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南下梅尔尼克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南下梅尔尼克镇。

 

三月七日,夕阳的余晖如同一层薄纱,轻轻地洒在洛沃西采镇的郊外,给这片宁静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一阵隆隆的车轮声打破。

傍晚十七时,一个反坦克炮兵营和轻型炮兵营的车队,如同钢铁洪流般,出现在了小镇郊外的道路上。

车队的先头部队是一排排威风凛凛的反坦克炮,它们如同钢铁堡垒,散发着令人生畏的气息。长长的炮管,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随时准备发射出摧毁一切的力量。紧随其后的是炮兵营的各式火炮,它们或高大威猛,每一门火炮都承载着强大的火力。

车队在道路上缓缓前行,扬起一片尘土。士兵们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坐在汽车上,他们深知自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每一声车轮的滚动,都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迫在眉睫的紧张氛围。

傍晚十七时十二分,经过下午的激烈战斗,整个五零四坦克营的营地内,弥漫着硝烟与尘土的气息,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时间在此凝固。

坦克营的装甲兵们,陆续从各自的坦克上撤下,疲惫写满了他们的脸庞。

机械师们,开始对坦克进行紧急维修,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打破了营地的寂静。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装甲兵们低沉的交谈声和偶尔传来的咳嗽声。

在营地临时的指挥帐篷里,我正站在一张布满各种标记的地图前,眉头紧锁。下午的战斗报告中指出,五零四营,损坏了十七辆坦克。装甲兵重伤五人,轻伤三十四人,无阵亡记录。

为了支援第三十四摩步旅的渡河作战,五零四营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战损约等于三分之一。弹药补给和医疗物资的短缺问题,愈发突出。

营地内的不远处,炊事班的士兵们正忙着准备晚餐。简易的炉灶上炖着土豆牛肉汤,香气四溢,为这寒冷的傍晚带来一丝温暖。装甲兵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休憩时光。尽管脸上带着疲惫,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与希望。

在驻地的另一角,医疗兵们正忙碌地为伤员处理伤口。下午的战斗中,不少装甲兵负伤,但他们都表现得异常坚强。

三连长马西米利安上尉,一边看着医疗包处理着伤口,一边轻声安慰着伤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悲伤与难过。

三连有四个坦克排,每排由五辆二号坦克组成,共计二十辆坦克。在下午的战斗中,三连有十一辆坦克被击中,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战斗力。

傍晚十七时三十三分,荒凉的郊野,使得这片沉寂的土地,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部的指挥车,缓缓驶入了五零四坦克营的驻地。

哈索中校,特意从第四装甲师的突击前线赶来。他是为了,视察这个刚刚经历挫败的坦克营。

我带着五零四营的营部军官,站在空地上列队等候。军官们神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团长的到来,无疑为他们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团部指挥的车停稳后,哈索中校,走下车。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显得格外挺拔。

哈索中校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默默地巡视着营房。目光在每一辆坦克上停留片刻,那眼神仿佛能穿透钢铁,看到隐藏在背后的问题。

我和军官们大气都不敢出,大伙都知道,这次五零四营,受损了三分之一的坦克。

在视察过程中,哈索中校与装甲兵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他没有责备任何人,而是鼓励大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振旗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让军官们心中的阴霾渐渐散去。

傍晚十七时,五十三分。视察结束后,哈索中校独自来到了一个空帐篷内。他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并向我招手,示意我单独进来。

我见状,立刻进入帐篷,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坐吧。”哈索中校语气平静,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依言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等待哈索中校询问。

哈索中校,语气平和的讲:“下午的战斗,听说很惨烈。五零四营遭受到了,一百五十口径重炮的远程打击。”

我点了点头,并未言语。心中也涌起一股愧对感,这都是我的兵,心疼啊。

哈索中校叹了口气,有些埋怨的继续说道:“损失了,十七辆坦克,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埃里希少校,你让我说些什么好。”

我点了点头,沉声道:“哈索中校,我失职。”

我的态度,让哈索中校无奈了,他只好继续安慰说:“不过我心里也很高兴,埃里希少校。至少你没有抛弃,第三十四摩步旅的步兵,这让我很欣慰。其实你是有借口,不用支援第三十四摩步旅地”

我心中一凛,哈索中校,竟然猜到了,我的心思。他说的没错,其实我大可以,不管第三十四摩步旅普通士兵的死活。

这对巧舌如簧的我来说,并非难事。可是看着那些勇敢的士兵,独自面对敌人的炮火,我的良知深感不安,我做不到。

我坚定的回答说:“我改变不了,马库斯上校的命令,哈索中校。我不能眼看着,摩步旅的战士,愣头愣脑的冲锋。我必须要做些什么,哪怕我的营业会受到损失。”

哈索中校,在有节奏的敲打的桌子。他无可奈何的说:“愚蠢啊,埃里希少校。你认为你替步兵展开了火力压制,是在帮助他们减少伤亡。可结果却是,先行渡河的步兵营,伤亡率达到了三分之四。”

哈索中校猛的站起身来,激动的继续讲:“如果你没有提供火力压制,敌人强大的火力,就会迫使马库斯那个愣头青,冷静下来。”

我听懂了,哈索中校的意思。面对着他的指责,我只能低头不语。因为我觉得,哈索中校说得对。

哈索中校觉得自已可能严厉的过了火,他又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宽慰说:“辛苦你了,埃里希少校。马库斯这个人,之前就坚决以执行命令而闻名。明明已经注意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重炮营的出现。怎么就不能,变通一下呢。”

帐篷里,点燃了的煤油灯,发出灰暗的光线,照射在我和哈索中校的身上。

我们两个人,面对面坐着,帐篷里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下午的挫败像一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拿出香烟盒,从里面拿出了两支香烟,嘴里叼了一支,另一支则递给了哈索中校。

哈索中校从我手中接过一支烟,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在帐篷里袅袅升起,仿佛是他心中无法言说的忧愁。

我看着哈索中校脸上,那从未有过的凝重,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挺惨的,我看过伤员了。好在,没有人阵亡。”哈索中校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每说一个字都费尽了力气。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

“洛沃西采镇的攻势,对整个战役,是起到了作用地。”团长继续说道:“南边的攻势很顺利,几乎没有遇到,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抵抗。”

我抬起头,看着团长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力量。怯生生的问:“南边,打到哪里了?”

哈索中校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烟头熄灭在烟灰缸里。他站起身,走到帐篷门口,望着外面渐渐落下的夕阳。轻松的说:“师直属的六零二装甲侦查营,于今天上午十时,占领了利帕镇。下午十六时三十三分,五零三营又占领了梅尔尼克镇。今晚二十二时,舟桥营会在拉贝河梅尔尼克流域连夜搭设浮桥。我们距离布拉格,还剩下三十公里。”

夜幕低垂,时针悄然指向了十八时三十分。帐篷里,我拿出了一张随身携带的地图。按照刚才团长哈索中校的话,查找这梅尔尼克镇的位置。

在波希米亚的广阔土地上,梅尔尼克这座小镇,静静地矗立在布拉格的东北方。两地之间相距不过短短三十公里。一条蜿蜒的河流将它们分隔开来,但这并未成为不可逾越的天堑。恰恰相反,一旦第四装甲师渡过这条河流,布拉格的郊区将直接暴露在第四装甲师的攻势之下。

历史上,梅尔尼克镇,一直是战略要地。它不仅控制着周边地区的交通要道,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经济地位。对于任何意图进攻布拉格的力量而言,占领梅尔尼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一旦渡河成功,大军便可以迅速展开,对布拉格郊区发动猛烈的攻击。

顺利攻占梅尔尼克镇的消息,让我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看来牺牲是值得的。

哈索中校,将我的地图铺展在了一个小木桌子上。

地图上标记着各种复杂的军事符号和线条。微弱的灯光在地图上投下斑驳的阴影,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

“埃里希少校,刚刚接收到情报。国防军的五个步兵师,已经部署到了德累斯顿。第一装甲师从维也纳向北占领了莫拉瓦尼市,第二装甲师则从慕尼黑向东占领了南波西米亚市。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被我们包围在这片区域内。”哈索中校用手指着地图上的一大片区域,沉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微微点头,目光紧紧盯着地图,震惊的说:“好大的一张网,哈索中校。捷克斯洛伐克的七个师,都被围在里面了。”

“所以,埃里希少校。你的五零四营,要连夜同我前往梅尔尼克镇。四部要组成强大的装甲力量,攻击布拉格的郊外。”哈索中校继续讲述,语气中透露出坚定和果决。

我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明白,哈索中校。可洛沃西采镇怎么办?第三十四摩步旅的两个先遣营伤亡超过三分之四。捷克斯洛伐克人可是有重炮和坦克,万一发起攻击,现存的第三十四摩步旅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哈索中校笑了笑,胸有成竹的说:“我这一次到洛沃西采镇,带来了一个反坦克营和一个轻型炮兵营。守住这里,问题应该不大。而且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内部,分歧很大。投降派已经占了上风,我深信,他们不会再度发动主动攻击。”

夜晚十八时,三十七分。哈索中校,在夜幕低垂中,结束了与我的交谈。寒风如刀,割裂着夜色中的寂静。他的心中如同这寒冷的冬夜一般,沉重而复杂。

哈索中校回到了,团部指挥车里,温暖的空气和熟悉的仪器灯光让他稍微感到一丝安心。他坐在指挥椅上,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团部司机则发动了汽车。

五零四营在我的命令下,执行了集合命令。

坦克的发动机在轰鸣,声音在荒郊野地里回荡,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震颤。装甲兵们迅速登上坦克,检查装备,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哈索中校坐在指挥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景象。

“报告,哈索中校,坦克营已经集合完毕,等待您的指示。”团部无线电里通讯器里传来,我的声音。

“很好。”哈索中校沉稳地回答,“埃里希少校,目标梅尔尼克镇,按计划行动。”

“明白,哈索中校。”我回应道。

随后,出发的命令传达了下去。坦克营开始缓缓驶出营地,履带碾过地面,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

五零四营在行进中,装甲兵们紧盯着前方,虽然一片黑灯瞎火啥也看不见。但经历了上午的战斗,紧张的神经让他们随时准备,应对突况。

我坐在营部指挥车里,通过无线电不断与各连保持联系,确保队伍的整体协调性。

“请注意,请注意,我是营长,埃里希少校。命令全营保持队形,加快速度。”我冲着通话器命令道。

坦克在加速前进,发动机的轰鸣声更加猛烈,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强大与无畏。随着逐渐远离了洛沃西采镇,营里气氛也就变的没那么紧张了。

夜晚二十二时五十三分,五零四营在行驶了四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了梅尔尼克镇郊外。夜空如墨,星光稀疏,只有车灯划破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装甲兵们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稍稍放松,四个小时的颠簸与高度集中让他们疲惫不堪。

坦克的轰鸣声逐渐减弱,营地开始忙碌起来。后勤连的工兵们迅速而有条不紊地搭建帐篷,设立营地。尽管夜深人静,但每个人都清楚,危险可能随时降临。

我站在营地中央,审视着周围的环境,眉头紧锁。这一天从早上七时,一直到夜里二十三时,真的是太累了。

“报告埃里希少校,后勤连已经搭设完了住所。”营副官斯特凡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点了点头,沉声道:“好,让装甲兵们抓紧时间休息,明天有渡河任务。”

斯特凡少尉应声而去,我则走向自已的帐篷。心中暗想到:不行了,今天无论如何,要睡一个好觉。

夜风微凉,帐篷内烛光摇曳。营指挥部内,营参谋沃纳少尉,摊开了地图,仔细研究着每一个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帐篷外,士兵们在疲惫中渐渐入睡,营地恢复了平静。

然而,五零四营的军官们都知道,这短暂的宁静只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安宁。明天,五零四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进攻布拉格市区。

随着夜色渐深,坦克营的士兵们在梦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黎明的到来。


    (http://www.aaazw.com/book/eeiice-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aazw.com
3a中文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