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十六时。我登上了,离开慕尼黑的火车。包厢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我带着满满的不舍,准备前往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维尔兹堡的第四装甲师营地。
独自站在包厢窗户前,我手拿雪茄,看着窗外。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假期的结束,我不得不离开克拉拉,回去做好,我身为一名坦克营长的责任。
第四装甲师营地,位于巴伐利亚州维尔兹堡,那里是德国工业的故乡。从斯特凡少尉发来电报中,我得知。装甲营中的军官,大多数都已结束假期,回归岗位。
二月二十六日,早上八时。我踏上了维尔兹堡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新鲜感。趁着假期正好剩余一天,我准备游玩一回维尔兹堡。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精美的巴洛克建筑和古老的城堡及美丽的葡萄酒庄园而闻名。
上午九时。我走在维尔兹堡的街头,古老的建筑映入眼帘,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来到维尔兹堡的主广场——美因广场后。发现广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喷泉,泉水清澈见底。周围是各种精美的巴洛克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已独特的故事。
上午十一时。从美因广场出发,我沿着狭窄的街道漫步,来到了维尔兹堡大教堂。这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罗马式教堂之一,其壮观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壁画让人叹为观止。我走进教堂内部,静静地坐在长椅上,感受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庄严与神圣。
下午十三时。我又来到了维尔兹堡的古城墙。这段城墙始建于中世纪,是维尔兹堡历史上最重要的防御工事之一。我站在城墙上,远眺着整个城市的美景,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下午十五时。我又又站在了,当地的葡萄酒庄园。这是我在维尔兹堡的最后一站地。维尔兹堡是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这里的葡萄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高品质而闻名。我品尝了当地的葡萄酒,口感醇厚,回味无穷。
三月一日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温柔地洒在维尔兹堡的美因广场上。我身穿装甲兵少校军装,手提行李箱,步履坚定地走在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广场上。
广场四周,古老的建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按照事先的约定,我的指挥车司机将在这里接我回军营。
我环顾四周,寻找着熟悉的车影。清晨的广场上,人烟稀少,只有几个晨练的老人和匆匆的上班族。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我却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期待。
不久,一辆WJ八十军用越野车,缓缓驶入广场,停在了我的面前。
司机卡特·考兹中士走下车,向我敬了一个标准的国防军军礼。
我简单的回礼后,便将行李箱交给了卡特中士。再一次,坐到了,自已的指挥车内。离开了的这段日子,指挥车内整洁舒适,看来卡特中士,有认真照顾我的指挥车。
待我坐稳后,卡特中士熟练地驾驶着汽车,穿梭在维尔兹堡的大街小巷。我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上午十时。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笔直的公路上。卡特中士手握方向盘,眼神专注,指挥车在公路上平稳地行驶着。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伴随着引擎的轰鸣,构成了一曲独特的旅途交响乐。
卡特中士已经驾驶了两个小时。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喧嚣,逐渐转变为郊外的宁静,树木和田野交替出现,仿佛在为他这次的驾驶之旅增添了几分惬意。车内,温度适宜,音乐轻柔,为这漫长的行程带来了些许舒缓。
终于,卡特中士将指挥车缓缓开进了,第四装甲师的营区。营区内,整齐的帐篷、忙碌的士兵和停放的装甲车辆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
上午十时三十分。五零四坦克营的营部指挥室内,斯特凡少尉正全神贯注地指挥着坦克营里的日常工作。
营部指挥室是整个坦克营的中枢神经,墙上挂满了各种战术地图,桌上摆放着先进的通讯设备,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气息。
通讯科长,记录员,勤务兵们都在忙碌着。
斯特凡少尉身着整洁的军装,眼神坚定而专注。他有条不紊地发布着各项指令,确保坦克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
“一连,检查坦克弹药储备情况,确保所有装备处于最佳状态。”斯特凡少尉对着营部无线电冷静地说道。
“二连,进行模拟作战训练,重点演练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斯特凡少尉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指令都传达得准确无误。
随着他的指令下达,坦克营的装甲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士兵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激情的画面。
斯特凡少尉不时地观察着沙盘上的实时模拟画面,关注着每一个细节,确保训练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身穿装甲兵少校军服,踏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营部指挥室。
斯特凡少尉注意到我来了,立刻挺直了身子,向我行了一个标准的国防军军礼。
我回礼后,目光扫过指挥室,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感。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指挥室的桌子上,沙盘上各种作战计划铺展开来。
我走到桌前,仔细查看了一番沙盘上的地形图,发现这是德累斯顿的地形图。
斯特凡少尉站在一旁,准备随时回答我的问题。
“斯特凡少尉,怎么把德累斯顿的地形,在沙盘上拼好了?”我问道。
“少校,您知道的,作为副官,我主管坦克营的生活和训练。地形图是营参谋沃纳少尉,管的事情。”斯特凡少尉迅速回答道。
我点了点头,算作是回应。
“营里的所有军官,都归队了吗?”我又询问说。
“是的,少校。多数军官都已归队,除了一连连长汉斯·霍夫曼上尉。他发电报汇报说,他将于三月一日,下午十三点前,到达军营。”斯特凡少尉有条不紊回答道。
我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军营。
“斯特凡少尉,通知坦克营所有少尉以上军官,下午十四时,到营会议室开会。”我命令道。
“是,少校,我马上通知他们。”斯特凡少尉转身离去。
我整理了一下军服,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下午十四时,全坦克营少尉以上军官,共计三十三人,全部到来了营会议室内。军官们已经整齐地坐好,等待着我的到来。
我走上营会议室的讲台,环视四周,看到的是军官们一双双充满坚定信念的眼睛。
“军官们,一九三八年冬,至一九三九春的假期已然结束。”我开始了我的讲话。
我说到:“眼下,装甲营的训练,要继续放在第一位。”
军官们认真听着,不时地做着笔记。
我继续讲:“在团里还没有下达任务前,营里没有其他指示。下面请营参谋,沃纳少尉,讲一下具体模拟训练地点德累斯顿。”
我坐回到了会议室内,醒目的营长专属座位上。
沃纳少尉听到我的命令后,先是站起身来,向诸位军官敬了个国防军军礼。
完成礼仪性动作后,沃纳少尉手拿着指挥棒,指着会议室黑板上的地图。严肃且谨慎的说:“团部之前下达过作战指导,模拟第四装甲师会在德累斯顿集结,然后向捷克首都布拉格方向快速推进。“
我坐在椅子上,看着沃纳少校,在地形图上一通笔画。心中暗自一惊,看来似乎第三帝国,自苏台德事件后。已经有了,打算完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计划。
沃纳少尉将指挥棒指向了,地图上的拉贝河,并继续说道:“在拉贝河的西岸,迪斯瓦尔德镇和霍恩施泰因镇,驻扎有捷克斯洛伐克的第四十一和第五十三步兵旅,人数约在一万人以上。”
二连连长卡尔·朗格上尉,听到这里,打断沃尔少尉发言说:“区区两个步兵旅,无法阻挡整个第四装甲师。”
沃纳少尉点了点头,他同意卡尔上尉的说辞,并补充说:“是的,卡尔上尉。可情报部门表示,捷克斯洛伐克的第四十一和五十三步兵团,之所以敢大摇大摆的驻扎在迪斯瓦尔德镇和霍恩施泰因镇。是因为他们的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着一支强大的装甲力量。推断下来,应该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装甲师。”
在一九三九年的世界格局上,整个欧洲已经有了很多名声在外的王牌部队,捷克斯洛伐克第一装甲师便是其中之一。当会议室内,诸位军官听到这个部队的名字时,脸上都不禁露出了难堪的表情。
我单手扶着下巴,做思考状态。然后发言问沃纳少尉说:“第四装甲师师部,有没有具体作战计划?”
沃纳少尉面向我,尊敬的行了个军礼,然后拿着指挥棒在地图上,边笔画边解释说:“是这样,埃里希少校。师里的作战计划是,留下一个摩托化步兵团和火炮支援团扼守住拉贝河北岸。其余的装甲部队在架桥营的协助下,向东方强渡拉贝河,过河后,不要恋战,急行军突袭布拉格市。”
会议室内,军事会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墙上挂着的作战地图标注着各种军事符号,军官们围坐在桌前,讨论着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营部通讯兵雅各布·霍纳克下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急切的报告说:“少校,营部接到团部紧急集结的命令。要求五零四坦克营立即出发,前往维尔兹堡兵站!准备登上火车。”
雅各布下士的声音如同一声惊雷引人注目,军官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
我立刻站了起来,神色严峻问雅各布下士说:“团部,还有其他指令吗?”我清楚,任何一次紧急集结都可能意味着新的战斗任务。
雅各布下士,迅速递上了一份文件:“少校,这是团部电文的原件。”
我接过文件,迅速浏览了一遍。然后抬头看向在座的军官,认真的下命令说:“立即通知各连队,二十分钟内完成集结,目的地维尔兹堡兵站!”我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会议室里顿时忙碌起来,军官们纷纷行动起来,回到各自连队完成集结任务。
我也马上行动起来,朝着我的指挥车跑去。营副官斯特凡少尉,跟在我的身后。而营参谋沃纳少尉则一边跑,一边看着地图。他要开始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确保坦克营能够按时完成集结任务。
整个营区内都忙碌了起来,坦克兵们迅速整理装备,坦克驾驶员们则快速启动坦克,进行最后的检查。
营区内,坦克的轰鸣声、坦克兵们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紧张而有序的画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五零四坦克营的坦克及下属车辆,以极高的效率在靶场完成了集结。
我坐在指挥车的副驾驶内,正位于坦克营的队列前。当我目光扫过整齐的装甲长龙时,心中充满了信心与骄傲。
我拿起指挥车内的无线电,冲着对讲机,发号施令讲:“请注意,请注意,我是营长,埃里希少校。现在,我命令,五零四坦克营,行动。”
我的命令通过营部无线电,下达到了每一辆坦克车的车组内。
一声令下,坦克、装甲车、运输车等,轰鸣且有序地驶出靶场。钢铁巨兽们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威武,向着维尔兹堡的兵站前进。
(http://www.aaazw.com/book/eeiice-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