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下一九三九年,三月一日,下午十五时。
下午的夕阳洒在维尔兹堡郊外的土路上,金色的光辉与尘土交织在一起,仿佛为这条路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我的坦克营如同一条钢铁巨龙,浩浩荡荡地在这条路上行进着。坦克的履带在土路上碾压出深深的痕迹,仿佛是大地的脉搏,记录着我们的步伐。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如同巨龙低沉的呼吸,彰显着力量与威严。
坦克内,装甲兵们神情专注,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手中紧握着操作杆,仿佛掌控着战争的命脉。
路边,树木摇曳着枝叶,仿佛在为我们的行进欢呼。田野里,泥土夹杂荒草随风起伏,像是在向我们致敬。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宁静而祥和。
行进中,营部的无线电中,声音在不断响起,多数都是汇报路况的实时信息。
我坐在WJ八十军用指挥车的副驾驶位置上,认真的看着,营参谋沃纳少尉,为我准备的地图。心中在盘算着从德累斯顿到布拉格的距离,以及路途中间要经过那些区域,有没有可能会遭遇伏击。
团部的无线电里,传来了动静:“请注意,请注意,我是第三十五装甲团,团长哈索中校。五零四坦克营,听到请回答。”
第五四旅麾下二坦克团,被正式更名为第五装甲旅麾下第三十五装甲团。
指挥车内,沃纳少尉,急忙将无线电通话器递给了我。
我拿起通话器,庄重的回答说:“哈索中校,我是五零四坦克营,营长埃里希少校,请指示。”
哈索中校的声音,再度从无线电内传来:“埃里希,你现在到达,什么位置了?”
我在地图简单的翻阅了下,一目了然的回答说:“中校,我们已经到达了,维尔兹堡兵站。东南方向,七公里外的荷鲁斯镇。”
团部无线电里,沉默了片刻。
紧接着哈索中校的命令传出:“好的,埃里希少校。你的坦克营进入维尔兹堡兵站后,马上前往第七号站台等候区。”
我立即表示:“遵命,中校。”
下午十六时,维尔兹堡兵站。
维尔兹堡士兵转运站,作为第三帝国巴伐利亚州最重要的军事枢纽之一,在满负荷运作时仿佛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一个齿轮都紧密咬合,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夜晚的暮色悄然靠近,黑暗还未完全洒在这片土地上。维尔兹堡兵站内,已然是灯火通明。站台上,第四装甲师的士兵们整齐列队,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列车。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与期待,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傍晚的黑暗,洞察未来的使命。
列车缓缓驶入站台,轰鸣声震耳欲聋,车厢门打开的瞬间,一股热浪夹杂着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
第四装甲师的士兵们,迅速而有条不紊地登车,动作干净利落,如同训练有素的猎豹。
位于兵站的中心调度室里,第四装甲师师长汉斯·莱因哈特。正带着师部的参谋们,紧盯着巨大的沙盘地图,沙盘上实时显示着列车的运行轨迹和军队的调动情况。
师部的通讯员在忙碌着,他们的指令通过无线电,迅速传达至第四装甲师的每一个团级指挥单位,确保整个转运过程高效无误。
在仓库区,物资的装卸工作,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弹药、食品、医疗用品等一应俱全,堆叠如小山。叉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将这些至关重要的物资,准确无误地装载到列车上。他们仿佛与时间赛跑,每一秒都弥足珍贵。
列车的汽笛声再次响起,它满载着士兵和物资,缓缓驶出站台,奔赴德累斯顿。而转运站里,新的列车即将到来,又一轮忙碌即将开始。
下午十六时,三十分。我的装甲营如同一条钢铁长龙,缓缓驶入第七号站台的停车区域。
夕阳的余晖洒在二号坦克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仿佛为这钢铁巨兽披上了一层荣耀的战袍。坦克履带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如同战鼓,预示着一场伟大征程的开始。
装甲兵们神情肃穆,目光坚定。坦克则整齐地排列,如同待命的勇士,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冲向战场。
站台旁,我沉着冷静地看着自已的坦克营,眼神如炬,扫视着每一辆坦克,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随着最后一辆坦克缓缓停稳,第七号站台陷入了一片沉寂。
忙里偷闲,我找到了,七号站台的一处空地。走到那里,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并伸直了懒腰,以缓解两个多小时坐车的疲累。
放松了身体后,我点燃了一支随身携带的雪茄,虽然已经被压的有点褶皱。
烟雾在黄昏中缓缓飘散,与周围的空气交织在一起。雪茄的味道醇厚,带着一丝木质和烟草的香气,与大自然的气息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每一口烟雾的吐出,都仿佛是在与这片土地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空地远处的树木随风摇曳,似乎在为这宁静的时刻伴奏。我静静地站着,目光随着烟雾的飘动而游移,心中的一切烦恼与忧愁,都随着烟雾消散在这清新的空气中。
七号站台的远处的拐角处,一辆指挥车隐隐约约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车身闪烁着微弱的金属光泽,随着距离的缩短,车身上的标记越来越明显。第五装甲旅麾下第三十五装甲团——看来是哈索中校来了。
团部指挥车缓缓的驶来,车轮在青石路上轻轻碾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哈索中校坐在车内,透过车窗凝视着窗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从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指挥车辆停稳后,哈索中校推开车门,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下车,他的身影挺拔而威严,制服上的铁十字勋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你好,哈索中校!”我敬了一个国防军军礼,并声音洪亮的说。
哈索中校看着我,微微点头,并回以一个标准的国防军军礼。他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轻松的说:“混的不错啊,埃里希少校,都抽上雪茄了,看样子还是巴西雪茄。怎么?不给我来上一支。”
听完哈索中校的话后,我迅速小跑返回指挥车。在司机卡特中士的好奇注视下,我打开车厢里的储物柜,取出一盒崭新的雪茄烟。
我一共从慕尼黑带回来了十三盒雪茄,这都是克拉拉在我临行前,特意为我准备的。她深知我对雪茄的钟爱,更明白这些小小的享受,在艰难时刻能带给我多大的安慰。
我拿一盒着未开封的雪茄,递给哈索中校,憨笑说:“哈索中校,送你的。”
哈索中校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盯着我,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微笑。他接过了,我递上的雪茄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像是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很快哈索中校从盒子中取出一只雪茄,用他特有的方式缓缓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闭上眼睛,仿佛在品味一种久违的享受。
雪茄的烟雾在空气中缓缓升腾,弥漫出一种特殊的香气。哈索中校的表情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放松,他轻轻吐出一口烟圈,说道:“谢谢,埃里希少校。”
说完这些后,哈索中校又走到七号站台中央,运筹帷幄的姿态仿佛一位掌控全局的将军。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目光扫过停靠在站台的火车。随着他的手势一指,那列火车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准备启程奔赴下一个重要使命。
“今晚,七号站台的装卸工人,会连夜把你的坦克营内,所有的车辆及坦克装上火车。”哈索中校满意地点头说道。
我吸了口雪茄,松弛的说:“看来今晚,我要在站台对付一宿了。”
哈索中校,没有理会我的打岔,继续说道:“明天上午十点,列车会准时开往德累斯顿。”
我挠了挠头,问道:“团里,有什么具体的作战任务吗?哈索中校。”
哈索中校摇了摇头,否认讲:“还没有,埃里希少校。第四装甲师的师部,还在研究所谓的具体行动计划。”
我继续闲聊说:“是师部,遇到什么麻烦了吗?哈索中校。”
哈索中校,吐了个眼圈。反问说:“为什么会,怎么问?埃里希少校。”
我也学着哈索中校,吐了个眼圈。很放肆的回答:“哈索中校,先前师部不是有个作战计划。说是,要全师向东南方向,强渡拉贝河,直插布拉格市区。”
哈索中校轻哼一笑说:“是有这么一个计划,不过情报人员已经确定。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装甲师,就横亘在拉贝河西岸。”
我认真看着哈索中校,细思极恐的讲:“哈索中校,您的意思是说。恐怕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装甲师。会在我们向布拉格急行军时,从侧翼突击我们,好让整个第四装甲师措手不及。”
哈索中校微微点头,后又叹了口气,无奈的说:“好了,埃里希少校。这些事情,都是师部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对了,准备一些雨披,据说德累斯顿过几天会下一场雨。”
我立刻敬了国防军军礼,认真的回答说:“明白,中校。”
(http://www.aaazw.com/book/eeiice-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