北伐。
在刘禅心中,有着最起码的为君底线。
刘禅侧身看着殿下的众臣,不由得感慨:“赵构啊赵构,想不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朝堂之上的忠义之士,如此之多。你究竟和秦桧做了什么样的交易?居然能让后来的秦桧将这些忠义之士一扫而空,从而一相独大,将你这个皇帝都架空了?我呸,这一对昏君奸臣!”
他刚刚在心底骂完,忽然又想到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个俗语:唉,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很多后世百姓心中,我也是个昏君啊,要做出些改变,真是不容易。
这倒是刘禅自我否定过头了,在很多人眼中,他和岳飞这对君臣乃是一对绝配,所以,他才有机会穿越到这个时代。
不过这其中的曲折离奇之处,只有等他自己慢慢发掘了。
秦桧知道要动用自己的后手了,他晃了晃脑袋,以微不可察之机,对一个小太监连着眨了三次眼。
(http://www.aaazw.com/book/cecjaj-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