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南北之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南北之困

 

岳飞道:“官家谬赞了。”

刘禅正色道:“所有官场的人都知道,增加税赋收入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从来都是‘再压榨一下百姓、再苦一苦百姓’,而且无论怎么变法变革,最后终是百姓承担了最重的那一头。张俊那厮外号‘张蝗虫’,张家军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比金军抢劫得都彻底,老百姓家的一个鸡蛋都不放过。”

杨沂中心中一动:官家……他怎么什么都知道?

这样掌控一切的官家,真叫人又敬又怕。

刘禅继续道:“从岳云的回答可以看出来,在岳家军所有人的意识中,从来没有‘再压榨一下百姓、再苦一苦百姓’的想法。在如今这个世道,岳家军还能做到时刻维护百姓。哪怕要搞钱,也要从敌人那里搞。这还不难得,这还不够好?”

岳飞道:“臣诚恐。只因臣也是百姓出身,深知百姓不易。如今臣仰仗圣恩,不但全家吃喝不愁,俸禄更是高得离谱,越是如此, 臣越不敢忘本。”

刘禅叹道:“百姓之难,我也清楚。特别是随我等从北南迁的百姓。”

杨沂中、岳飞、岳云均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有些话有些道理大家都懂,但大家都很熟悉现在混浊官场中的某些规则——有些话,那是打死都不能说滴。

譬如,南宋治下,南人与北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个尖锐的问题早己经爆发过,而且破坏力惊人。

奇怪的是,号称“文臣盛世”的大宋王朝,居然没有一个文臣出来反思进谏。

对于南人和北人之间的矛盾,杨沂中和岳飞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想要听一听如今的大宋官家是怎么说的,正好印证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岳云则是单纯地接受着刘禅的思想和观点,他今天发现,大宋官家知道的东西真的好多啊。

“原本江南富足,因为靖康之难,整个朝廷开始南迁,这片土地上原有的南人,他们的生存空间,忽然就被挤占了。”

“江南最好的土地、房屋、茶山、钱财等等,不管南人情愿不情愿,都被一股脑剥夺了。”

“金人来抢掠的破坏程度,或许还没有朝廷的破坏程度大。金人凶残是凶残,但抢一波就走了,大宋朝廷可一首都在。”

杨沂中三人听得心惊肉跳,这话,也就官家敢说,也就从他口中说出来没有“夷三族”之祸。

“那些内廷太监来到江南,第一件事情就是霸占房产、地产,想要过原来王侯一般的生活,代价就是‘苗刘兵变’。”

岳飞与杨沂中对视了一眼,来了,官家果真提到了“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的起因,正是因为赵构宠信两个大太监康履和蓝珪,导致宦官势力膨胀。

膨胀到何种程度?

欺压百姓,光天化日之下强抢财物都是基本操作。

南宋的高级将领要想有前途,必须巴结这些太监才行。

这些太监在接见南宋诸多武将时,有在洗脚盆里泡脚的,有躺在床上享受按摩的,有让那些拜见之人等上两三个时辰的,好不威风。

据说,刘光世刘大将军能在“七战七逃”的辉煌战绩下还能封王,就是因为他和这些太监们走得近,全仰仗这些赵构的家奴才能官运亨通。

“苗刘兵变”的导火索王渊,本应在国难当头积极抗金,却挪用战船运输私财,导致数万宋军被遗弃北方,全军覆没?。

这样一个家伙,就因为结交了康履和蓝珪这些大太监,居然官拜枢密使(宰相)。

苗傅和刘正彦原本护驾有功,是忠心拥护赵构的,结果却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在目睹南宋诸多不公之后,苗傅和刘正彦忍无可忍,发动了政变。

他们埋伏杭州城北桥下,斩杀王渊,并围攻皇宫,捕杀宦官百余人?,逼迫赵构交出宦官康履、王圭等人,并当众处决以平民愤?。

当时杀这些宦官的时候,所有围观的百姓无不拍手称赞。

赵构在“苗刘兵变”之后,整顿了一次内廷,对手下的宦官有了一定的约束,但宦官的权势依旧不小。

如今秦桧渐渐掌控赵构的手段,依靠那些大太监依然是主要手段。

对了,“苗刘兵变”之时,大太监张去为原本也应在斩首之列,但被赵构偷偷保了下来,足见二人之间感情深厚。

如今大太监张去为依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从赵构脑海中回忆往事,刘禅都感到有些诧异,赵构能在那几年在江南立足根脚建立南宋,当真是一个奇迹。

赵构带着一帮豺狼如此折腾,江南的百姓居然没有群起而攻之,其忍耐力度还能再强些么?

刘禅继续道:“对于所有南方人来说,从北方来的所有宋人,也全都是侵略者。北方宋人除了要忍受金人之苦,还要忍受大宋官方的压榨,还要忍受所有南方宋人的怒火。所以,南方人苦,北逃之人更苦,他们之间的矛盾实谓水火不容。在洞庭湖里的钟相、杨幺这些农民起事,就是在这种矛盾下产生的。”

“岳卿你看得见百姓的苦难,看得见朝廷的贪腐龌龊,看得见这世道中某些动乱的根本原因,你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可有些事情你不得不去做。即便你不情愿,你也得去做,让你平定洞庭湖之乱……委屈你了……”

刘禅所说的,乃是岳飞平定洞庭湖之乱的事情。

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当时大宰相张浚张大相公陪岳飞前去洞庭湖剿匪,结果岳飞半个多月都没动静。

原本张浚去那里是想分点功劳,当时岳飞统辖岳家军的战力己经崭露头角,所有人都不怀疑岳飞的能力,取得胜利那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张浚大相公没想到岳飞到了洞庭湖,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一切都平静地像一面镜子,半点涟漪都没有。

听张浚要走,岳飞一把拉住了他:“张相公不要急,我八天时间在你面前平定洞庭湖。”

张浚听得愣在那里半天,最后才憋出一句:“杨幺起义己经八年多了,前面的将领王西厢(王燮)两年多都没成功,你今天说八日破贼,这牛也吹得太大了吧?”

岳飞用实际行动说话。

六月二日,岳飞向张浚“吹牛”,六月十日,洞庭湖杨幺最后一座堡垒被攻破,从此南宋再无洞庭湖水患。

正好八日。


    (http://www.aaazw.com/book/cecjaj-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