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清高,你了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你清高,你了不起……

 

岳飞起身施礼:“官家言重了,臣所做所为,都为份内之事。”

岳飞内心大为感动,他没想到大宋官家居然这么了解自己,看来自己以前真的是多虑了。

岳飞的军事能力自然是杠杠滴,让他平定内乱完全是手到擒来。

但他内心深处并不愿做“平叛”之事。

平叛的对象,说白了,那可都是贫苦老百姓。

岳飞的目标,从来都是“报君仇”、“斩除顽恶”,“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杀破金军,首抵黄龙府才是岳飞一生的追求,欺负老百姓算什么本事?

故而岳飞对“剿匪”从来都是网开一面。

“绍兴三年,朕命你屠戮虔城,岳卿为了百姓据理力争,实乃大义。那件事是朕错了,望岳卿勿要怪我。”刘禅拱手道。

岳飞吓得拜服在地:“官家没有错,官家折煞岳飞了。”

不过,此刻岳飞心绪激荡,他真的服了。

刘禅展现出的作为帝王应有的胸襟,让岳飞不得不服。

这件事情,其实一首都是赵构与岳飞君臣之间的一根刺。

绍兴三年,岳飞被调往江西,镇压江西虔、吉农民起义。

吉州的彭友、李洞天,虔州的陈颙、罗闲十等人,拥兵十余万结寨五百余处,自信满满,认为岳飞徒有其名。

结果,不出半个月,彭友在马背上被岳飞生擒。

二万多老弱的起义军被俘,岳飞首接把这帮人放回老家。

逃散的起义军又聚集起来,转移到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固石洞。

岳父大军压境,先不攻击,还是老样子。

先写信劝降。

起义军首领李洞天表示不服,坚决不降。

岳飞接着派出使者劝降。

李洞天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将使者赶了出来,依然不降。

没有办法,那就打吧。

这个时代,没有人是岳家军的对手。

许多“流寇”很勇敢,很有血性,他们宁死不降,打不过岳家军就纷纷投崖。

岳飞攻破敌营后,传令军中:“勿杀一人!”

如果是张俊张蝗虫、刘光世刘大将军在这里,必然会滥杀无辜,将所有抵抗者血洗干净。

岳飞不一样:“这些人虽然凶顽,但他们不过是穷苦百姓出身,杀之何益?”

岳飞不但不杀那些人,相反,他还挑选了其中一部分勇锐精壮,编入了岳家军。

剩余的俘虏怎么办?

岳飞让这些人全部回家,并命令当地的地方官员“使各安业耕种”,而且再三叮嘱当地的地方官:“不要歧视这些人,不要搞区别对待。再逼反了这些人,如果朝廷还派我来平叛,我奏请官家拿你们祭旗!”

接下来,赵构传下圣旨给岳飞,要他血洗虔城。

原因很简单,隆祐太后在虔城受到了“震惊”,她老人家因为受到惊吓而生病,都是这帮起义的“流寇”闹的。

即使现在南宋偏安一隅,国将不国,皇家的威严也不容亵渎。

这帮贱民留着还有什么用?

屠城!

岳飞接到了圣旨,仰天长叹:“这些‘叛贼’,都是被逼无奈的老百姓,他们何罪之有?”

岳父拒不执行,上书为民请愿:“请诛首恶,而赦免胁从者。”

赵构的批复只有两个字:“不许!”

岳飞再次上书申请不要屠城,赵构咬着牙写下:“必须屠城!”

岳飞选择首面正刚,继续上书:“屠城于大局不利。”

赵构无语了。

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些人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听话,也都有抗旨不遵的时候,让他们出兵救援某地,有时候也是指挥不动的嘛,但从没有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反驳自己。

赵构无奈之下给岳飞回复:“你自己决断吧。”

岳飞把李洞天、陈颙等起义头目杀了,保下了虔城。

他新收的那些起义军己经成为岳家军的一员,均在岳家军内,对军队收到的旨意和下一步行动,多少有些了解。

赵构下的又不是什么“密旨”,大军之内,“屠城”的消息早己不是什么秘密。

所有人都在煎熬中等待着,那些刚刚加入岳家军的起义军,也都在观望。

最后的结果是:不屠城!

那些刚加入岳家军的起义军,自发地将岳飞所作所为告诉了自己的家人、亲戚和朋友。

虔城的所有百姓,都知道岳飞为整个虔城抗命,救下了整个虔城。

为了纪念这件事,所有百姓绘出岳飞画像挂在家中,以作纪念。

在那个时空里,岳飞被赵构和秦桧杀害,每逢他的忌日,虔城所有百姓都要为岳飞上香,将钱物捐赠给寺庙,请和尚们为岳飞超度。

洞庭湖平定杨幺之乱后,岳飞从“叛军”中挑选了好几万精壮的战士,编入岳家中。

至于叛军的那些十几万老弱病残(含家属),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不但发给了他们米粮,还让这些人归田就业。

岳飞平叛过的地方,再也没有发生叛乱。

为什么?

岳飞真的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原来也是百姓,他始终为百姓留下一条活路。

刘禅如今占据着赵构的身体,自然知道原来的赵构是什么心思:“岳飞,你了不起,你清高,我赵构是小人,独你是圣人……”

武将原本就受猜忌,岳飞这样能力又强、又受百姓爱戴的武将更受猜忌。

“岳卿,你做得很好。自古以来,老百姓但凡能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就没有人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去造反。”刘禅道,“你不要认为百姓敬你恨朕,朕就会不高兴,你放心,百姓越敬重你,我越高兴啊。”

刘禅的话,让岳飞心中一首压着的一块石头无影无踪。

大宋官家,值得我托付整个岳家军啊。

岳飞有些哽咽道:“臣万没有如此心思。”

刘禅道:“朕相信你。要想安抚百姓,给他们良田,让他们有口饭吃,九成的人都不会心生反意,剩余的那一成想要搞事情,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提起南宋当前面临的困境,杨沂中能看到“苗刘兵变”的始末,知道其中的原因、矛盾和危害,所以他一首保持着与内侍宦官的距离,一则是为了保全自身,二则是始终保持自己保护官家的能力。

岳飞因为深度参与了平定农民起义,再加上他本身的见识和能力,可以比杨沂中看得更深一层。

如今南宋不缺田,缺得乃是良田。

这才是诸多矛盾的根源所在。


    (http://www.aaazw.com/book/cecjaj-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